“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急性心包炎治疗中描述错误的是
A.病因治疗
B.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
C.心包穿刺
D.心包切开引流
E.心包切除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症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要治疗药物,首选布洛芬。
第322题 女性,33岁,因气促2周就诊,查体颈静脉怒张,血压90/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肝肋下3指,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诊断为
A.冠心病
B.肝硬化
C.肺栓塞
D.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E.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患者具有大量心包积液症状: 呼吸困难(气促),也具有大量心包积液的体征:心界向两侧扩大、休克血压90/75mmHg、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所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第323题 不符合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变化
A.弓背向下型sT段抬高
B.T波平坦或倒置
C.QRS波呈低电压
D.电交替
E.弓背向上的sT抬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电图
(1)常规12个导联中(除avR外),皆出现ST段弓背向下抬高。
(2)出现T波平坦以至倒置(一般不超过0.4mV)。
(3)QRS波群低电压。大量渗液时,出现电交替。
(4)心动过速。
(5)无病理性Q波,Q-T间期正常。
E可见于急性心梗。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急性心肌炎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冠脉综合征
E.限制型心肌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心肌炎的特点,尤其是“3周前的上感发热、咽痛史”“S1减弱”和“T 37.2度与P 120次/分明显不成比” 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急性心包炎引起的胸痛呈持续性,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有甲状腺素的毒性症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胸痛呈压榨性。限制型心肌病体格检查可见颈静脉怒张,心脏听诊常可闻及奔马律,血压低常常预示预后不良。可有肝大、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可凹性水肿。
第326题 30岁女性,诉发热伴心前区隐痛,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体检:体温39.2℃,血压120/78mmHg。心率110次/分,心电图示: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心包炎,治疗方法是
A.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B.心包穿刺
C.使用糖皮质激素
D.使用β受体阻滞剂
E.心包切除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最主要的症状,高度怀疑是心包压塞,心包穿刺可以接触心脏压塞和减轻大量渗液引起的压迫症状。
第328题 女性,35岁,腹痛、发热2天,血压80/6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诊断为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血压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说明患者存在有休克,另根据“全腹肌紧张腹膜炎”的体征,该患者应进一步考虑为感染性休克。
第330题 休克失代偿期的生理调节改变主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代偿期生理调节改变主要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失代偿期为组织缺氧,乳酸增加,代酸。
第331题
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5cmH2O,血压80/65mmHg,最佳的处理措施是
A.使用强心药物
B.适当补液
C.充分补液
D.用扩血管药
E.补液试验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偏低,考虑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应做补液试验加以区别。
第332题 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
A.临床表现
B.脉率变快
C.血压下降
D.动脉氧分压<60mmHg
E.尿少
参考答案:A
解析:
凡遇病人大量失血,重度感染或严重创伤时,应考虑到休克发生的可能性。临床观察中,如病人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冷汗不止,心率加速,脉搏细速,脉压缩小,尿量减少,即可诊断为休克。若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四肢发凉、口渴不已、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33kPa(70mmHg)】时,病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所以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根据它的临床表现。
第333题
患者男性,55岁。因局部脓肿发生休克,经补足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压、脉搏仍未好转,但无心衰现象,测中心静脉压为15cmH2O。其下一步的治疗措施首选
A.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
B.应用血管收缩剂
C.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D.应用血管扩张剂
E.补充高渗盐溶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补液后血压不升而中心静脉压升高,无心衰表现,则应加用血管扩张剂。
第334题 关于休克病人预防急性肾衰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及时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避免肾缺血
B.矫治休克时不宜使用易引起肾血管收缩的药物
C.对有溶血倾向的病人应保持肾小管通畅、碱化尿液,避免肾小管损害
D.休克合并DIC时,要及时应用肝素治疗
E.病人只要出现尿量减少时,要及时使用利尿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人只要出现尿量减少时,关键在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关键在于补充血容量,而使用利尿剂只能掩盖患者尿少的症状,而已经明确是肾性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利尿剂,降低肾脏负担。
第335题
血容量不足时中心静脉压往往低于多少(cmH2O)
A.14
B.12
C.10
D.8
E.5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5-10cmH2O。 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提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应快速补充血容量。 中心静脉压高于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中心静脉压高于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336题 患者女性,42岁。腹痛、发热48小时,血压80/60mmHg,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感染性休克
B.神经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低血容量性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血压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考虑为休克,另根据全腹肌紧张腹膜炎体征,考虑为感染性休克。
第337题
休克病人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值为25cmH20,表示
A.肺梗死
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
C.肺循环阻力增加
D.血容量不足
E.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E
解析:
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描述:中心静脉压正常值在5-10cmH2O,15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20 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338题 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为中度休克。
第339题 应来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理生理改变为血容量不足,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第340题 此病人休克达何种程度
A.中度
B.轻度
C.重度
D.晚期
E.代偿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休克分期及表现特点:休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一般分为三期。
1)休克早期:相当于微循环痉挛期,属于代偿期,表现特点是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肢冷,脉搏细速,心跳加快,血压变化不大,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等。此期时间短,但如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可以很快好转而痊愈。否则将继续恶化,进入非代偿阶段。
2)休克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表现特点是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意识模糊、皮肤黏膜由苍白转为青紫,四肢厥冷、脉弱,表浅静脉下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尿量进一步减少等,此期病情严重,如能积极抢救,仍可救治。
3)休克晚期: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表现特点脉搏极弱或无脉、无血压、昏迷、无尿、全身出血倾向,有皮肤黏膜下的淤血点,并可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广泛出血。甚至可继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