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心血管系统题库(360题)


第341题 估计此病人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多少


A.<20%

B.20%

C.20%~40%

D.40%左右

E.50%左右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休克的表现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休克,分别对应估计失血量为20%以下、20%~40%、40%以上。该患者目前意识尚清,有口渴,皮肤苍白,皮温稍冷,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大于70mmHg,表浅静脉塌陷,尿量少,考虑患者为中度休克,估计失血量为20%~40%。 


第342题 应采取何种措施


A.门诊观察

B.胸部x线摄片

C.全血细胞计数

D.收住院手术治疗

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为患者是外伤引起的不断出血(伤口流血2小时),如果不手术仍会持续出血,因此要进行手术止血 。 


第343题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


A.低血压

B.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

C.组织和细胞缺氧

D.酸中毒

E.心血管功能紊乱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的本质是组织和细胞缺氧。 


第344题 休克病人早期尿的变化哪项是错的


A.尿量少

B.尿比重高

C.尿钠高

D.尿PH值下降

E.尿钾改变不明显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的早期。此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除直接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外,还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肾脏小动脉强烈收缩,从而进一步降低肾脏血液灌流量和有效滤过压。故GFR显著减少。同时,继发性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多,又可增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因而尿量显著减少,尿钠含量低于20mmol(mEq)/L,尿比重较高。GFR的急剧减少,还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
尿钠低是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的区别。当然休克晚期导致肾衰时,尿钠反而增高。 


第345题

腹膜炎患者,经扩容治疗血压130/80mmHg,中心静脉压50cmH2O ,尿量20ml/h,应考虑


A.急性肾衰竭

B.呼吸困难综合征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急性心力衰竭

E.感染未控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心静脉压(CVP):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CVP的正常值为5-10cmH2O。当CVP<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若CVP超过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实践中,通常进行连续测定,动态观察其变化趋势以准确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情况。 


第346题 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错误的是


A.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B.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

C.手术包括: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

D.手术治疗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E.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镜做交通静脉结扎术


参考答案:D


解析:

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镜做交通静脉结扎术。


第347题 李某,56岁,3年前被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请问此疾病有的临床表现为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参考答案:D


解析: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348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和压迫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

B.适用于下肢病变广泛的患者

C.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

D.硬化剂渗漏可造成组织炎症

E.硬化剂渗漏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适用于少量、局限的病变、或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硬化剂渗漏可造成组织炎症、坏死或进入深静脉引起血栓形成。 


第349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不包括


A.静脉壁薄弱

B.静脉瓣膜缺陷

C.遗传因素

D.重体力劳动

E.长期卧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抓紧松弛,不能紧密关闭。 


第350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轻微又不愿手术者

B.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不适用于妊娠期发病

C.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症状虽然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D.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

E.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1.病变局限,症状轻微又不愿手术者;2.妊娠期发病;3.症状虽然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利用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关闭。手术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凡有症状且无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 


第351题 有关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

B.以右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

C.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

D.病程进展、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E.可以出现皮肤萎缩、脱屑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以左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病程进展、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 


第352题 男,60岁,原先是一名教师,被诊断患有单纯性静脉曲张,以下不可能是其病因的是


A.静脉壁薄弱

B.静脉瓣膜缺陷

C.遗传因素

D.习惯性腹泻

E.长期站立


参考答案:D


解析:

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抓紧松弛,不能紧密关闭。 


第353题 下列有关描述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不正确的是


A.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B.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

C.离心愈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愈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

D.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静脉压力升高

E.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紧密关闭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增加血柱重力,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抓紧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静脉压力升高。离心愈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愈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 


第354题 某女,40岁,教师。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5年,长期站立有酸胀感,近2年右足靴区颜色加深,肿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可能是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动静脉瘘

E.血栓性浅静脉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以左下肢多见,但是双侧下肢可以先后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如病程继续进展,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溃疡形成。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各种症状相对严重.作下肢浅静脉测压试验时,站立活动后压力下降率减少,一般在20%~25%以内。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下肢静脉造影,能够观察到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特殊征象。

所以选A。 


第355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检时体征描述错误的是


A.患肢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

B.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C.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

D.眼球轻微下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上睑下垂、同侧面部少汗

E.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


参考答案:D


解析:

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 


第356题 某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要求保守治疗,医生决定行非手术治疗,以下非手术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卧床休息,抬高患者,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

B.溶栓

C.抗凝

D.不超过96小时的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

E.使用祛聚药物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栓治疗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 


第357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96小时者

B.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即使病情较长,也应采用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

C.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

D.是否手术治疗应根据病变类型和实际病期而定

E.术后辅用抗凝、祛聚疗法2个月,防止再发


参考答案:A


解析:

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征象者,即使病情较长,也应采用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辅用抗凝、祛聚疗法2个月,防止再发。


第358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描述错误的是


A.卧床休息,抬高患者,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

B.溶栓

C.抗凝

D.可长期使用肝素治疗

E.使用祛聚药物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处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祛聚疗法:祛聚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小板凝聚,因而常作为辅助疗法。 


第359题 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A.青少年多见

B.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C.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

D.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E.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参考答案:A


解析:

诊断:

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4.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生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5.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6.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第360题 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不包括


A.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

B.尿素酶检查

C.上行性静脉造影

D.造影X线片

E.D二聚体(D-dimer)检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常用的检查方法: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上行性静脉造影,造影X线片,D二聚体(D-dimer)检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