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01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延髓
B.脑桥
C.基底节
D.小脑
E.脊髓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第502题 一位血吸虫肝硬化病人,无黄疸,也无蜘蛛痣,肝肋缘下1cm,质硬,表面无明显结节,脾大下缘平脐、质硬,经常有鼻出血及牙龈皮肤粘膜出血。出血的机制是
A.凝血因子Ⅶ合成减少
B.纤维蛋白原减少
C.凝血因子X减少
D.脾功亢进破坏血小板
E.凝血酶原减少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硬化时的血液系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由于肝脏合成障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有质与量的降低,因此,患者常有贫血及出血倾向。
第503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
A.肉芽肿性炎
B.出血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变质性炎
E.化脓性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症。
镜下所见: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轻者出现核偏位,尼氏小体消失,重者发生坏死。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为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②软化灶形成: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浅的筛网状病灶,称为软化灶。③脑血管改变:脑实质血管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常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称为淋巴细胞套。④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布,如增生的小胶质细胞聚积成群则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肉眼观察,可见软脑膜及脑实质充血、水肿,严重者可有点状出血及粟粒大小、灰白色的软化灶。
第504题 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T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D
解析:
结核病的感染、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依赖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不同作用机理,其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A.颅底多发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引起脑实质损害
B.软脑膜充血、水肿、出血
C.脑沟和脑回可见小的肉芽肿结构和脓肿,蛛网膜下腔有胶样渗出物
D.病变多发生在灰质、白质交界处,引起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蛛网膜炎
E.脑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黄色脓性渗出物
参考答案:E
解析:
最关键——白细胞、中性——脓。技巧“2月”——流脑——化脓。
A.血管扩张充血
B.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C.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明显水肿
E.可见纤维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技巧“1月”——流脑——化脓
第507题 关于血吸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多量类上皮细胞
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
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E.肺脏内无虫卵结节形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吸虫病的急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尾蚴仍存活,机体对其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内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
第508题 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
A.脊髓
B.间脑
C.中脑
D.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
E.小脑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
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
第509题 血吸虫之虫卵可引起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汇管区,形成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继而纤维化,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但无明显的假小叶形成是其特点。肉眼观,肝表面不平滑,可见粗大的结节状隆起。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汇管区,故导致窦前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较早出现腹水、巨脾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等体征。
第510题 血吸虫之尾蚴可引起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尾蚴的存活时间及其感染力随环境温度及水的性质和尾蚴逸出后时间长短而异。当尾蚴遇到人或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其体内腺细胞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以及虫体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也协同完成钻穿宿主皮肤。在数分钟内即可侵入。尾蚴一旦侵入皮肤以后丢弃尾部。一般认为,后钻腺的糖蛋白分泌物遇水膨胀变成粘稠的胶状物,能粘着皮肤,以利前钻腺分泌酶的导向和避免酶流失等作用;前钻腺分泌物中的蛋白酶在钙离子激活下,能使角蛋白软化,并降解皮肤的表皮细胞间质、基底膜和真皮的基质等,有利于尾蚴钻入皮肤。
第511题 血吸虫之童虫可引起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童虫移行到肺时,部分可穿破肺泡壁的毛细血管,游出到肺组织中,引起相应部位的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管炎或血管周围炎,但一般病变轻,病程较短。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过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状。
第512题
血吸虫之成虫可引起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尾蚴脱去尾部,侵入宿主皮肤后,称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左心入大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成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尾蚴侵入宿主至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天,产出的虫卵在组织内发育成熟需11天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
第513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丘脑及基底节
B.硬脑膜
C.大脑皮质
D.脑室内
E.蛛网膜下腔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理肉眼观,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第514题 在血吸虫发育各阶段中,引起人体主要病理改变的是
A.成虫
B.虫卵
C.幼虫
D.毛蚴
E.尾蚴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吸虫病
简要生活史
①人接触疫水,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或粘膜内发于为童虫。
②童虫进入小血管,经过肺循环及体循环达到全身。
③唯有到达肠系膜经脉的童虫才能在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④对人体造成伤害最严重的是虫卵。
第515题 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肉芽肿
B.冷脓肿
C.红肿热痛
D.干酪样坏死
E.结节
参考答案:C
解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有干酪样坏死,如果病情恶化,转为浸润,则会形成空洞,继而形成冷脓肿。
第516题 患儿4岁,头痛发热,神经不清,抽搐不止,皮肤有大片淤斑。尸检见脾肿大,切面刀刮有脾泥,双侧肾上腺大片出血,脑膜充血,在脑膜的血管周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根据临床和尸检所见,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出血热
参考答案:D
解析:
E.流行性出血热:全身小血管损害引起的出血性炎症。
A.结核性脑膜炎:基本病理变化为渗出、增生、坏死。病变以脑底最明显。
B.化脓性脑膜炎: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分泌物。
C.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宽,脑沟窄;可见半透明的软化灶。
D.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起,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与此同时,双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第517题 尸检发现患儿两肺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同时肝、脾、肾亦见同样病变,脑底脑膜渗出物呈毛玻璃样外观。指出结核杆菌从何处入血播散引起上述病变
A.肺原发灶
B.上腔静脉
C.颈内静脉
D.下腔静脉
E.无名静脉
参考答案:A
解析:
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肺外结核包括脑膜、肾、骨、肠部位的结核感染。大都是肺部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所致。故本题选A。
第518题 下列叙述与慢性血吸虫病不符的是
A.可发生腺癌
B.乙状结肠与直肠病变最重
C.肠腔狭窄、肠梗阻
D.溃疡可引起肠穿孔
E.多发性小息肉
参考答案:D
解析:
慢性期,随病变发展,在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慢性虫卵肉芽肿。同时由于虫卵反复沉积,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修复,最终纤维化,导致肠壁增厚变硬或息肉状增生(右图),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与梗阻。镜下,可见不同阶段的急性、慢性虫卵肉芽肿及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因虫卵死亡或钙化,肠粘膜溃疡已愈合,增厚的肠壁难以使虫卵排出,故粪检虫卵可为阴性。一些慢性病例可并发管状或绒毛状腺瘤甚至腺癌,并有数个息肉同时发生癌变者。由于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修复,最终纤维化,导致肠壁增厚变硬或息肉状增生,使得穿孔在慢性期不易发生。
第519题 患者发热、无力、食欲不振、腹痛,以左下腹明显,腹泻早期稀便,大便次数增多后转为粘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应诊断为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肠伤寒
C.食物中毒
D.肠阿米巴痢疾
E.急性胃肠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细菌性痢疾指由一些病原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本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E.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是无血便。
A.急性细菌性痢疾:如题中述。
B.肠伤寒:表情淡漠,缓冲脉等。
C.食物中毒:中毒史。
D.肠阿米巴痢疾:特殊腥臭味,暗红色大便。
第520题 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未成熟虫卵病变较轻
B.结节中见有大量脓细胞
C.肉眼呈灰黄色、局限性结节状病灶
D.结节后期有肉芽肿
E.结节中有抗原抗体复合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血吸虫病发病的机理是变态反应,不会有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