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其他部分题库(230题)


第41题 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绿脓杆菌

E.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一)金葡菌败血症
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二)表葡菌败血症
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三)肠球菌败血症
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1980年以来,其发病率来有升高,在我国医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可占10%左右,在美国也已升至第四位。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四)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不同病原菌经不同途径入血,可引起复杂而多样化的表现。有时这些表现又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医院内感染者较多。寒战、高热、大汗,且双峰热型比较多见,偶有呈三峰热型者,这一现象在其他病菌所致的败血症少见,值得重视。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等所致的败血症还可出现类似伤寒的热型,同时伴相对脉缓。少数病人可有体温不升,皮疹、关节痛和迁徙性病灶较革兰阳性球败血症出现少,但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绿脓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则较凶险,皮疹可呈,心坏死性。40%左右的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有低蛋白血症者更易发生。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黄疸,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等。
(五)厌氧菌败血症
其致病菌80%~90%是脆弱类杆菌,此外尚有厌氧链球菌、消化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入侵途径以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为主,褥疮、溃疡次之。临床表现与需氧菌败血症相似,其特征性的表现有:①黄疸发生率高达10%~40%,可能与类杆菌的内毒素直接作用于肝脏及产气荚膜杆菌的E毒素致溶血作用有关;②局部病灶分泌物具特殊腐败臭味,③易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及胸腔、肺、心内膜、腹腔、肝、脑及骨关节等处的迁徙性病灶,此在脆弱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败血症较多见。④在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可出现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局部迁徙性病灶中有气体形成。厌氧菌常与需氧菌一起共同致成复数菌败血症,预后凶险。
(六)真菌败血症
一般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的病程后期,往往是患肝病、肾病、糖尿病、血液病或恶性肿瘤的慢性病人或是严重烧伤、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的患者,他们多有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或)抗肿瘤药物的历史。因此患本病的病人几乎全部都是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者,且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败血症大致相同,且多数伴有细菌感染,故其毒血症症状往往被同时存在的细菌感染或原发病征所掩盖,不易早期明确诊断,因此当上述患者们所罹患的感染,在应用了足量的适宜的抗生素后仍不见好转时,须考虑到有真菌感染的可能。要做血、尿、咽拭子及痰的真菌培养,痰还可做直接涂片检查有无真菌菌丝和孢子。如果在多种或多次送检的标本中获得同一真菌结果时,则致病原即可明确。病损可累及心、肺、肝、脾、脑等脏器及组织,形成多发性小脓肿,也可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第42题 伤口附近出现“红线”是


A.深层静脉炎

B.网状淋巴管炎

C.浅层管状淋巴管炎

D.深层管状淋巴管炎

E.浅层静脉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淋巴管炎系致病菌从破损的皮肤或感染灶蔓延至邻近淋巴管内,所引起的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通常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其临床表现为多发于四肢,浅层淋巴管炎在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并伴发热、恶寒、乏力等。


第43题 不能引起特异性感染的是


A.结核杆菌

B.β溶血性链球菌

C.真菌

D.梭状芽胞杆菌

E.破伤风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特异性感染:指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同于一般性感染的病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其在病程演变及治疗处置等方面与一般感染不同。


第44题 患者男性,21岁,右大腿刀刺伤18小时,刀口处红肿,有渗出液,目前最佳的治疗措施是


A.局部固定

B.理疗

C.清创缝合

D.清理伤口后换药

E.抗生素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刀刺伤处理时间超过8~12小时,有红、肿等炎症反应,渗出液未描述性状,不能肯定有无细菌感染,故应清创后留置引流,24~48小时后观察无感染表现可缝合伤口,所以选D。


第45题 发生外科感染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A.人体正常菌群变成病菌

B.病菌在组织内大量繁殖

C.人体抵抗能力有一定缺陷

D.组织内的有氧环境

E.外界病菌大量侵入组织


参考答案:D


解析:

感染的必要条件要有3点,细菌、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人体的正常菌群在特定时候也会导致感染,所以又叫机会致病菌。


第46题 急性蜂窝织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厌氧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溶血性链球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蜂窝织炎的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等。


第47题

患者女性,68岁。颈后部皮肤红肿1周,初起时为小片皮肤硬肿,约3cm×2cm,有多个脓点,随后皮肤肿胀范围增大,出现浸润性水肿,局部疼痛加重,表面皮肤呈紫褐色,范围约6cm×5cm,T38.9℃,来院就诊,拟手术治疗。下面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不可一期缝合切口

B.沿皮纹行一横行切口

C.切口内可填塞纱条

D.切口线应超过病变边缘

E.清除化脓或失活的组织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于颈后部和背部的脓肿应行“+”形切口,切口线应超过病变边缘皮肤,清除已化脓和尚未化脓但已失活的组织,然后填塞纱条引流。


第48题 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术前、术中、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

B.避免休克发生

C.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D.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E.提高机体抵抗力


参考答案:D


解析: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是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


第49题 患者男性,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结炎

B.急性蜂窝织炎

C.疖

D.丹毒

E.痈


参考答案:D


解析:

①下肢发病。②片状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清楚,隆起。③皮温增高。此为丹毒的典型表现。


第50题 关于痈的治疗正确的是


A.当表面紫褐色已破溃流脓时,不必切开

B.切开引流时作“+”形切口

C.切口应达病变边缘皮肤

D.切口应深达深筋膜深面

E.初期只有红肿时,热敷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时亦可作“|||”形。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不是深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
痈不宜热敷,以免感染扩散。已有破溃者,因皮下组织感染的蔓延大于皮肤病变区,引流也不通畅,需及时做切开引流。


第51题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左侧小腿丹毒

B.感染性休克

C.左脚趾甲沟炎

D.左脚趾坏疽

E.左小腿蜂窝织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热、中性粒细胞升高为急性炎症的全身表现,结合左脚趾甲沟局部红肿破溃,可诊断为C。


第52题 左脚趾经切开引流处理后应给予下列哪种药物


A.退热剂

B.维生素

C.大剂量青霉素

D.激素

E.庆大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存在全身感染症状,应用抗生素,引起甲沟炎的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因此选用青霉素。


第53题 经处理3天后患者体温升高,且血压和血小板计数下降,此时患者可能合并有下列哪种疾病


A.感染性休克

B.菌血症

C.败血症

D.DIC

E.多器官衰竭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全身感染后血压下降首先应考虑败血症。


第54题 经血培养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根据经验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治疗


A.红霉素

B.环丙沙星

C.丁胺卡那霉素

D.万古霉素

E.甲硝唑


参考答案:D


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药物为万古霉素。


第55题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滑囊炎

B.指骨髓炎

C.甲沟炎

D.腱鞘炎

E.指头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甲沟炎加重或指尖、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后均引起末节手指的皮下感染,称为指头炎。


第56题 下列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抗生素控制感染

B.右手食指理疗

C.鱼石脂软膏外敷右手食指

D.金黄散糊剂敷贴右手食指

E.保持右手下垂,以利于血液循环


参考答案:E


解析:

指头炎初发时,应悬吊前臂平置患手,避免下垂以减轻疼痛。


第57题 患者右手示指肿胀加重,伴有剧烈搏动性跳痛,此时做切开引流,操作正确的是


A.右手两侧面纵切口,远侧应超过指节横纹

B.突出切口的脂肪不应剪去,以防损伤血管、神经

C.右手示指末端做鱼口形切口

D.右手中指末端做鱼口形切口

E.末节指侧面纵切口,远侧不应超过甲沟的1/2


参考答案:E


解析:

通常采用指神经阻滞麻醉,选用末节指侧面做纵切口,切口远侧不超过甲沟的1/2,近侧不超过指节横纹,将皮下纤维素分离切断,剪去突出的脂肪使脓液引流通畅。


第58题

患者女性,43岁,右面部疖肿8天,多次挤压排脓,今日突发寒战、高热,伴头晕,无抽搐。查体:T40℃,R26次/分,BP100/70mmHg,右面部肿,口唇无偏斜,胸壁及肢体皮下可见出血斑,血WBC20×109/L,核左移。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感染性休克

B.脓毒症

C.菌血症

D.右腮腺脓肿

E.颅内感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有面部感染病史,现出现寒战、高热伴头晕,体温高达40℃,胸壁及肢体皮下可见出血斑,白细胞明显升高,有核左移,均为脓毒症的表现。


第59题 上唇部疖或痈的主要危险是导致


A.颈部蜂窝织炎

B.海绵窦静脉炎

C.眼球感染

D.上颌骨骨髓炎

E.大脑脓肿


参考答案:B


解析:

鼻、上唇及周围之间的区域,称为危险三角,这个部位的疖或痈挤压后可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此为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第60题 右手中指受伤,3天后到医院就诊,查中指肿胀,发热,有波动感,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肌注哌替啶25mg

B.抗菌药物静脉注射

C.热盐水浸泡患指

D.中指侧面纵形切口引流

E.患指理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指头炎,现已有波动感,处理应切开引流。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