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医生的下列指导哪项不恰当
A.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B.坚持母乳喂养
C.适时补充钙剂
D.1个月开始添加蛋黄、鱼泥等
E.坚持日光浴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添加辅食一般是在4~6月才开始,所以该选项是不恰当。
A.睡眠不实,多汗,易惊
B.有郝氏沟及肋骨外翻
C.抽搐或手足搐搦
D.有方颅或乒乓头
E.精神萎靡
参考答案:A
解析:
佝偻病早期多见于6个月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怒、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第63题 为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医生应指导家长
A.生后4个月起口服维生素D1万~2万IU/d
B.生后4周起口服维生素D800IU/d
C.生后1个月起肌注维生素D330万IU/次,每2~4周1次,共3次
D.生后2周起口服维生素D400IU/d
E.生后3个月起口服维生素D0.5万~1万IU/d
参考答案:D
解析: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d,3个月后该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均补充至2岁。
A.半月后改预防量
B.1月后改预防量
C.2月后改预防量
D.3月后改预防量
E.4月后改预防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补充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0.2万~0.4万IU或1,25-(OH)2D3(罗盖全)0.5~2.0μg,连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需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而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②突击疗法: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症佝偻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
第65题 小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呈毛刷状改变,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后遗症期
D.佝偻病恢复期
E.先天性佝偻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是出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考虑是佝偻病的激期,还可能会伴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髓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第66题 维生素D缺乏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
C.血镁降低
D.血1,25-(OH)2-D3降低
E.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第67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的目的是
A.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B.改善惊厥
C.治愈该病
D.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E.增加维生素D生理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治疗的目的为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第68题 冬季出生一男婴,足月顺产,现已4个月,体重5.8kg,只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日来,婴儿多烦躁,易激惹,夜惊,多汗,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不良
B.惊吓
C.佝偻病活动期
D.佝偻病早期
E.先天性佝偻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佝偻病初期(早期)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生化检查改变轻微: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第69题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
A.佝偻病
B.正常儿
C.营养不良
D.上呼吸道感染
E.消化不良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病多见于3个月~2岁的小儿,非特异性的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多汗(与季节无关),枕秃(因烦躁及头部多汗致婴儿常摇头擦枕)该患儿一直是混合喂养,没有添加辅食。缺少维生素D。
第70题 本病发生的病因,哪些不正确
A.日光照射不足
B.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C.维生素D摄入不足
D.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E.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参考答案:E
解析:
佝偻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5条(1)日照不足;(2)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3)生长过速;(4)婴幼儿患的某些疾病也容易继发佝偻病;(5)婴幼儿服用某些药物,也容易导致佝偻病。跟甲状旁腺功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是不相关的。
第71题 体格检查最易发现的阳性体征为
A.皮肤弹性差
B.体检正常
C.皮下脂肪明显减少
D.方颅,前囟大,乳牙未萌出
E.双下肢淤点,淤斑
参考答案:D
解析:
骨骼病变
因小儿身体各部骨骼的生长速度随年龄不同而异,故不同年龄有不同骨骼表现。
①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颞部或枕骨中央部位时,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故称"乒乓头"<3个月的低出生体重儿近骨缝周围颅骨软化为正常现象。
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形成"方盒状"头形(从上向下看),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头形,方颅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形区别。
③前囟闭合延迟:严重者可迟至2~3岁,头围也较正常增大。
④乳牙萌出延迟:可迟至10个月甚至l岁多方出牙,3岁才出齐,有时出牙顺序颠倒,或牙釉质发育差,易患龋齿,甚至可影响到恒牙钙化。恒牙的门齿、犬齿和第一磨牙常表现为釉质发育差。
第72题 小儿预防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不正确的是
A.在胎儿期孕母应注意摄入维生素D
B.婴幼儿预防应该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有效措施
C.新生儿出生两周后即补充维生素
D.2岁后小儿生长发育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饮食多样化,一般已不需补充维生素D
E.小儿应该提倡牛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活动。
参考答案:E
解析:
预防小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活动。①胎儿期预防:孕母应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的食物,并多晒太阳,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孕后期给予维生素D及钙剂。②新生儿期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一般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IU,连续服用,不能坚持者可给维生素D10万~20万IU一次肌肉注射(可维持2个月)。③婴幼儿期预防: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简便有效措施。一般维生素D每日需要量为400IU。2岁以后小儿生长发育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饮食多样化,一般已不需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果饮食中含钙丰富不必加服钙剂。
第73题 佝偻病恢复期长骨X线片改善的特点是
A.骨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B.干骺端增宽
C.临时钙化带消失
D.骨质稀疏,密度减低
E.干骺端呈毛刷状
参考答案:A
解析:
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至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钙磷乘积亦渐正常,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正常。X线表现于2~3周后即有改善,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增浓,逐步恢复正常。
第74题 10月患儿,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给予治疗,效果不好。为进一步判定诊断是否正确,不需要做下列哪些检查
A.测血清钙、磷
B.腕部X线摄片
C.血常规
D.体格检查
E.骨密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活动期(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改变往往在生长最快的部位最明显,故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骨骼表现。要检查是腕部X线摄片,测血清钙磷、体格检查和骨密度等。
第75题 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最后消失的部位是
A.胸部
B.背部
C.腹部
D.面颊部
E.腰部
参考答案:D
解析: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76题 1岁男婴,母乳少,长期以米汤、稀饭喂养,不规律添加辅食,食欲差,精神差,皮下脂肪减少,诊断为: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肌张力低下,肌肉松弛
B.皮肤干燥
C.身高低于正常
D.皮下脂肪减少
E.体重不增或减轻
参考答案:E
解析:
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皮下脂肪层厚度时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减低,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
第77题 该男婴的诊断是
A.重度脱水
B.天性心脏病
C.营养不良
D.营养不良伴轻度脱水
E.营养不良伴休克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儿本身很弱,一直没有添加辅食,进来呕吐导致精神差,皮肤弹性差,诊断应该是营养不良伴有中度脱水。
第78题 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
A.必要时可采用鼻饲,供给足够的热量
B.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合成
C.饮食选择时应选择小儿易消化吸收又含有低热量与低蛋白质的食物
D.调整饮食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耐受情况逐渐调整饮食
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调整饮食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耐受情况逐渐调整饮食,不宜操之过急,尤其对于中、重度患儿,热量和营养物质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否则引起消化紊乱反而加重病情。饮食选择时应选择小儿易消化吸收又含有高热量与高蛋白质的食物.。除乳类外,可用蛋、鱼、肝、瘦肉等,热能不够时可在食物中加少许植物油,此外应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第79题 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于
A.总液体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B.总液量不变,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C.总液体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D.总液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E.总液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低渗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重症营养不良:水盐代谢,由于脂肪大量消耗,故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蛋白血症可进一步加重而出现浮肿。ATP合成减少可影响细胞膜上钠-钾-ATP酶的转运,钠在细胞潴留,细胞外液一般为低渗状态。
第80题 营养不良患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神志不清、呼吸暂停,首先考虑
A.低钙血症
B.低糖血症
C.低钠血症
D.败血症
E.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B
解析:
营养不良: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突发低血糖,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