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试题(876题)


第141题

注意的起伏是(    )。


A.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

B.人人都有的普遍的现象

C.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

D.是由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引起来的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是由于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人都有,时时都存在,只是由于平常听到的声音比较强,觉察不出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罢了。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故C错误。


第142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D.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


参考答案:AC


解析:

16-20000赫兹是[适宜]刺激,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两者的措辞注意区分。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増长感受性逐渐提高。


第143题 脑干的组成包括()。


A.丘脑

B.延脑

C.桥脑

D.中脑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第144题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A.小脑

B.脑干网状结构

C.丘脑

D.下丘脑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脑干上分布着【脑干网状结构】,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者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


第145题 瞬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在()以内。


A.1分

B.2-3分

C.2-3秒

D.1秒


参考答案:D


解析:

瞬时记忆有以下的特点:1)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因此,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瞬时记忆的容星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认为,瞬时记忆的容量为9~20比特。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3)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


第146题 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感情

D.心境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境具有弥散性、微弱而持久。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


第147题

无条件反射包括(    )。


A.吃东西流口水

B.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

C.看见酸梅就流口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参考答案:AB


解析: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都是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都是无条件反射。C、D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看到酸梅就流口水是酸梅与个体之间建立的联系。不是人生而就有的。


第148题 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成为()。


A.发散思维

B.逻辑思维

C.辐合思维

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C


解析:

[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


第149题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A.锥体细胞

B.双极细胞

C.杆体细胞

D.水平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接收强光的刺激,在强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明视觉器官。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所以叫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


第150题 记忆是()。


A.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

C.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参考答案:D


解析: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第151题 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是()型曲线。


A.倒U

B.U

C.线性

D.N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152题

小脑的功能包括(    )。


A.实现对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

B.保持身体平衡

C.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D.调节肌肉紧张度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的后方,通过三对小脑脚与桥脑和延脑相连。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第153题 在岀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焦虑


参考答案:A


解析:

按情绪的状态,即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又称心情,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岀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岀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第154题

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创始人是美国的霍曼斯,代表人物还有布劳、爱莫森等。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之间和社区之间。故D错误。


第155题

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社会化为条件的。


A.性别

B.语言

C.道德

D.符号


参考答案:B


解析:

语言是一种社会化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包括语词、语音和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是动物们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相应的社会习俗和态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第156题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是()的观点。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罗杰斯

D.塔尔德


参考答案:C


解析: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第157题

按罗杰斯的观点,对个体行为及人格有重要影响的是个体的(    )。  


A.本我

B.自我概念

C.超我

D.真实自我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重要影响。自我概念对人格对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对个体行为及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第158题

关于爱情,错误的说法是(    )。


A.具有浪漫色彩

B.是一种高级情感

C.幼儿也有爱情

D.是种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察《社会心理学》中爱情的内容。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幼儿没有爱情。故C错误。


第159题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A.言语

B.内部言语

C.语言

D.符号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语言,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一种音义统一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词为基本的结果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个体进行的活动,是实际交际中人们对于语言的运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一个过程,是指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过程。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产物,言语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


第160题 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的原因。


A.图形

B.刺激客体

C.背景

D.行为主体


参考答案:C


解析:

时间因素影响归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景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说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比如你很讨厌一个人,当时那个人对你很不友好。但是时间久了,怨念也淡了,你会觉得那个人可能是形势所逼,才会做出很不友好的事情。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