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1题
某人听说正常,但不能识别文字,这可能是脑内()出现损伤。
A.布洛卡区
B.角回
C.威尔尼克区
D.中央前回
参考答案:B
解析:
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主管阅读,这一中枢受到损伤的患者将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只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
选项A: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引发运动性失语症,即说话不流利,话语中常常遗漏功能词,电报式语言;
选项C:威尔尼克区受到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刚听过的句子,不能完成听写活动;
选项D: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为运动区,主要功能为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第82题
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A.心理的结构和功能
B.无意识心理
C.刺激-反应的关系
D.需要和动机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并且马斯洛提出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
选项A:属于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范畴
选项B: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研究范畴
选项C: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范畴
第83题
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A.到旅游胜地游览,对风景感觉良好
B.领导感觉小王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C.白天进电影院,眼前感觉一片漆黑
D.初恋的感觉很美好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心理学范畴中对感觉的定义为: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和内部感觉(运动绝、平衡觉和机体觉)。选项C属于感觉范畴中的视觉。
选项A:“到旅游胜地游览,对风景感觉良好”属于知觉范畴;
选项B:“领导感觉小王是个有前途的青年”属于思维范畴;
选项D:“初恋的感觉很美好”属于情绪、情感范畴。
第84题
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 )。
A.情境记忆
B.长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基础心理学》中记忆。记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是三个记忆系统。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s以内的记忆叫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保持时间在1min以内的记忆叫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min 以上的记忆叫长时记忆。因此能够被意识到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第85题
痛觉是( )。
A.外部感觉
B.最易适应的感觉
C.内部感觉
D.最难适应的感觉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中各种感觉。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的感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痛觉遍布所有的组织中。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无论什么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因此,痛觉是最难适应的。
第87题
声音的特性不包括(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中各种感觉。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所以本题应该选择A。
第88题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有( )个阶段。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中睡眠的知识。睡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另一种特殊意识状态为梦。睡眠包括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阶段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脑电波的频率较低,这一阶段持续约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这一阶段持续约20分钟。第三阶段的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有时会出现睡眠锭,持续约40分钟。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持续约20分钟。
第89题 梦出现在()。
A.∆波阶段
B.快速眼动期
C.深度睡眠阶段
D.睡眠锭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将睡眠过程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
第90题
自制力有缺陷的人会出现( )。
A.任性
B.草率
C.武断
D.执拗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的意志的知识。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缺乏自制力的人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不管对达成目标有无帮助,只凭兴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任性,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第91题
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 )中枢。
A.视觉性言语
B.言语运动
C.书写性言语
D.言语听觉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的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言语活动是大脑皮质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质的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功能分工。1、运动性言语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这个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位于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当布洛卡中枢受到损害时,表现为语言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能够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还能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2、听觉型言语中枢,又称威尔尼克中枢,位于顶叶,枕叶,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此处受到损伤,会影响到患者的言语听觉。病人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仍能够听到声音,但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能力,这种言语缺陷叫接受性失语症。3、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是视觉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的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言语缺陷叫失读症。4、书写中枢。位于额上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观书写功能的,叫书写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的患者,其他运动功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这种言语缺陷叫失写症。
第92题
全色盲的人似乎也能辨认颜色,他们依据的线索是( )。
A.色调
B.明度
C.波长
D.饱和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的感觉的知识。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不同明度的灰。所以,全色盲的人辨认颜色,他们依据的线索是明度。
第93题
感觉后像的特点包括( )。
A.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B.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C.感觉后像的感受性更高了
D.正后像和负后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感觉后像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这种后像叫正后像,如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的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如果灯灭了,眼睛里却 留下一个暗的灯泡的形象,背景却是亮的,这时,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像叫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第94题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脑最早形成和完善的部位是( )。
A.小脑
B.脊髓
C.丘脑
D.脑干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察《基础心理学》的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如膝跳反射的简单的反射活动。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所以本题选D。
第95题 j.n.d.是( )。
A.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B.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强度
C.绝对感觉阈限的英文缩写
D.差别感觉阈限的英文缩写
参考答案:D
解析:
差别感觉阈限,又叫最小可差觉,英文缩写为j.n.d.。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第96题
家庭的结构模式主要包括(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身家庭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家庭的结构模式有:(1)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的家庭。(3)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4)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
第97题 人类记忆广度达到巅峰的时期是()。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少年期(也就是青春期)的的认知发展:①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②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第98题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桥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
A.对光适应
B.对暗适应
C.感觉后像
D.感觉对比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就叫做感觉后像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感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是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负后像是后像的性质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正后像和员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颜色后像是其互补色。红绿是互补色,黄蓝是互补色。
第99题 思维的基本单位是()。
A.决策
B.判断
C.推理
D.概念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概念的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第100题
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学理论是(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构造主义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本主义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 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回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目的。马斯洛认为人有7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