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试题(876题)


第121题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称为()。


A.意志

B.能力

C.素质

D.性格


参考答案:B


解析:

能力是指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意志是指有意识地确定目标,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素质,也叫天赋,是指一个人天生就具备的生理特征,它是人类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性格是指人类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第122题 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


A.分散

B.分配

C.动摇

D.转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做注意转移。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


第123题

“思想开小差”是注意()。


A.转移

B.分散

C.动摇

D.起伏


参考答案:B


解析:

注意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吸引,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思想开小差等,它会降低做事的效率,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需要克服。注意转移是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有目的地将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注意动摇,也叫注意的起伏,指的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


第124题

一般情况下,听觉感受性在()岁以后逐渐下降。


A.35

B.50

C.60

D.75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的听觉感受性的大小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但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第125题

保护暗适应的方法是戴()色的眼镜。


A.红

B.蓝

C.绿

D.黄


参考答案:A


解析: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发生分解;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此时,视紫红质会重新合成。而在波长为620纳米以上的红光的作用下,视紫红质不会分解,所以带红色的眼镜可以保护暗适应。


第126题

视觉中枢位于()。


A.海马

B.中央前回

C.枕极

D.中央后回


参考答案:C


解析:

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第127题

脑神经有()对。


A.5

B.12

C.8

D.31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解剖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第128题 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的编码。


A.形象

B.抽象

C.视觉

D.听觉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短时记忆里,对语言文字记的是他们的声音,即听觉记忆;对非语言文字记的是他们的形象。短时记忆是以听觉编码为主要编码形式的记忆系统。


第129题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包括(     )。 


A.首先丧失对高频音的听觉

B.首先丧失对低频音的听觉

C.逐渐从高频向低频方向发展

D.逐渐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AC


解析:

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的声音耐受性比较高。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他们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


第130题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1、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2、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3、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器官,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很难做到注意分配。


第131题 女性为了保持身材苗条而不得不节食减肥,这种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重趋避冲突

D.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于节食这件事情,既可以帯来身材变好的好处(让人渴望),也会带来痛苦(让人逃避)。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132题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我槪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对躯体的认识)到社会自我(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行动),最后到心理自我(脱离对成人的依赖,主动、独立,强调自我价值与理想)。


第133题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神经

B.脑

C.脊神经

D.脊髓


参考答案:BD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脑和脊髓的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134题 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大约是()左右。


A.2岁

B.3个月

C.6个月

D.1岁


参考答案:C


解析:

视觉悬崖实验发现,约从六个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如心率变化)。这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不太可能是后天经验的产物。


第135题

人们的时间知觉可以依据(    )。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D.日出日落的交替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时间知觉的产生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等。


第136题

在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里(    )。


A.能觉察到外界刺激

B.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

C.眼球开始上下左右移动

D.梦境开始出现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 -10分钟。


第137题 教室、病房需要安静,其装饰常用蓝、绿等冷色调,这应用的是()。


A.感觉后像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


参考答案:D


解析:

红色让人感到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外一种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第138题

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属于(     )。


A.遗传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获得性需要

D.生理性需要


参考答案:BC


解析:

社会性需要指对文化艺术、道德、知识、交往、劳动等需求。这是对维持和发展社会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的反映。有1. 劳动需要2. 交往需要3. 成就需要 三大种类。获得性需要是指从他人身上获取得到的需要,如友谊、爱情。


第139题 梦境的主要特点包括()。


A.不协调性

B.不连续性

C.创造性

D.认知的不确定性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主要特点)、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第140题

关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听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视觉高

B.通常活动内容丰富可能导致对时间的低估

C.视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触觉高

D.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3)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