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是( )。
A.公众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亲密距离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距离的知识。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们之间的距离也相应的不同。美国学者霍尔发现有四种人际距离。1.公众距离(15-25英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交往距离。2.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为社交距离。3.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沟通与交往的距离。
第242题
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友谊
B.爱情
C.喜欢
D.亲情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吸引的知识。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第243题
有才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对周围人的吸引力,其原因是( )。
A.让人觉得与其相似
B.对他易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评价
C.让人觉得与其互补
D.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吸引的知识。影响喜欢的因素中,才能是一个重要方面。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与失败,那么这种才能对吸引力不会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因为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
第244题
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时,侵犯性会( )。
A.迅速下降
B.提高
C.缓慢下降
D.不变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心理学》中侵犯动机的知识。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比较容易发生。
第245题 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A.情感
B.感觉
C.行为
D.行为倾向
参考答案:D
解析:
态度ABC三成分:【A情感affection】【B行为倾向behavioraltendency】【C认知cognition】,注意,高能预警,不要跟艾利斯的ABC情绪理论搞混了。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千万不要搞混。
第246题
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印象管理
B.决定期待
C.解释经验
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自我概念的功能:①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②解释经验(自我概念不同,相同经验有不同的解释)③决定期待(自我槪念不同,期待不同)
第247题
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 )。
A.锻炼思维能力
B.获取信息
C.维持心理平衡
D.交流思想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和反馈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和思想交流、以及控制功能,维持心理平衡,因此排除A选项。
第248题 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
A.印象输入
B.印象输出
C.印象管理
D.印象形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印象管理的定义: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第249题
人们结婚的动机一般包括()。
A.繁衍
B.爱情
C.利他
D.经济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
第250题 企业家属于()的社会角色。
A.表现型
B.功利型
C.开放型
D.创新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角色分类:①先赋(天生赋予)VS成就(后天取得);②规定(条条框框多)VS开放(自由度大);③功利(利益)VS表现(有文化);④自觉(知道自己的角色)VS不自觉(不知道自己角色)。企业家追求利润,属于功利型的社会角色。
第251题
关于爱情,正确的说法包括()。
A.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B.爱情是自私自利的
C.爱情有生理基础
D.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爱情是一种特别的亲密关系,是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其特点包括:一、爱情是在个体生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才产生的,故幼儿没有爱情体验;二、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它不是自私自利的,所以B是错误的;三、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四、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第252题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
C.下降律
D.几何级数律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并提出三条模仿律:一是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二是下降律,即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三是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第253题 一般来说,个体与他人在()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A.身体运动
B.身体接触
C.目光接触
D.身体欠安
参考答案:B
解析: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理解:拥抱是表达依恋的方式。
第254题 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实验
B.思辩
C.归纳
D.观察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心历史=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经验描述阶段]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第255题
影响喜欢的因素包括()。
A.熟悉
B.才能
C.互补
D.外貌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喜欢、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一种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从低到高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这三种形式。其中影响喜欢的因素包括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和人格品质。
第257题 影响亲合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
A.情境因素
B.个体的出生顺序
C.情绪因素
D.个体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影响亲合的因素:①情境因素(情境压力越大,亲和动机越强)②情绪因素(恐惧越强,亲和动机越强;高焦虑者亲和倾向低)③出生顺序(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第258题
态度具有()等特性。
A.社会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一、内在性,即态度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难以直接观察;二、稳定性,即态度形成后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不发生改变;三、对象性,即态度一般指向某种事物。
第259题
社会行为是由()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即时情境
B.周围环境
C.现实生活
D.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行为的定义: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第260题
模仿的意义包括( )。
A.是学习的基础
B.适应作用
C.促进群体形成
D.促进身体发育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模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3.促进群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