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社会问题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拓展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B.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和权利——服务等成为新的社会工作目标模式
C.在政府部门主导推动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得以迅速发展
D.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E.西方宗教改革与发展过程就是西方社会工作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特征包括:①专业方法的发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②目标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基本思路,权利—服务成为社会工作的目标模式。③工作对象的拓展。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④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20 世纪中期以后呈现出人本主义模式、赋权增能模式、女权主义模式、后现代模式等多种理论模式并存、多种工作方法竞相发展的局面,社会工作不断繁荣发展。
第62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一些居民连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为促进居民交往,小王组织了社区邻里节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小王的此项工作体现的社会工作功能有()。
A.自上而下化解社区矛盾
B.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C.解决社会排斥问题
D.解决社会不平等
E.协助社区居民建构社会资本
参考答案:BE
解析: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有: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第63题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区低保家庭提供各种服务。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中,最能体现保护服务对象权益的是()。
A.提高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活动的能力
B.呼吁全社会给予救助对象更多的同情
C.策划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的主题活动方案
D.举办针对救助对象需要的就业技能培训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之一是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在社会工作介入和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的指引下,最大限度地承担关心人、服务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进而在各方面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这些权益主要包括:基本需要的满足、免于贫困的影响和暴力的侵害、促进人际沟通与交往、扩大就业与社会参与机会以及更好地融入社群。选项D,举办针对救助对象需要的就业技能培训可以扩大服务对象就业与社会参与机会,体现了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第64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从事戒毒康复社会工作时间不长,他希望能够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下列小李的做法中,体现了社会工作非评判原则的是()。
A.避免议论指责服务对象的言行
B.与服务对象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
C.理解认同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
D.视服务对象为工作中的合作伙伴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非评判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但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与价值观,更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服务对象身上。故选A。
A.阻止王女士的错误做法
B.立即纠正王女士的错误想法
C.关心王女士丈夫的处境
D.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原则”包括:接纳、非批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对象自我决定。在本题情境中,为了避免社区工作者价值观与受助对象发生冲突,可选择转介其他同事提供服务,“申请转介王女士给其他同事”符合上述要求,故应选D。
A.同事跟你聊天时打听你的服务对象的隐私资料
B.你的服务对象对你透露他和朋友将参加械斗,但他希望你保密
C.服务对象向你透露他可能自杀
D.服务对象向你透露受过性伤害,但他不让你说出去
E.领导出于好奇向你了解服务对象的隐私资料
参考答案:BC
解析:
BC。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有义务保护受助者的生命,也包括保护其他人的生命。
A.尊重同事的处理方法,以建设性的态度与同事沟通
B.不满意同事的做法,继续向机构建议采纳自己的做法
C.不满意同事的做法,向机构提出重回青少年服务部工作
D.尊重同事的处理方法,不再对服务中的任何问题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A
解析:
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要求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协助同事为服务对象服务,应该尊重其他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士、志愿者的不同意见及工作方法,对任何建议、批评及冲突都应该以负责任、建设性的态度沟通与解决。在本题情境中,“尊重同事的处理方法,以建设性的态度与同事沟通”符合上述要求,故选A。
第68题 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理论和实务方法实现助人的目标
B.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灵魂作用体现在制订服务计划环节
C.作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其在社会工作服务之前已存在
D.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为客体的服务过程
参考答案:A
解析: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观存在于社会工作者所有的服务活动之中,故选项B说法错误。服务对象是在服务发生之后产生的,在这之前他们处于潜在状态。从产生过程来看,服务对象可分为由于自己主动求助而形成的及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主动寻找和帮助而形成的。一个人(群体)愿意接受服务或帮助,就变成了服务对象,故选项C说法错误。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故选项D说法错误。
A.由于强调助人,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都以个人为核心
B.由于起源不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相互对立的
C.随着社会发展,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有机结合
D.随着社会发展,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将会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国文化很多元素和西方价值观二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从而使本土化的专业价值观与实践方法有效结合。故选C。
第70题 中西方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进程中,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本土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全盘吸收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坚持维护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C.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找到相互融通之处
D.全面接受中外社会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要素并非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完全对立或冲突,找到二者之间相互融通的地方,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推动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条件。故选C。
A.尊重服务对象自决
B.团队内相互协助
C.保证专业的完整性
D.维持服务的品质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具体表现为:①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②团队内相互协助。在本题情境中,“团队内相互协助”符合上述要求,故选B。
第72题
关于社会福利事项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官方的救济行为是儒家“仁爱”思想的表现
B.西方福利国家建立前社会工作者价值观是以效率为中心
C.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随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而演进
D.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更多地受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官方的救济行为受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观念以及佛教的“慈善、博爱、众生平等”思想影响,故A错误。20世纪40年代福利国家建立之前,西方社会将贫困看作是个人道德上的失败和品德缺陷,贫困救助是一种道德上的拯救措施,目的是防止过度依赖国家提供的有限福利,故B错误。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更多地受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影响,故D错误。
A.差别平等原则
B.自由自主原则
C.注重和谐,促进社会共融
D.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E.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需求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专业价值观的实践原则。AB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出来。“与同事共同讨论并总结以往经验”体现了D。“请教与居民打交道的方法,提炼居民沟通五步工作法”体现了C和E。
A.说服基金会无条件帮助孩子
B.与基金会协商匿名处理信息
C.支持孩子父母不参加座谈会
D.劝说孩子父母参加座谈会并录像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作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侵害,要最大可能地减少甚至预防伦理决定和服务可能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伤害,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本题中,服务对象不愿被录像,又担心影响救助,主要担心的是自己的隐私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基金会协商匿名处理信息。
第75题 徐女士是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的亲职教育小组的成员,她跟社会工作者小秦表示了对个别组员的不满和对小李的抱怨,并想退出小组,希望改由小秦对自己进行个别辅导。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小秦最适宜的做法是()。
A.同意徐女士要求,让她去征得小李的同意
B.婉拒徐女士要求,劝其先与小李进行沟通
C.建议徐女士去找小李的主管,让领导定夺
D.同意徐女士退出小组,然后为其提供服务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应与同事建立平等互信的工作关系。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与同事分享知识、经验、技能,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有责任在必要时协助同事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接受转介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其他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士和志愿者不同的意见及工作方法。任何建议、批评及冲突都应以负责任、建设性的态度沟通和解决。故选B。
第76题 社会工作者小刘的服务对象已成功戒毒五年未复吸。在一次回访中,服务对象向小刘索要电话号码,希望自己有困难时能及时找到小刘。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小刘最恰当的做法是()。
A.告知其办公电话号码,并说明有紧急情况时可拨打
B.告知其私人电话号码,并承诺尽可能及时接听回复
C.告知其私人电话号码,但嘱咐其一定不要告诉他人
D.告知其办公电话号码,让其与机构的其他同事联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服务过程中,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的是专业的服务关系,二者除了专业的关系之外,不应有其他的个人关系,但我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社工在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故选项B、C可以排除。同时案主又是社工小刘的服务对象,且服务已经结束,故最适宜的应选A。
A.和老钱吃饭,并对吃饭之事保密
B.和老钱吃饭,借机巩固专业关系
C.和老钱吃饭,但坚持自己付帐
D.和老钱吃饭,但讲清楚下不为例
E.婉拒老钱,阐述理由并寻求理解
参考答案:CE
解析:
CE。符合伦理的做法其实只有E,即不和老钱吃饭。在剩余的四个错误做法里非得选一个的话,可能是C。
第78题
某养老机构中居住着一些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他们因经历了丧子之痛,普遍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波动。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信念和实践原则,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些老人可开展的服务有( )。
A.让其他老人分享生命故事,安抚老人的怀念之情
B.向老人了解情绪波动的原因,尊重其表达的意愿
C.建立志原帮扶机制,协助老人逐步走出情绪困境
D.尊重老人的自我决定,允许其不遵守机构部分规定
E.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一起探讨改善情绪的办法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信念和实践原则。作为一门服务人、帮助人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基本信念和操作的实践原则两个方面。 基本信念包括尊重、 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实践原则包括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当事人自决。题中面对经历丧子之痛的失独老人,社工应帮助其促进分享表达、稳定并改善情绪,并建立帮扶机制,帮助其解决情绪困境,逐步走出失独阴影。
A.在社会政策层面,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考虑专业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取舍
B.在个人利益层面,社会工作者要认真考虑直接服务和个案管理方法的选择
C.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工作者要认真考虑一般理论和实务理论之间的联系
D.在个案服务层面,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权益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在社会工作的两个主要焦点,即个案工作和社会政策取向上,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的工作手法是不同的,受到的伦理约束也是不一样的。在个人治疗或心理辅导层面上,社会工作者更多受到直接服务伦理守则的影响,更多考虑受助者的感受和个人权利及选择,工作方法是尽力排除受助者的心理困扰,提升其信心和自立能力。在社会政策层面,社会工作者受到的伦理约束则是如何在专业目标和维护社会正义目标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考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A.社会康复服务领域
B.矫正社会工作领域
C.心理健康服务领域
D.医务社会工作领域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题干中的服务对象王大爷是住院患者,而医务社会工作即是针对患病者进行的服务工作,因此正确选项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