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试题(612题)


第401题

社会工作者小芳为社区的志愿者骨干举办了一个“社区带头人训练营”。在最近的一次小组活动中,组员老王和老李在讨论社区志愿者守则时出现了分歧。老王认为守则的内容不能过细,且应以鼓励和支持为主。而老李认为守则应该细化,奖罚要分明。双方争论很激烈,互不相让,甚至出言不逊。此时,小芳适宜的做法有()。


A.帮助老王与老李澄清冲突本质,共同寻找解决争论的办法

B.提议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形成处理争论的基本原则

C.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协助双方增进对理性沟通的认识

D.立即结束守则内容的讨论,引导组员讨论如何遵守守则

E.立即制止老王与老李的争论,由自己确定志愿者守则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在解决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这样一些具体措施:①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选项A);②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选项C);③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选项B);④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⑤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


第402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采用社区照顾模式为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服务。该机构采用社区倡导的策略,力求让社区照顾模式能够更有效地配合服务对象需要,并保障服务质量。下列做法中,属于社区倡导措施的有()。


A.收集就业信息,为有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就业机会

B.提供培训课程,帮助家属学习与精神障碍康复者沟通交流的技巧

C.开展社区教育,帮助社区居民正确了解精神障碍康复者身心特点

D.成立自助小组,鼓励患者及家属勇于向社区表达合理需求

E.组织社区活动,促进居民接纳和关怀精神障碍康复者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社区倡导需要鼓励被照顾者和提供照顾者参与有关服务的决策和资源分配。只有通过这个层次的参与,服务对象才可以有系统、有组织地表达自己面临的问题,让社区照顾方式能够更有效地配合他们的需要,并保障服务质量,这一过程,就是社区倡导。结合本题情境,选项C、D、E符合题意。


第403题

为了在社区推动“三社联动”服务工作,某街道办事处协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社区服务,在进入社区之前,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


A.了解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绘制社区地图

B.了解机构对该项工作所持的基本立场

C.了解社区的主要活动内容和形式

D.了解机构在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E.了解机构对该项工作的分工和自己的职责范围


参考答案:BDE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社区之前,首先要了解机构的理念,把握机构的基本立场和倾向性(选项B)。其次,社会工作者也要了解自己所在的机构与社区其他组织和团体之间的关系,机构在社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声誉如何,以便对机构在社区的地位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将来在工作中能采取适宜的策略与其他组织打交道(选项D)。最后还要清楚机构对该项工作的分工和自己的职责范围(选项E)。


第404题

某社区社会工作者在举办大型活动时,经常邀请居民志愿者参与活动筹备和现场协助。系列做法中,最能体现社会工作者“促进志愿者成长”理念的是(   )。


A.邀请居民志愿者出席现场活动

B.分配居民志愿者调试现场音响

C.安排居民志愿者负责现场引导

D.鼓励居民志愿者担任活动主持


参考答案:D


解析:

发掘和培育志愿者的技巧之一是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和成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必须按照志愿者的能力、意愿和兴趣给他们安排工作,保证志愿者所做的工作既有意义又力所能及,使其拥有一个愉快的参与经历。另外,社会工作者应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志愿者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比如在组织社区大型活动时帮助志愿者学习如何设计活动或者鼓励志愿者担任活动的主持人。在适当的时机,社会工作者可以增加志愿者接触其他事务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不同类型的工作,以扩大视野、增加工作经验。这样既能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也能提升他们的能力。故选D。


第405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入地震灾区,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团队成员开会商议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其中关于“可行性”的讨论,主要强调服务推动应(   )。


A.参照其他机构做法

B.符合机构宗旨目标

C.展示机构优势特征

D.拥有足够资源支持


参考答案:D


解析:

可行性指的是在现实中实现该策略的可能性以及资源是否能满足其需要。在评估之后,应删除那些明显不可能的策略,即不符合目标、不被人们接受、没有任何可行性的策略。故选D。


第406题

为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会工作者小周计划把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动员社区居民上。下列状况中,最适宜采用家访方式动员社区居民的是(   )。


A.参加动员工作的人力充足

B.进行动员工作的时间有限

C.动员对象经常出差在外

D.动员对象的参与动机强烈


参考答案:A


解析:

家访是动员群众的常用办法,而且效果较好。这个方法最大的困难在于,要花费大量的人手才可以与群众建立深度关系。


第407题

社会工作者在培养居民骨干时,一般会从态度、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促进居民骨干的成长和进步。下列说法中,属于促进其态度改变的是(   )。


A.帮助居民骨干强化社会互助价值观

B.协助居民骨干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C.教导居民骨干学会表达关怀的方法

D.指导居民骨干练习主持会议的技巧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和塑造有知识、有能力、以社区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居民。因此,必须在态度、知识和行为3个方面促进社区居民的改变和进步。①在态度方面,促进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社区工作者可从感觉、直觉、想象、判断和兴趣等各个方面引导社区居民,关注居民权益、社会互助、社会公平与正义等核心价值,并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不断澄清价值观,帮助他们通过社区参与,由冷漠、消极、被动转向热情、积极、主动。故选项A正确。②在知识方面,帮助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提升理性思考能力。包括掌握社区生活或共同问题的知识及资料;理解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批判地分析问题;在掌握和理解资料的基础上能够触类旁通;在正确分析、评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建议。选项B属于从知识方面促进居民骨干的成长和进步。③在行为方面,对社区领袖而言,应熟练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能,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能够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拥有社会行动和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关及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对于一般的社区居民而言,应掌握公开演讲、请愿、谈判、游说的技巧。选项C、D属于从行为方面促进居民骨干的成长和进步。


第408题

社会工作者小郭计划在A街道开展亲子阅读服务并开始招募工作,但招募结果不理想。居民王女士表示对服务有兴趣,但又担心参加人数太少,活动搞不起来。从动员居民参与的角度,小郭最适宜的做法是(   )。


A.向王女士说明已有很多人报名参加

B.告诉王女士她的好友刘女士已报名

C.表示会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居民参加

D.向王女士说明她可以中途退出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有时候被动员的居民会因为目前参与的人数太少而没有信心,社会工作者可以用赞赏对方、体谅他人、尽力改变现状、动之以情等策略回应对方。①赞赏对方主要是表扬对方积极参与的行为,肯定对方的付出;②体谅他人指的是向对方解释其他群众最近因为较忙或其他原因而参与较少,希望能够体谅;③尽力改变现状则是表示很快会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④动之以情是用其他付出更多的居民的事迹鼓励持犹豫态度的居民。选项C,社会工作者使用了尽力改变现状的策略。社会工作者在动员群众不能言过其实,选项A、B做法不合适。社会工作者因为太过热心于动员群众参与,忽略了动员对象的感受,使他们没有拒绝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群众答应了参与社区事务,心中也会有被强迫的感觉,不利于达到参与的效果。故选项D做法不合适。


第409题 在整合式社区照顾体系中。社会工作者致力于通过整合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增强社会支持网络。下列做法中,属于“正式照顾”服务的是()。


A.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

B.动员服务对象的亲朋好友提供支持

C.培训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清洁服务

D.帮助困难类似的服务对象成立互助小组


参考答案:A


解析:

非正式照顾通常由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邻居来承担的,再者寻找、并分派志愿者或推动邻居提供长期服务,组织情况相似的服务对象成立互助小组等。选项BCD即为非正式照顾。正式照顾的提供方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和市场上的营利性机构,正式照顾的对象包括服务对象及其照顾者。对照顾者提供的正式照顾主要包括一些支援性服务,以帮助照顾者获得暂时休息并缓解长期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感。


第410题 某社区5号楼居民多次到居委会反映物业公司清运楼前垃圾不及时,造成蟑螂、蚊蝇滋生,希望社区能够岀面协商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小李为此需要了解物业公司的情况。下列内容中,属于物业公司非正式运作要素的是()。


A.物业公司领导办事风格

B.城市楼栋垃圾清运规范

C.物业公司的物业费标准

D.物业公司主要工作职责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分析单个组织的运作时,社会工作者既要了解其正式(外显)的模式,更要注意观察其非正式(内隐)的模式。所谓正式(外显)的模式,是指明文规定的、显而易见的运作模式,比如成文的组织使命、目标、结构、宣言等。但大量的组织研究的结果表明,正式(外显)的模式只起到约束组织行为的作用,真正决定组织行为的是非正式(内隐)的模式。如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目标、实际的决策过程、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在实际运作中的地位高低和权力关系、通过工作气氛和行事风格而体现出的组织文化等,都是组织运作中的非正式(内隐)的要素,值得关注。故选A。


第411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正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下列该机构设定的工作目标中,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


A.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B.培训贫困户掌握种植技术

C.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D.帮助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


参考答案:B


解析:

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和服务,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过程目标是指达到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中间目标,主要是指培养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


第412题 社会工作者计划在某社区开展专业服务,他们访问了五位在社区居住了20年以上的老人,了解当地传统习俗和居民生活习惯。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析社区的人口结构

B.分析社区的权力结构

C.分析社区的文化特色

D.分析社区的人力资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区文化特色的了解,主要包括:一是有哪些文化价值、传统或信念是社区重视的,其对社区不同群体的影响如何。二是哪些习俗或者活动是社区居民普遍重视的。


第413题 某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楼道内存在乱贴小广告、卫生无人打扫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吴计划组织居民代表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居民王阿姨和李阿姨都表示自己水平有限,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犹豫是否参加会议。此时,小吴适宜的做法是()。


A.说明会议时间大约一个小时,不会占用她们太多时间

B.告诉两位阿姨她们都熟悉的张大爷会来帮忙主持会议

C.承诺开会讨论一定会有效解决问题

D.解释部分居民无法参加会议的原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被动员的居民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由拒绝参与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强调熟人参与、互相帮助以及成功先例等策略来说服对方。强调熟人参与是向对方指出已经有熟识的邻居参与到了社区事务中;强调互相帮助则是向对方表明,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可以慢慢取得进步;强调成功先例则是通过例子向对方说明参与社区事务可以获得能力的提升。故选B。


第414题 社会工作者小陈针对社区行动不便老人受虐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很多,关键因素是行动不便老人缺乏相应的照顾支持网络。据此,小陈链接资源并策划开展了行动不便老人社区支持计划。小陈分析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名义小组

C.分支法

D.问题认识工作表


参考答案:C


解析:

问题认识即要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认识方法有两种:①问题认识工作表。②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社区行动不便老人受虐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行动不便老人缺乏相应的照顾支持网络);最后是逐一列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方案策划者可根据机构所拥有的资源情况,建议机构集中处理那些“明确的问题”。本题中,小陈分析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分支法。


第415题

社会工作者小吴计划运用“非正式照顾”的策略为社会支持不足的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小吴适宜的做法是(   )。


A.联系家政公司每周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

B.联系社区居委会定期上门探访慰间老人

C.联系日间照料中心每天中午为老人送餐

D.联系老人亲戚朋友每周给其打一次电话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区照顾中的非正式网络一般是由家人、亲威、朋友、 邻居和志愿者组成。


第416题

某社会工作机构最近结束了为期两年的社区发展服务项目。下列内容中,属于该项目效果评估的是()。


A.服务人数的变化

B.服务目标达成情况

C.项目的推进方式

D.志愿者的配置情况


参考答案:B


解析:

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关注的是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孰大孰小的问题。由于效益评估重视的是实现工作目标的资源成本,所以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工作方案之间进行效益比较,选择较小而收益较高的方案。


第417题

在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在建立目标之后紧接着需要做的是(   )。


A.评估所在社会服务机构执行该计划的优势劣势

B.列出所有能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并比较选择

C.了解该社区内有影响力的人士对计划的期望

D.为计划的实施争取财政支持和配置人力资源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中有一条是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即在目标建立后,就需要列出所有能达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和策略,并确定各个方案的理论依据,使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法和效果连接起来,以便能够评估各个方案的收益与代价,掌握其效果和效率。故选B。


第418题

关于地区发展模式实施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助互助

B.界定社区问题的优先次序,逐一加以解决

C.设计可行性方案,并预估方案的收益与成效

D.邀请专业人士针对社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特点有: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第419题 社会工作者小魏面向本社区的商户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动员他们为社区内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小魏的做法体现出的社区工作具体目标是()。


A.培养民主精神

B.尊重社区自决

C.善用社区资源

D.提高居民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区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互相协调配置。即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420题

社会工作者在认识社区的过程中,需要对社区问题进行分析。下列表述中,属于“描述问题”的是(   )。


A.说明居民对社区问题的感受

B.分析社区问题产生的原因

C.探讨社区问题未来发展变化

D.制定解决社区问题的策略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问题的描述是认识问题的起点,意在弄清问题的表现或者问题的症状。社会工作者在描述问题时不应只关注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状况,还要关注社区成员对现状的感知和察觉,清楚居民对问题的认识和描述,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和感受。故选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