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01题
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人际交往
B.操作练习
C.教师讲解
D.集体教学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主要指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二是儿童与同伴的关系。
第704题
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第705题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
A.与生俱来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D.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儿童社会性是后天形成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实现的。
第706题 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儿童的移情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所以,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因素。
(2)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在社会生活和交注中对于他们需要帮助的线索的识能力越来越强,而且移情能力也逐渐增加,能够开始换位思考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体察别人有需要帮助的需要,这些能力促使儿童在生活和交注中能够更多地表现出助人,分享及其他亲社会行为。
第707题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
A.人际关系
B.社会性行为规范
C.社会性
D.社会文化
参考答案:C
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第708题
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
A.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
B.跟随幼儿的发展
C.任其发展
D.追随幼儿的兴趣
参考答案:A
解析:
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适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第709题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A.布卢姆
B.加德纳
C.韦克斯勒
D.推孟
参考答案:B
解析: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应该包括以下7种类型,即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第710题
试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每位个体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而加德纳则认为,每位个体身上都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但大部分的人都只能2到3种智能方面上表现出较为优越的智力。
(2)每位个体的智力都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方式。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八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
组合在一起。
(3)智力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不能成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准,而应该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产品的能力作为衡量的标准。
(4)环境与教育会影响和制约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尽管每位个体身上同时拥有八种智力,但个体智力的发展却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由此使得每位个体智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5)重视从多维度看待个体的智力问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因此,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我们也不能说八种智力中哪种重要、哪种不重要,我们只能说八种智力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只不过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而使它们在每位个体身上呈现出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改变单一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评价个体智力水平的传统观念,多维度地看待个体的智力发展问题。
第711题 论述如何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进行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要点】从整体来看,幼儿的能力差异还不存在非常显著的分化,也很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应为所有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早期教育,以促使幼儿的智力更早更快地发展。幼儿教师应该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如动机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认知能力形成规律、社会规范形成规律、美感形成规律、迁移规律等,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也要对特殊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要适当,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注意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可以在接受常规教育的前提下,给予个别化的辅导,允许进入特殊班级或特长班,可以提前入学或跳级。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当扩展,教学的进度也可以适当加快。
第712题
在“蝴蝶”美术活动中,教师适宜的做法是(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蝴蝶,自由绘画
C.教师先领着幼儿画蝴蝶的左面
D.教师在纸上画好,让幼儿描边
参考答案:B
解析: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第713题
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 )。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
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
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
参考答案:A
解析:
个体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景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A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比较,只是和自己的比较,D属于性别差异,C属于能力类型的差异。
第714题
下列不属于个体差异形成的客观因素的是( )。
A.遗传因素
B.教育因素
C.家庭状况
D.兴趣爱好
参考答案:D
解析:
个体差异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孕期状况、生理成熟、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状况、教育因素等)。兴趣爱好是主观因素。
第715题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但是传统上大多数所谓智力测试都集中在( )两种智力上,这是不正常的、片面的看法。
A.语言和空间智力
B.数学逻辑和空间智力
C.语言和数学逻辑智力
D.数学逻辑和人际智力
参考答案:C
解析:加德纳指出,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即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其中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是传统智力测试所集中测量的智力,同时也是教育中比较受重视的智力类型。
第716题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加德纳从“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的定义出发,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每一种只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智能种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他智能存在。
教育启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学观,实施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1)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各个智能领域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而言,各种智能的发展水平的确存在差异,但没有一种智能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健全的个体,应该尽可能发展每一种智能,使每一种智能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高。因此,幼儿园课程不但要关注所有幼儿,而且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所有领域。
(2)除了关注全体幼儿的需要,幼儿园课程还应该关注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确认每一个幼儿都有被关注的权利,不忽视和拒斥任何幼儿。因此,幼儿园课程可以从一般到个别,更可以从个别到一般。
(3)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的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识记。幼儿参与的、探究式的学习,才是真正指向智能发展的学习。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为幼儿准备有探究价值的环境,让幼儿以多种途径和渠道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去学习,学会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
第717题
涛涛和跳跳今年都三岁了,但涛涛的身高却比跳跳要高出5厘米,这说明幼儿的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遗传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这种表现在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例如,相同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注意力的持久性也有明显差异。
第718题
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水平的差异
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D.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参考答案:A
解析:
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能力类型的差异,一般不代表智力水平的高低,只影响人们学习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经验的方式。故选A。
第719题
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D.能力水平的差异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句话体现了幼儿的能力类型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幼儿。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第720题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包括:
(1)性别差异,主要指对玩具、游戏的活动类型、游戏的主题以及扮演角色等方面的不同偏好。
(2)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年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游戏的发展的不同水平或层次。
(3)个性差异,儿童的个性以及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同,导致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游戏的风格等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4)个体偶然因素,儿童活动时的健康状况以及情绪状态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也对游戏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