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章节练习试题(1607题)


第1561题 根据《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的规定,旅游投诉处理的程序主要包括( )。


A.受理

B.立案

C.调查

D.结案

E.存档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第17~25条规定了处理旅游投诉案件的一般程序。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处理旅游投诉的先后顺序,包括立案、答复、调查取证、鉴定检测、和解、处理等。



第1562题

旅游投诉的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者,被投诉主体可以是旅游经营者和有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第2条规定,旅游投诉是指旅游者认为旅游经营者损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旅游执法机构对双方发生的民事争议进行处理的行为。这表明,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者,被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经营者。故本题错误。



第1563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情节较重的,处( )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A.5日以下

B.5日以上10日以下

C.10日以上15日以下

D.15日以上20日以下


参考答案:B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1564题 旅游不文明行为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 )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


A.10

B.30

C.60

D.90


参考答案:B


解析:

《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规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信息通报或送达当事人本人,并告知其有申辩的权利,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辩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申辩理由被采纳的,可依据当事人申辩的理由调整记录期限或取消记录。



第1565题 旅游投诉的特征主要包括( )。


A.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者

B.被投诉主体可以是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行政部门

C.请求解决的纠纷属于民事争议

D.处理旅游投诉是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

E.处理旅游纠纷是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法定职权内的行为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旅游投诉具有如下特征:①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者;②被投诉主体只能是旅游经营者;③请求解决的纠纷属于民事争议;④受理旅游投诉的是规定的旅游投诉处理机构;⑤处理旅游投诉是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⑥处理旅游纠纷是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法定职权内的行为。



第1566题 如果旅游不文明行为违反了社会治安秩序,则由公安部门对行为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同时由旅游主管部门将该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在行政责任范围内,如果不文明旅游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秩序,则由公安部门对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同时由旅游主管部门将该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实施动态管理。故本题正确。



第1567题 下列关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主体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A.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不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C.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D.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消费者也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E.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退回全额预付款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2条规定,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第1568题 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应当在受理旅游投诉之日起( )内,做出处理。


A.10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参考答案:C


解析: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第25条规定,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应当在受理旅游投诉之日起60日内,做出处理。



第1569题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民事证据规定》第51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故本题正确。



第1570题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制度的纳入范围

B.“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前应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C.“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内容包括对不文明行为的记录期限,且该期限一经记录不得更改

D.“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当事人本人享有申辩的权利


参考答案:C


解析:

《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规定,    “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信息通报或送达当事人本人,并告知其有申辩的权利,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辩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申辩理由被采纳的,可依据当事人申辩的理由调整记录期限或取消记录。



第1571题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C.销售者赔偿后,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其他销售者追偿

D.非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E.在接受服务时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规定,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第1572题 下列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行为主体

B.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属于旅游不文明行为

C.旅游从业人员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公序良俗、职业道德,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属于旅游不文明行为

D.旅游不文明行为主要依靠道德约束,不涉及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D


解析:

旅游不文明行为一旦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就从道德调整转化为法律调整,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相关行为人给予处罚。



第1573题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后,解决争议往往首选的方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参考答案:A


解析: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愿选择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解决途径,并且在旅游纠纷发生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从而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协商的解决方式成本低,完全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第1574题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 )的原则。


A.公正

B.公开

C.合法

D.诚实信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1575题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定、修改、颁布、废止等立法活动来保护消费 者的利益。


A.立法保护

B.行政保护

C.司法保护

D.市场保护


参考答案:A


解析:

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通过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其中立法保护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定、修改、颁布、废止等立法活动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1576题 下面关于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消费者协会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B.消费者组织应当依法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

C.消费者组织应当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为相关维权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D.消费者协会不得以收取费用或其他谋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6~38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并且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收取费用或其他谋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第1577题

旅游经营者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旅游者权利、()旅游经营者责任、加重旅游者责任等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旅游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求认定该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A.排除,减轻

B.排除和限制,减轻和免除

C.限制,免除

D.排除或限制,减轻或免除


参考答案: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旅游经营者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旅游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旅游经营者责任、加重旅游者责任等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旅游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的规定请求认定该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1578题 投诉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合同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



参考答案:错


解析:投诉时效,是指依照相关规定,投诉者在法定有效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旅游投诉处理机构保护其合法旅游权益的权利。超过投诉规定的,旅游主管机关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投诉时效期间为90天,从旅游合同结束之日起算。投诉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合同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1579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下列关于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权利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A.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B.随时要求销售者退换货的权利

C.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D.公平交易的权利

E.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7~15 条规定了消费者的9项权利。据此,消费者的权利是法定的权利,与消费者的身份相连,具体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受尊重权及监督批评权。



第1580题 在处理旅游纠纷上,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地位平等,并且通过国家立法保护旅游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 )



参考答案:错


解析:旅游者遭遇旅游合同违约或侵权时,很难通过类似其他物品消费的修理、退换、重做等方式予以有效补救,因此造成旅游纠纷风险防范成本高,旅游者维权难度大,其弱者地位较为明显。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