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章节练习试题(1607题)


第1501题 文物出境展览,应当报( )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市级

D.县级


参考答案:A


解析:

《文物保护法》第62条规定,文物出境展览,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一级文物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量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故选A。



第1502题

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博物馆条例》第30条规定,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故本题正确。



第1503题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文化和旅游部建立。(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18条规定,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故本题错误。



第1504题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 )的方针。


A.保护优先

B.加强保护

C.规范利用

D.积极发展

E.严格监管


参考答案:ACE


解析: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4条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答案为ACE。



第1505题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下列文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的是()。


A.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B.来源不合法的文物

C.所有国有文物

D.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

E.公民依法继承的文物


参考答案:AB


解析:

《文物保护法》第51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下列文物:①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②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③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应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④来源不合法的文物。


第1506题 下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的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B.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C.具有强烈的传承意愿和传承责任感

D.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②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③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故选C。



第1507题

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展览。(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文物保护法》第62条规定,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故本题错误。



第1508题 禁止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 )



参考答案:对


解析:国有博物馆藏品属于文物的,不得赠与、出租或者出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第1509题 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 )



参考答案:对


解析:《条例》第八条规定,按照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1510题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参考答案:对


解析: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第1511题 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 )



参考答案:对


解析:《条例》第21条规定,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


第1512题 某游客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其回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参考答案:对


解析:《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1513题 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不影响任何自愿补充捐款的情况下,公约缔约国同意,每年定期向世界遗产基金纳款。()



参考答案:对


解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6条:在不影响任何自愿补充捐款的情况下,本公约缔约国每两年定期向世界遗产基金纳款。


第1514题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 )为核心。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和自然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D


解析: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故选D。



第1515题 在景物、设施上刻画、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 )元的罚款。


A.20

B.30

C.50

D.100


参考答案:C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44条规定,在景物、设施上刻画、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 50元的罚款。故选C。



第1516题

博物馆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博物馆条例》第21条规定,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故本题正确。



第1517题

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不得使用复制品、仿制品。(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博物馆条例》第30条规定,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故本题错误。



第1518题

申报和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申报和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履行申报、审核、论证、批准等程序。故本题错误。



第1519题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


A.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

B.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

C.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胁因素

D.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保护成果

E.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情况等其他需要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内容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1条规定,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①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②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③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胁因素;④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情况等其他需要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内容。故答案为ABCE。



第1520题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民事证据规定》第3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并预交鉴定费用。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视为放弃申请。对需要鉴定的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待证事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本题正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