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章节练习试题(1607题)


第1441题 在自然保护区的( )内,不得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A.核心区

B.保护区

C.实验区

D.示范区

E.缓冲区


参考答案:AE


解析: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18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和观测活动。试验区可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活动等。故答案为AE。



第1442题

为避免浪费,风景名胜区内已经建设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建筑物,可继续保留。(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27条规定,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故本题错误。



第1443题

申请世界遗产的项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稀缺性。(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申请世界遗产须具备两个前提:备选项目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保护机构,有经费。故本题错误。



第1444题

我国文物工作贯彻()的方针。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合理利用

D.加强管理

E.严格监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文物保护法》第2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1445题 非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1条规定,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故本题正确。



第1446题

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以及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下列活动可在风景名胜区X内进行()。


A.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B.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C.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D.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

E.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29条规定,从事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①设置、张贴商业广告;②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③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④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


第1447题

因投资主体不同,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在设立条件和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对待有所不同。(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博物馆条例》第2条规定,博物馆包括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故本题错误。




第1449题 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在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 )以上,且成效明显。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两年以上,成效明显的,方可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故选B。



第1450题 在自然保护区的( )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A.核心区

B.保护区

C.实验区

D.示范区

E.缓冲区


参考答案:AE


解析: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18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一般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和观测活动。故答案为AE。



第1451题 下列关于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


A.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持极佳

B.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C.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认同感强

D.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E.在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三年以上,成效明显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持良好;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富有活力、氛围浓厚,当地民众广泛参与,认同感强;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实物、场所保存利用良好,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良性的发展空间;⑤所在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乡镇、村落、街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依存的重要场所开列清单,并已经制定实施保护办法和措施;⑥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⑦在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两年以上,成效明显。故答案为 BCD。



第1452题 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应当对( )等实行免费或者其他优惠。


A.未成年人

B.老年人

C.教师

D.医生

E.成年学生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博物馆条例》第33条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应当对未成年人、成年学生、教师、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等实行免费或者其他优惠。故答案为ABCE。



第1453题 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 )的原则。


A.科学规划

B.统一管理

C.严格保护

D.积极发展

E.永续利用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3条规定,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故答案为ABCE。



第1454题 文物出境必须从指定口岸运出。( )



参考答案:对


解析: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口岸出境。


第1455题 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 )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14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规划期一般为 20 年。故选B。



第1456题 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 )



参考答案:对


解析: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第1457题 外国人买卖国家珍贵文物的,由公安部决定取消其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资格。( )



参考答案:对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决定取消其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资格:(一)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的;(二)被处驱逐出境的;(三)弄虚作假骗取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资格的;(四)在中国境内居留未达到规定时限的;(五)不适宜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的其他情形。


第1458题 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应报( )批准公布。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10条规定,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故选D。



第1459题 文物购销业务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 )



参考答案:错


解析:文物购销业务由文物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第1460题 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 )



参考答案:对


解析: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