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61题 对初步设计审批内容进行变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Ⅰ类变更设计,以下属于Ⅰ类变更设计条件的有( )。
A.变更批准的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重大方案、重大工程措施
B.变更初步设计批复主要专业设计原则的
C.调整初步设计批准总工期及节点工期的
D.建设项目投资超出初步设计批准总概算的
E.国家相关规范、规定重大调整的
参考答案:ABDE
第763题 下列关于变更设计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Ⅰ类变更设计概算报送铁路主管部门审批
B.Ⅰ类及Ⅱ类变更设计均需计取勘察设计费
C.因责任原因引起的变更设计由责任方承担费用
D.Ⅱ类变更设计引起的工程费建设单位组织审定
E.非责任原因的属于不可抗力的按合同约定处理
参考答案:ACDE
第764题 下列关于变更设计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工管中心对变更设计违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B.初步设计审查部门负责Ⅰ类变更设计审查工作
C.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对变更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D.勘察设计单位应做好施工过程中地质资料确认工作
E.施工单位应完善内部地质勘探及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ABC
第766题 铁路建设项目总承包风险费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和范围据实验工,其计价原则是( )。
A.月度据实计价、最终总额包干
B.月度比例控制、最终总额包干
C.季度据实计价、最终总额包干
D.季度比例控制、最终总额包干
参考答案:D
第768题 铁路工程验工计价依据包括( )。
A.工程承包合同及其他有关合同、协议
B.批准的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C.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D.建设单位下达的投资及实物工作量计划
E.初步设计施工图纸
参考答案:ABD
第769题 按铁路项目总承包合同约定属建设单位承担的费用,需另行签订补充合同。下列项目中属于需要另行签订补充合同的有( )。
A.Ⅰ类变更设计
B.施工方案优化
C.限额以上的Ⅱ类变更设计
D.大临费用增加
E.材料设备价差
参考答案:ACE
参考答案:↓
解析:
1.(1)在投标阶段,B 企业的行为属于违法出借资质。理由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 例》规定,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2)中标后,B 企业的行为属于转包行为。理由是:B 企业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和 义务,没有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管理,在收取 5% 的管理费后将全部工程交由 A 企业施工。
2.(1)协议无效。(2)协议的主要内容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双方签订的协议属无效 协议。
3.(1)正确。(2)虽然 A 企业与 C 企业是实质供需关系,但由于供货合同是 A 企业以 B 企业项目经理 部的名义与 C 企业签订的,A 企业行为仅属于表见代理行为,所以 B 企业与 C 企业是供货合 同的法律主体。
参考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A将桥涵顶进工程分包给B不合法。
原因:施工单位的分包应征得业主同意。
2.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h以上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保证营业线上桥涵顶进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顶进桥涵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线路进行加固,防止路基塌方和线路横向移动。
(2)顶进箱身时应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
(3)顶进现场应具备适当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道砟、枕木、钢轨等料具,一旦线路变形时,应立即抢修,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4.当前掌子面出现坍塌时,如果未超出安全距离,立即顶进;如果超出安全距离时,要立即顶进,达到安全距离;如果有列车通过,又无抢修时间,严重影响列车通行安全时,宁可拦车,不可放车,且及时组织人员抢修线路,在确认具备列车通行条件时方可放车。
参考答案:↓
解析:
1.错误之处:(1)工艺试验确定4项工艺参数不完整;(2)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不妥。
正确做法:(1)再增加提升速度和单位桩长喷入量2项工艺参数;(2)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需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浆喷搅拌桩施工方法在软基工程中的应用。
2.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原材料水泥不合格;(2)水泥浆配合比不合理;(3)水泥浆的喷量不足;(4)搅拌不均匀;(5)桩头段复搅拌不充分。
处理措施是:对质量不合格桩进行侧位补桩。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浆喷搅拌桩施工方法在软基工程中的应用。
对于分析原因的解题思路:要熟悉浆喷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分别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选定、材料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等影响成桩质量方面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对于处理措施解题思路:要明确设置浆喷搅拌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一旦成桩质量不合格势必影响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通过侧位补桩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3.错误之处:(1)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1250px不符合规范要求;(2)纵向搭接长度为1.5m不符合规范要求;(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为2m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做法:(1)分层最大压实厚度应不大于750px;(2)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应小于3m。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路基填筑工艺和质量要求。
理工程师确认。
第773题
1.指出图中A所代表的区段名称和B所代表的工艺名称。 2.针对事件1中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应如何整改?
参考答案:↓
解析:
1.A区段名称:检测区段;B工艺名称:检验签证。
2.事件1施工方案中不合理之处:
(1)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中应增加重型振动压路机;
(2)片石尺寸不宜小于750px;
(3)片石抛填顺序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
(4)有横坡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
3.事件2做法中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高边坡防护应自上而下分级进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4.事件3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堤填筑碾压施工的整改措施:碾压顺序为先两侧后中间;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得小于3m。
参考答案:↓
解析:
1.该段路基地基处理措施有:
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采取换填A、B组填料处理,其余地基在挖沟排水后采用推土机推除松软表土,然后采用压路机反复碾压处理。
2.该段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
路堑表层采用推土机破土,然后分层开挖,采取潜孔钻钻爆和预裂爆破方法,路基填筑采取分层平起法填筑。以挖掘机为主进行装土、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平、压路机碾压,路堤填筑前软弱地基采取换填处理,其他地段采取推表后碾压处理,路基基床采用A、B组填料分层填筑,压路机碾压,基床质量控制采用密实度、孔隙率、地基系数三项指标检测控制。
3.该段路基安全施工控制重点有:
(1)挖方路堑钻爆施工;
(2)高边坡防护施工;
(3)土方运输和装卸车作业;
(4)高路堤两侧边缘处碾压。
4.该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有:
(1)软弱地基的换填质量控制;
(2)路堑边坡稳定性、平顺性控制;
(3)钻爆时岩块粒径控制;
(4)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
参考答案:↓
解析:
1.浆喷搅拌桩的作用原理是:
在搅拌桩机的上下旋转中将喷入的水泥浆与桩体内的泥土充分拌合,搅拌桩体发生化学固结并产生一定的承载力,同时桩间土在桩的限制下也产生一定的承载力,形成复合地基,能够承担路基土体自重和列车荷载。
浆喷搅拌桩的主要施工步骤是:
(1)平整场地;
(2)定位测量;
(3)桩机就位;
(4)向下旋钻至桩底;
(5)边提钻边喷浆边搅拌;
(6)桩头段二次复喷复搅。
2.浆喷搅拌桩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足,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可能在如下几方面:
(1)水泥浆的主要材料水泥不合格;
(2)水泥浆配合比不合适;
(3)水泥浆喷量不足;
(4)搅拌不均匀;
(5)桩头段复搅拌不充分。
3.质量问题出现后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采取侧位补桩的措施解决。
参考答案:↓
解析:
1.主跨钢梁的施工技术方案是:
(1)在18号、19号墩完成后,自墩顶向两侧进行悬拼;
(2)墩顶段拼装后,在钢梁顶部对称安装2台移动吊机,循环提升钢梁杆件;
(3)采用定向扭矩扳手对高强度钢螺栓施拧,采用扭矩系数法控制预紧力;
(4)钢梁出厂前完成二度底漆,一度面漆,拼装完成后施作一度面漆,现场采用长臂式喷漆机喷涂。
2.边跨梁部工程施工步骤及投入的主要机械:
(1)边跨梁部工程施工步骤为:
① 梁场建设;
② 预制梁;
③ 首三孔梁架设;
④ 架桥机拼装;
⑤ 运梁;
⑥ 架桥机架梁;
⑦ 桥面系安装。
(2)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梁场移梁龙门,梁场拌合机,张拉千斤顶,运梁车。
3.T梁预制的质量控制重点有:
(1)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
(2)梁体外形尺寸;
(3)梁体预埋件位置;
(4)梁体防水层质量;
(5)梁体外观质量。
4.该特大桥控制工期的部位和分部工程是:
控制工期的部位有两处,一是特大桥主跨,包括主跨基础、墩身和钢梁架设;二是边跨T梁,包括预制、架设。
第777题
某铁路复线工程两个车站之间的示意图如下,业主要求下行方向先开通。 问题: 1.简述区间轨道拨接有哪些施工工序。 2.图示并说明拨接龙口处的施工步骤。
参考答案:↓
解析:
1.区间有一处换边拨接龙口施工,其施工技术方案是:
(1)龙口以外的新线路基、桥涵、轨道施工;
(2)龙口处的路基帮宽施工;
(3)要点临时封锁线路,快速拨接,电务配合,形成单向施工;
(4)龙口部分的旧线改造,尾工施工,双线开通运行。
2.拨接龙口处的施工进程详见下图:
参考答案:↓
解析:
1.车站施工过渡方案是:
(1)12号道岔预铺插入,铺设(Ⅲ)道延长部分,要点拆除旧岔,12号道岔利用旧岔信号作平移。
(2)行车走(Ⅲ)道形成过渡,9号与12号道岔直股锁闭,侧股开通,(Ⅰ)线,(Ⅱ)线股道区作抬高进行改造施工,(Ⅱ)线两端道岔拆除。
(3)要点临时封锁,9号、12号道岔一次抬高250px。
(4)行车走(Ⅰ)道,(Ⅲ)道封锁,9号与12号道岔直股开通,侧股锁闭。
(5)抬高(Ⅲ)道,恢复(Ⅲ)道行车。
(6)施工过渡完成,其余轨道工程结合车站改造逐步完成。
2.单号道岔铺设方案和作业内容:
(1)1、7、11号道岔采取原位直接铺设方案,其作业内容有铺砟碾压、铺岔枕、铺轨、精细整道(岔)。
(2)3、5号道岔采取滑移插入的铺设方案,其作业内容有预铺道岔、要点封锁、整体滑移、恢复信号连接、精细整道(岔)。
3.临时要点封锁作业程序:
(1)提前1个月递交申请报告;
(2)批准后施工准备;
(3)实施前1h施工单位安全人员驻站;
(4)设置施工标识,封锁作业至完成;
(5)检查线路与信号,解除封锁,移动施工标识牌撤除;
(6)施工人员撤出,驻站人员撤出。
参考答案:↓
解析:
1.应选择的铺架方案是:在接轨站设置制梁场和轨排基地,采用机械化方案铺轨、架梁,铺架前采用汽车运输道砟,提前预铺道床。
原因是:轨道工程和梁部工程规模大,应采取机械化铺架,接轨站有条件设置铺架基地,架构梁运输困难,应该现场制梁,沿线石料丰富,可以就近分散铺设道床。
2.按照经验,平均每天可以架梁3孔,铺轨3km。
计算检验:189÷3+360÷3=183天=6个月,实施工期略小于要求工期,可行。
所以有关施工进度确定如下:
(1)制梁3孔/天,架梁3孔/天;
(2)轨排组装3km/天(包括沿线轨排),正线铺轨3km/天;
(3)站线铺轨2km/天(利用架梁时间,铺轨机返回车站进行站线铺轨)。
3.采取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主要施工步骤是:
(1)焊轨厂焊接长轨条;
(2)运输长轨条;
(3)现场焊接单元轨;
(4)换铺单元轨;
(5)应力放散和无缝线路锁定。
4.装梁龙门、运梁车、架桥机、轨排吊装龙门、轨排运输车、铺轨机。
参考答案:↓
解析:
1.轨道工程宜采用火车运输道砟、区间卸车、人工摊平、机械碾压、人工铺轨、机械化整道的施工方案。因为轨道工程规模不大,不宜采用机械化铺轨,并且公路交通条件较好,容易组织轨料运输。
2.本案例为人工铺轨,其主要施工步骤是:
(1)测量定位,埋设线路桩;
(2)道床道砟铺设;
(3)轨枕道钉锚固;
(4)人工布枕;
(5)人工布轨;
(6)机械化整道。
3.本案例需要的轨道施工机具有:
(1)道钉锚固架;
(2)起道机;
(3)拨道机;
(4)道砟捣固机;
(5)拉轨器(轨缝调节器);
(6)钢轨探伤仪;
(7)锯轨机;
(8)打孔机;
(9)轨道尺等测量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