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铁路施工企业拟参与一铁路工程的投标,为满足招标文件设定的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要求,找到B企业谋求合作,并承诺向其支付5%的费用。B企业综合考虑后同意与A企业合作,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包括:由B企业向A企业提供其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投标所用签章及资料;A企业以B企业名义参与投标,中标后按合同额的5%向B企业支付管理费;A企业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管理,并承担全部责任。
工程中标后,A企业对外以B企业项目经理部的名义与建设单位开展工作并与材料供应商C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对内则以A企业名义进行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管理混乱,发生多起质量事故,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周转困难,致使拖欠C企业材料款。C企业在多次催要无果后将B企业诉至法院。B企业认为:自己与A企业有协议约定,工程是由A企业全面管理实施的,况且前期材料款也是A企业直接向C企业支付的,剩余款项也应由A企业支付,B企业不应被起诉。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分别指出B企业在投标阶段和中标后的行为各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并说明理由。
2.A企业与B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3.C企业起诉B企业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在投标阶段,B 企业的行为属于违法出借资质。理由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 例》规定,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2)中标后,B 企业的行为属于转包行为。理由是:B 企业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和 义务,没有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管理,在收取 5% 的管理费后将全部工程交由 A 企业施工。
2.(1)协议无效。(2)协议的主要内容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双方签订的协议属无效 协议。
3.(1)正确。(2)虽然 A 企业与 C 企业是实质供需关系,但由于供货合同是 A 企业以 B 企业项目经理 部的名义与 C 企业签订的,A 企业行为仅属于表见代理行为,所以 B 企业与 C 企业是供货合 同的法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