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解析:
1.进口宜采取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围岩,台阶法短进尺开挖,锚喷支护紧跟,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的进洞措施。其施工步骤为:(1)小导管注浆;(2)上台阶开挖;(3)隧道拱顶锚喷支护;(4)下台阶开挖;(5)边墙锚喷支护;(6)底部开挖;(7)仰拱施作。
出口宜采取长管棚支护,短进尺开挖,锚喷支护紧跟,尽早成环的技术措施,其施工步骤为:(1)长管棚钻孔、插管、注浆;(2)围岩开挖;(3)格栅架立;(4)混凝土喷射;(5)底部开挖;(6)仰拱施作。
2.采用的施工方案是:
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同时掘进,进口采取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的方法进洞,出口采取长管棚超前支护的方法进洞,洞身采取全断面开挖,锚喷初期支护,有轨出渣,扒渣机装岩、电动车牵引梭矿车运渣,初期压入式通风,后期混合式通风,液压台车进行模筑衬砌。
决定施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
隧道长度、宽度、工期、地质状况。隧道长度与工期决定了隧道需要两头掘进方案,隧道长度、宽度决定了出渣需要采取有轨出渣、混合通风方案,优先考虑出渣方案、通风方案,然后考虑开挖、衬砌方案。
3.该隧道洞身段的主要施工步骤是:
(1)开挖;(2)通风;(3)出渣;(4)支护;(5)仰拱与填充;(6)挂铺防水板;(7)衬砌;(8)沟槽。
4.主要施工安全控制重点列表表述如下:
参考答案:↓
解析:
1.应采取2个作业面掘进。因为1个作业面不能满足工期要求,3个作业面没有必要。2个作业面完全能满足工期要求。
2.应该设在3号特大桥小里程桥头,这样使两端最大运梁距离相差不大且在隧道施工期间可先架设3号特大桥。
3.架梁顺序:先架设3号特大桥,再架设2号特大桥,最后架设1号特大桥。
参考答案:↓
解析:
1.还可以利用车站A、车站C作为临时停放点。理由是:因为车站D关闭后不能使用,而车站A和车站C在铺架达到前可先进行改建,改建后可作为临时停放点。
【分析与提示】
本题主要考察既有线改建施工,需要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车站关闭即车站不再使用。既有线在改建中不能中断行车,因此铺架设备等工程列车可利用既有车站进行列车避让。
2.本标段控制性工程有:站场改建和铺架工程。
【分析与提示】
根据背景资料可知,本标段的路基、桥梁工程量均不大,工期24个月,因此主要是铺架和站改控制工期。
3.工具轨存放区、轨排生产区、存梁区、机修区。
【分析与提示】
本题主要考察大型临时工程中铺架基地内应当具备的主要生产区,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
存梁区、机修区。
参考答案:↓
解析:
1.应选第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既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也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第二种方案虽能保证施工安全,但造价过高;第三种方案能保 证工程质量,也能保证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
2.首先进行线路防护和线路封闭工作;然后采用机械将轨道抬起,掏走一些道砟和路基的土,但不能超挖路基土;挖走道砟和土到设计位置,换铺钢轨;最后是机械整道工作。
3.(1)施工前施工准备工作:①施工单位要与铁路设备管理部门和行车组织部门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明确安全责任;②将施工计划经设备管理部门会签后报请行车组织部门批准,纳入月度施工计划;③施工前,要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特别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工程和隐蔽工程;④施工前应作好营业线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⑤施工用的临时道口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封锁拨接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要点站施工登记本上按施工方案确定的内容登记要点申请。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正确。根据现行规定,工程施工承包单位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确需分包的工程,应在投标文件中载明,并在签订合同中约定。开工后拟将部分工程任务分包给某专业承包商,必须经过建设单位的同意后进行。
2.B公司对本工程中因质量问题返工造成损失负有直接责任,施工总承包企业(A公司)向业主对分包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业主向A公司索赔,A公司向B公司索赔。
3.保证软基处理工程工期的施工措施有:①调整优化剩余工作施工进度计划;②加大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投入量,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③调整工作班制,由每天一班制调整为每天两班制,加快施工进度;④加强劳动力管理;⑤加强施工调度,保证连续作业,提高劳动效率;⑥完善冬雨期施工措施,避免窝工;⑦及时验工计价,保证资金供应。
参考答案:↓
解析:
1.质量控制要点有:
(1)支架基底处理;(2)支架架立与受力检算;(3)支架预压;(4)预拱度设置;(5)预应力管道安装及张拉;(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混凝土浇筑;(8)混凝土养护;(9)支座安装。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支架现浇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2.不妥之处:
(1)转岗劳务人员未进行培训直接上岗。(2)只进行口头技术交底。
整改措施:(1)对上场劳务人员重新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对作业工班重新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对铁路工程劳务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
3.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核对设计文件,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对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中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监理和建设管理单位,应遵循“先申请,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变更设计管理规定相关的知识。根据管理规定:变更设计必须坚持“先批准、后实施,先设计、后施工”原则,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变更设计,严禁违规进行变更设计。解题思路是根据管理规定要求结合背景资料中的相关做法进行判定并加以更正。
4.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1)箱梁施工养护措施采取不当。(2)水泥规格品种选择不当。(3)混凝土拌和水灰比控制不严。
正确做法:(1)夏天温度高,箱体进行覆盖养护,箱室采取降温措施。(2)应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3)严格控制水灰比,降低坍落度波动幅度。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支架现浇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掌握,需要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
参考答案:↓
解析: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应编制下列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基坑防护与基桩开挖工程。
(2)起重吊装工程。
(3)脚手架工程。
(4)高空作业。
(5)水上作业。
(6)道路安全作业。
(7)模板工程。
2.安全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
人员详细书面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不仅应及时、如实向建设单位报告,同时还应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1)该专项施工方案未履行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的程序。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评
估(或分析、检算),经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2)该项目部要求作业班组长在现场监督实施是错误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实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存在质量问题:
(1)片石块偏小,不满足最小粒径应大于375px的要求;
(2)缝隙处砂浆不饱满,可能采用灌浆法施工,未采用挤浆法施工;
(3)挡墙后面路基边坡处存在有膨胀土,填料及填筑不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2.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2)技术负责人未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3)质量计划不完整。
3.不完整。还缺少以下内容:
(1)组织机构;
(2)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
(3)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
(4)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隧道内洞口段合理的施工防排水原则: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应按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进行治水。
理由:水土保护[或(1)村庄、水田,(2)隧道局部地段浅埋,围岩破碎。
2.施工工序中代表的名称:A为初期支护、B为二次衬砌。
3.防水板搭接工序中的C为15;防水板铺设工序中的D为60。
4.根据关系图显示该围岩所处的状态是危险(1级管理)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有:(1)停止掘进(开挖);(2)立即撤人;(3)加强临时支护(临时仰拱、
喷锚支护、钢架、锚杆等);(4)加强监控(量测)。
第790题
(1)根据现场施工经验,给出隧道洞身各级别围岩掘进的进度指标。 (2)计算分别给出 5 个隧道作业队的洞身掘进工期(含施工准备时间)。
参考答案:↓
解析:
1.隧道掘进循环时间、进度指标安排见下表。
2.5个隧道作业队的洞身掘进工期计算如下:
(1)各施工单元的掘进工期计算见下表。
(2)5个隧道作业队的洞身掘进工期分别为:隧道出口作业队掘进工期:包括施工准备、出口段洞口施工、洞身A单元施工。掘进工期为:3+1+4.08=8.08个月。隧道横洞作业队掘进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横洞施工、洞身B单元施工。掘进工期为:3+3+16.65=22.65个月。
隧道1号斜井作业队掘进工期:包括施工准备、1号斜井施工、洞身C或D单元施工(两者比较去大值)。掘进工期为:3+7+14.27=24.27个月。
隧道2号斜井作业队掘进工期:包括施工准备、2号斜井施工、洞身E或F单元施工(两者比较去大值)。掘进工期为:3+6+17.44=26.44个月。隧道进口作业队掘进工期:包括施工准备、进口段洞口及明洞施工、洞身G单元施工。掘进工期为:3+3+18.25=24.25个月。
参考答案:↓
解析:
1.施工组织安排存在问题:
(1)该施工单位采取的并不是正台阶法,下台阶开挖太快;
(2)Ⅳ~Ⅴ级围岩属于软弱围岩,循环进尺太大,违反软弱围岩应“短开挖”的原则;
(3)支护不及时;
(4)衬砌封闭太慢;
(5)在出口段浅埋隧道未采取合理的超前支护和地表预加固措施;
(6)在现场未显示出采取合理科学的监控量测措施,对围岩特别是上拱部施工变形未监控到位。
2.通过冲沟地段,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探测;
(2)在出口段进行地表注浆预加固,提高冲沟处围岩稳定性;
(3)在洞内开挖采取长管棚超前支护或小导管超前支护;
(4)短进尺,弱爆破,减少对围岩扰动;
(5)加强监控量测,观测围岩变形;
(6)加强径向锚喷支护,早封闭,快衬砌。
3.靠近坍塌地段要加强支护,防止再次坍塌伤人;打入管道或通过完好的通风管、主供水管向掌子面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管道向掌子面输送牛奶等食物;侧向钻爆打小洞或从塌方体内掏小洞进入掌子面救人;联系数量足够的120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在营救现场待命抢救伤员。
参考答案:↓
解析:
1.应划分为三个工区;
一工区施工范围为:DK0+000~DK19+400;
二工区施工范围为:DK19+400~DK40+050;
三工区施工范围为:DK40+050~DK59+800。
【分析与提示】
此题考查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分解相关知识的应用。施工任务的分解原则是: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工区安排的施工范围要便于管理,工区的多少要与整体工程相协调,工区的大小应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劳动组织,各区段的工程任务量要尽量均衡,使整体施工进度均衡。针对本工程项目,由于中间有两座隧道,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应以隧道中心为分界进行工区划分。
2.该工区应配备的施工队伍为:1个隧道队;1个桥涵队;2个路基队。
【分析与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合理配置施工队伍资源。根据背景资料可知,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座688m的特大桥,两段路基和岐山1号隧道进口工程。688m的特大桥最多配置1个队伍,隧道只有一个口,只能配置一个队伍,路基有两段按精干高效的原则最多配置两个队伍。
3.施工方案:
岐山1号隧道采用全断面掘进施工方案;
岐山2号隧道采用台阶法掘进施工方案。
【分析与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开挖方法的选用。隧道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应选用不同的开挖工法,对于单线隧道Ⅱ、Ⅲ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级围岩地段可采用台阶法施工。 岐山1号隧道为Ⅲ级围岩可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岐山2号隧道为Ⅳ级围岩,可采用台阶法施工。
4.主要机械设备应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混凝土喷射机、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分析与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隧道工程机械设备的选用和配置。隧道工程机械设备可划分为开挖机械设备、锚喷支护机械设备和衬砌机械设备。开挖机械主要有:风钻、空压机、通风机、装载机、汽车(或有轨矿车);锚喷机械主要有:混凝土喷射机;衬砌机械主要有:衬砌台车、混凝土拌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
5.施工流程为:钻眼→装药放炮→通风→出碴→支护→衬砌。
【分析与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施工工序及施工顺序的掌握。隧道施工是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由多种作业构成,开挖、支护、出砟运输、通风及除尘、防水及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作业缺一不可。总的来说按照开挖、支护两条主线施工。
开挖为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碴的作业循环。
支护为打锚杆→立钢拱架→喷混凝土→衬砌作业循环。
参考答案:↓
解析:
1.本工程的长度为28km,工期16个月,工程类型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的特点,考虑路基的调配方案和隧道出渣的利用,可将工程划分为如下三个施工工区(平面示意图见下图)。
从起点DK26+000到大山隧道入口为一工区,配备路基施工架子一队,负责本工区路基工程,桥涵施工架子一队,负责1号特大桥工程和本区的小桥涵;
大山隧道为二工区,配备隧道施工架子队一个;
从大山隧道出口到终点DK54+000为三工区,配备路基施工架子二队,负责本工区路基工程,桥涵施工架子二队,负责2号特大桥工程和本区的小桥涵。
2.工程(或工序)可以平行施工或顺序施工:土石方工程;小桥涵工程。
必须先后施工:2号桥利用1号桥钢模板,先施工完1号桥,再施工2号桥;先施工完线下工程,才能进行轨道工程施工。
3.为确保铺轨按期通过本标段,应加快施工进度,对重点工程施工组织应该调整如下:
隧道可由原来的单口掘进施工方案修改为进出口双口掘进,以增加施工工作面。
考虑1号桥工程量仅完成45%,2号桥尚未开工,应增加模板按流水作业组织两个桥的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参考答案:↓
解析:
1.本工程规模比较大,因此,应首先将整个铁路项目分解为两个工区;再根据工程项目所包含的不同类别的工程,继续分解为不同的施工单元。每个单元由几个单位工程组成,或由一个较大的单位工程构成。
2.针对本工程的不同施工对象,应采取的施工作业组织形式是:一般几个工区按平行作业组织施工;工区内同一类型的单位工程按流水作业组织施工;单位工程内一个工作面上按顺序作业组织施工。
3.确定不同施工作业顺序的依据是:
(1)统筹考虑各工序之间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2)考虑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要求;
(3)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水文要求,安排施工顺序考虑经济和节约,降低工程成本。
4.进度计划优化调整有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三种方式。
工期优化是以工期合理或缩短工期为目标,使其满足规定的总体要求,对初始网络计划加以调整。一般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者调整分项工程的搭接关系,从而缩短关键线路。压缩关键线路的时间时,会使某些时差较小的次关键线路上升为关键线路,这时需要再次压缩新的关键线路,如此依次逼近,直到达到规定工期为止。
5.当初始网络计划计算工期大于目标工期时,一般应进行工期优化或费用优化;当优化后的网络计划计算工期已经在目标工期内以后,一般还要进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
参考答案:↓
解析:
1.正确的做法:
(1)应当设立钢筋加工场,采用工厂加工半成品,现场绑扎。
(2)乙炔气罐和氧气罐之间存放距离应不小于5m,乙炔气罐和氧气罐与焊接点距离应不小于10m。
(3)碗扣式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取不同长度交错布置。
2.采取的措施:
(1)超前地质预报,查明地质状况。(2)采取帷幕注浆止水。(3)增设泄水导坑。
3.采取的措施:
(1)洞外增设斜井(横洞)。(2)洞内增设迂回导坑。
4.(1)不正确。正确说法是:邀请厂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人员到现场监督验收。
(2)不正确。正确说法是:由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试验单位对设备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查测试,并出具试验报告。
(3)不正确。正确说法是:运动调试采用同步分级方式。
5.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1)按照调度命令上的限速进行行驶。(2)平板车上的料具必须装载加固。(3)运行途中,作业台上不允许有人。(4)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之间的通信必须保持畅通。
第799题 关于路堑开挖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向台阶开挖仅适用于横坡大于1∶10的一般土石路堑
B.黄土路堑截水沟设置应尽量靠近堑顶且距离不大于2m
C.较深半路堑横向开挖宜按每层高度不大于5m分层进行
D.软石路堑在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时可自下而上掏底开挖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