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试题库(1162题)


第1001题 根据刑法理论,犯罪构成要件通常包括( )。


A.犯罪客体

B.犯罪动机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E.犯罪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ACDE


解析: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第1002题 新冠肺炎期间,云南省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马某,拒不遵守防疫政策和交通管控措施,持刀捅刺执行公务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致2人死亡。法院调查中发现,马某5年内实施过其他犯罪行为,存在构成累犯的可能。下列关于马某累犯成立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马某前罪是过失犯罪,因故意杀人罪主观恶性大,可构成累犯

B.如果马某前罪是故意犯罪,因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可构成累犯

C.如果马某前罪实施时未满18周岁,后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可构成累犯

D.如果马某前罪被判处3个月拘役,后罪被判处死刑,可构成累犯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1)罪行种类: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被判刑罚种类: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罪行间隔期: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4)年龄:累犯不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两罪实施时,行为人均应满18周岁方可构成累犯)。


第1003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累犯(  )。


A.不得减刑

B.不得缓刑

C.不得假释

D.应当从重处罚

E.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根据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参考答案:BCDE


解析:(1)选项A:减刑并未排除累犯的适用;(2)选项B: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3)选项C: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4)选项D: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5)选项E: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1004题 下列有关本案涉及罪名的犯罪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B.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C.单位构成本罪的,对单位的负责人应不予处罚

D.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

E.因疏忽而没有进行纳税申报的,同样构成本罪


参考答案:BD


解析:

1)选项AB: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2)选项C: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刑法》规定处罚;(3)选项DE:逃税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因疏忽而没有进行纳税申报的,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1005题 下列有关本案涉及罪名定罪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康达渔业有限公司构成抗税罪

B.康达渔业有限公司构成逃税罪

C.康达渔业有限公司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D.立案后,康达渔业有限公司补缴了部分税款,可不予追求其刑事责任

E.对被告应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参考答案:BE


解析:

1)选项ABC: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应以逃税罪论处;(2)选项D: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3)选项E: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1006题 下列有关田某的刑罚适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缓刑考验期限内,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B.如本案在田某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则应撤销田某的缓刑,实行并罚

C.如本案在田某缓刑考验期满后被发现,则应撤销田某的缓刑,实行并罚

D.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E.田某被并处的1万元罚金,同样适用缓期6个月执行的规定


参考答案:CDE


解析:

1)选项B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漏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依法实行数罪并罚;缓刑考验期届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再实行数罪并罚。(2)选项D: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3)选项E: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1007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本案县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县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B.针对本案一审的抗诉期限为5日

C.县人民检察院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

D.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决定不开庭审理

E.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参考答案:AC


解析:

1)选项B:本案是针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提出的抗诉,抗诉期限应为10日。(2)选项D: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①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②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③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④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3)选项E: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第1008题 小王在15周岁时涉嫌犯抢劫罪,其母亲向律师咨询,律师的下列答复中,不符合刑事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不作为累犯

B.不适用死刑

C.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C


解析: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1009题 甲17周岁时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在审讯过程中主动交代了15周岁时也曾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对甲15周岁时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B.仅对甲17周岁时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C.由于甲未满18周岁,前后两项行为均无须承担刑事责任

D.对前后两项犯罪行为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

行为人已满16周岁后实施了某种犯罪,并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也实施过相同的行为,如果实施的是法定的8种犯罪,则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只能追究已满16周岁以后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1010题 王某和李某同在一湖游泳,李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王某呼救,王某未予理会,也未采取避免措施,最后李某溺亡。在本案中,王某对李某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B


解析:

王某明知“不救即死”而未采取避免措施放任李某溺亡,其主观状态应为间接故意。


第1011题 甲拒绝乙求爱,乙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我不会游泳”;甲说“我帮你吧”,直接将乙推人河中;乙在河中呼救,甲未予理睬,直接离开,终致乙溺亡。在本案中,甲对乙溺亡的主观状态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是明知乙不会游泳,而将其“推入河中”,其主观状态为直接故意。


第1012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有(    )。


A.犯罪客体

B.犯罪目的

C.犯罪动机

D.犯罪地点

E.犯罪主体


参考答案:AE


解析:

犯罪构成必备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第1013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E.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参考答案:CE


解析:

(1)选项A:已满l2周岁不满l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选项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3)选项D:已经满75周岁的人犯罪,要区分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前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后者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1014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B.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属于单位犯罪

C.单位犯罪一般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D.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

E.公司、企业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属于单位犯罪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E:公司、企业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第1015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B.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E.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选项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1016题 17周岁的张某犯抢劫罪,下列对张某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不适用死刑

D.不作为累犯

E.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犯罪时:(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不满18周岁的人:①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②不适用死刑;③不作为累犯;④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⑤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


第1017题 根据刑法理论,犯罪必须具有的特征有(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主观故意性

D.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一般违法性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第1018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禁止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禁止令的期限必须与管制的期限相同

B.禁止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C.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

D.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执行禁止令的活动进行监督


参考答案:C


解析:(1) 选项A错误,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的期限,但不得 少于3个月;(2) 选项BD错误,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 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3) 选项C正确,对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宣布禁止令。


第1019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假释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犯贪污贿赂罪的罪犯适用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

B.对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犯贪污贿赂罪的罪犯,拒不认罪悔罪的,可以假释,一般不予减刑

C.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再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法实行数罪并罚

D.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法实行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B


解析:对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犯贪污贿赂罪的罪犯:(1)适用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2)拒不认罪悔罪的,或者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不予假释,一般不予减刑。


第1020题 甲公司是有资格印制发票的企业,为谋取巨额利润,未经A市税务局批准即私自超量加印普通发票500份。A市税务局工作人员王某在税务检查中发现了该违法行为。但因王某的妻子为甲公司股东,于是王某未将此案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的行为构成(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枉法罪

C.玩忽职守罪

D.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参考答案:A


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