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42题 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时描述,错误的是
A.布洛芬与食物同时服用,吸收量不减少
B.布洛芬与含铝、镁的抗酸药同服,不影响吸收
C.萘普生与碳酸氢钠同服吸收速度加快
D.萘普生与食物同时服用,吸收速度降低
E.萘普生与含铝、镁物质同服,不影响吸收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考查芳基丙酸类药物吸收特点。萘普生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与食物、含铝和镁的物质同服吸收速度降低,与碳酸氨钠同服吸收速度加快。故答案选E。
第1843题 秋水仙碱的特点
A.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和排泄
B.对慢性痛风无效
C.对一般性疼痛有效
D.有抗癌作用
E.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抗炎作用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秋水仙碱抗痛风药,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和排泄。秋水仙碱也属于抗癌药物,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治疗白血病、乳腺癌等。
第1844题 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无效
B.小剂量抑制血栓形成
C.大剂量促进血栓形成
D.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
E.解热作用部位在中枢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A,B,C,E
非甾体抗炎药抗炎作用抑制环氧酶,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解热作用是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
第1845题 下列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属于选择性诱导环氧酶-2抑制药的有
A.尼美舒利
B.阿司匹林
C.吡罗昔康
D.塞来昔布
E.吲哚美辛
参考答案:AD
解析:
选择性COX-2抑制剂代表药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昔康类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的作用强,有一定的选择性。
第1846题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包括
A.解热
B.抗炎、抗风湿
C.镇痛
D.抗血栓形成
E.抗过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包括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小剂量时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其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
第1847题 大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
A.预防心肌梗死
B.预防脑血栓形成
C.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D.风湿性关节炎
E.肺栓塞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不同的剂量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小剂量抗血栓形成,预防血栓形成性疾病;中剂量用于解热、缓解疼痛;大剂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史。故答案选D。
第1848题 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B.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C.降低凝血酶活性
D.激活抗凝血酶
E.增强维生素K1的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生成的PG类产物中,TxA2可诱导血小板的聚集,而PGI2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者是一对天然的拮抗剂。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类的生物合成,使得PGI2和TXA2的生成都减少,而在小剂量时,可以显著减少TXA2而对PGI2水平无明显影响,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因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性疾病。答案选B
第1849题 美洛昔康对环氧酶作用正确的是
A.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l的作用强
B.对COX-1的抑制作用比对COX-2的作用强
C.对COX-l和COX-2的作用一样强
D.仅抑制COX-2的活性
E.仅抑制COX-1的活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A
1,2-苯并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又称昔康类,该类药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的作用强,有一定的选择性。代表药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第1850题 以下关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C.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D.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E.配合物理降温,能将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点。解热镇痛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的合成,抑制产热过程,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到正常水平,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故答案选A。
第1851题 下列不属于双氯芬酸适应证的是
A.急、慢性关节炎
B.癌痛
C.术后疼痛
D.成人及儿童的发热
E.牙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双氯芬酸用于各种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的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对成年人及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双氯芬酸钾起效迅速,可用于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第1852题 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引起恶心、呕吐、胃出血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D.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
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
参考答案:E
解析:
E
乙酰水杨酸:短期服用副作用少;长期大量抗风湿则有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口取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较大剂量口服(抗风湿治疗)可引起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无痛性出血);原有溃疡病者,症状加重。聽2)凝血障碍一般剂量乙酰水杨酸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3)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某些哮喘患者服乙酰水杨酸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4)水杨酸反应:乙酰水杨酸剂量过大(5g/日)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总称为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5)瑞夷(Reye)综合征:据报道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乙酰水杨酸后有发生瑞夷综合征的危险,表现为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宜慎用。
第1853题 不属于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是
A.水杨酸盐或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病史
B.急性胃肠道溃疡
C.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
D.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E.癫痫
参考答案:E
解析:
E
阿司匹林禁忌证:(1)特异质、有过敏史或哮喘病者禁用。(2)妊娠期妇女尽量禁止使用。(3)10岁以下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因偶可诱发瑞氏综合征(症状为肝损害、肝性脑昏迷等),严重者可致死亡。(4)有出血性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者禁用。(5)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者禁用。
第1854题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恶心呕吐
B.嗜睡
C.皮疹、荨麻疹
D.电解质紊乱
E.造血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3.罕见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尤其注意在长期使用时通常伴有血清尿素水平升高和水肿,罕见支气管痉挛。4.有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免隆氏病既往史者,有可能加重病情。5.极罕见造血障碍(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初始症状为发热、咽喉痛、浅表性口腔溃疡、流感样症状、重度疲劳、出现原因不明的瘀伤或出血)可肝病。6.极罕见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包括:面部、舌和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低血压(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或休克)。7.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有出现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报道。8.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布洛芬治疗间有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症状的个别案例,如颈强直、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或意识混乱。
第1855题 下述药物中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抗炎作用很弱的是
A.吲哚美辛
B.匹罗昔康
C.双氯芬酸
D.对乙酰氨基酚
E.布洛芬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中、重度发热;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等,为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的首选药;基本上没有抗炎作用。
第1856题 痛风慢性期可用下列哪种药物维持治疗
A.秋水仙碱
B.丙磺舒
C.尼美舒利
D.塞米昔布
E.吲哚美辛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分期给药。痛风急性发作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缓解疼痛,可选用秋水仙碱。缓解期在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开始抑酸药别嘌醇治疗。慢性期应长期抑制尿酸合成,并用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或丙磺舒。故答案选B。
第1857题 下列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有
A.依托考昔
B.阿司匹林
C.塞米昔布
D.尼美舒利
E.吲哚美辛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择性COX-2抑制剂:代表药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
第1858题 非甾体抗炎药致溃疡或出血的机制包括
A.抑制环氧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作用
B.破坏黏膜屏障,直接损伤胃黏膜
C.抑制血栓素A2,抑制凝血X因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D.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
E.使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本题考查非甾体抗炎药致溃疡或出血的机制。本类药物引起溃痛或出血的机制有:(1)抑制环氧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肠黏膜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黏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减退,使其更易受到传统危险因素(酸、酶、胆盐)的侵害。(2)破坏黏膜屏障,直接损伤胃黏膜,同时减少内皮细胞增生,减少溃疡床血管形成。(3)抑制血栓素A2,抑制凝血X因子和抑制血小板采集。(4)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故答案为ABCDE。
第1859题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抑制粒细胞浸润
B.抑制尿酸生成
C.促进尿酸排泄
D.促进尿酸分解
E.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抗痛风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1)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2)抑制尿酸生成药。(3)促进尿酸排泄药。(4)促进尿酸分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