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81题 强夯处理地基前需将施工场地的地下水位降到夯层面以下()m。
A.0.5
B.1
C.1.5
D.2
参考答案:D
解析:
强夯处理地基:
需将施工场地的积水及时排除,地下水位降低到夯层面以下2m;
施工应控制夯锤落距、次数、夯击位置和夯击范围;
强夯处理的范围宜超出构筑物基础,超出范围为加固深度的-1/3~1/2,且不小于3m;
对地基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有2~4周的间歇期。
第582题 关于强夯处理地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前需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夯层面以下0.5m
B.施工应控制夯锤落距、次数、夯击位置和夯击范围
C.强夯处理的范围不宜超出构筑物基础的范围
D.对地基透水性差、含水率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连续进行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夯处理地基:
需将施工场地的积水及时排除,地下水位降低到夯层面以下2m;
施工应控制夯锤落距、次数、夯击位置和夯击范围;
强夯处理的范围宜超出构筑物基础,超出范围为加固深度的-1/3~1/2,且不小于3m;
对地基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有2~4周的间歇期。
第583题 注浆加固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注浆体强度合格率达不到()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A.70%
B.75%
C.80%
D.85%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浆加固地基:需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具体情况选用浆液材料,并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浆液配合比、施工参数及注浆顺序;浆液应搅拌充分、筛网过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和注浆顺序;地基承载力、注浆体强度合格率达不到8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第585题 关于抗浮锚杆、抗浮桩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宜在地下结构底板混凝土垫层施工前进行抗浮锚杆施工
B.需按设计要求对抗浮桩进行抗压检验
C.抗浮锚杆的防水处理与结构底板防水同时进行
D.抗浮桩桩头锚筋应按设计要求全部伸入地下结构底板
参考答案:D
解析:
采用锚固抗浮法的一般要求
①抗浮锚杆,应采取打入式工艺或压浆工艺;成孔机具符合要求。
②预制抗浮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桩身抗裂性能检验。
③抗浮锚杆、抗浮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抗拔检验。
④抗浮锚杆宜在地下结构底板混凝土垫层完成后进行施工;锚杆防水:将锚杆端头部位锚固体剔凿至密实部位,清除筋材上浮灰或泥浆后,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找平至设计要求的顶部标高,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水层,改性沥青等材料热熔后浇入凹槽内应整平并及时对防水卷材进行热熔粘贴。
⑤抗浮桩桩头锚筋应按设计要求全部伸入地下结构底板,桩头防水和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586题 大型矩形水池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分块浇筑时,单元块养护()d后可以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A.14
B.21
C.28
D.42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型矩形水池为避免裂缝渗漏,设计通常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水池分块(单元)浇筑。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单元)养护42d后,再采用比块(单元)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掺加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注后浇缝带且养护时间不应低于14d,使其连成整体。
第587题 采用两端能拆卸的穿墙止水螺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时,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不宜采用()。
A.端部;圆形
B.中部;圆形
C.端部;方形
D.中部;方形
参考答案:B
解析:
两端能拆卸的螺栓中部应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不宜采用圆形,且与螺栓满焊牢固。
第588题 对跨度不小于()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第589题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
A.C30
B.C35
C.C40
D.C45
参考答案:C
解析:
封锚要求:
a.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b.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c.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第590题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气密性试验的是()。
A.消化池
B.沉淀池
C.沉砂池
D.曝光池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满水试验。消化池满水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第591题 构筑物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池内清理洁净
B.防水层施工完成
C.封锚及保护层喷涂完成
D.防腐层施工完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①编制专项试验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审批合格。
②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与所试验构筑物连接的已建管道、构筑物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③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④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
⑤与构筑物连接的管道、相邻构筑物,应采取相应的防差异沉降的措施;有伸缩补偿装置的,应保持松弛、自由状态。
⑥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⑦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
⑧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⑨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应为合格产品,并经具有合法资质的相关部门检验合格。
第592题 构筑物满水试验时,正确的注水方法是()。
A.相邻两次注水时间间隔不少于48h
B.注水分四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4,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1m
C.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2m
D.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1m
参考答案:C
解析:
池内注水:
向池内注水应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大于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做外观检查和沉降量观测。当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继续注水。
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第593题 排水构筑物满水试验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h。
A.48
B.24
C.12
D.72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位观测:
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测定时间应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第594题 进行满水试验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大于()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h。
A.2.5;24
B.2.5;12
C.2;24
D.2;12
参考答案:C
解析:
池内注水:
向池内注水应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大于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做外观检查和沉降量观测。当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继续注水。
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第595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满水试验合格标准不得超过()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L/(m2·d)。
A.2;3
B.2;2
C.3;2
D.3;3
参考答案:A
解析:
满水试验标准
(1)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渗水量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²·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²·d)。
第596题 构筑物的气密性试验压力宜为池体工作压力的()倍。
A.1.15
B.1.25
C.1.5
D.2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密性试验标准
(1)试验压力宜为池体工作压力的1.5倍。
(2)24h的气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20%。
第597题 关于给水排水处理厂站工程功能性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满水试验
B.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
C.消化池满水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D.对于有防水层的池体,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可不必进行满水试验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满水试验。消化池满水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满水试验是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
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第598题 关于构筑物满水试验水位观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为1/10mm
B.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C.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D.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不允许延长观测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位观测:
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测定时间应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第599题 给水排水厂站工程设备单机试车时,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h。
A.2
B.12
C.24
D.72
参考答案:A
解析:
单机试车要求
(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