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1341题)


第1题 快速路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年。


A.10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2题 城镇道路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是根据()进行划分的。


A.路面材料

B.交通服务功能

C.路面力学性能

D.道路使用功能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可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第3题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规定:以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个等级。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C


解析: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等级。


第4题 城镇道路路面按力学特性分类可分为刚性路面和()。


A.弹性路面

B.柔性路面

C.塑性路面

D.脆性路面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路面力学性能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第5题 沥青道路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


A.稳定层

B.承重层

C.防水层

D.A + B + C


参考答案:B


解析:

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第6题 ()为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次干路

D.支路


参考答案:D


解析:

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

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第7题 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


A.水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高温稳定性

D.抗疲劳


参考答案:A


解析:

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第8题 施工填方路基时,不适用作路基填料的土为(),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A.含有机质细粒土

B.高液限粉土

C.高液限黏土

D.A + B + C


参考答案:D


解析: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第9题 路基断面形式有()。


A.路堤

B.路堑

C.半填半挖

D.A + B + C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第10题 基层材料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来选择。


A.承载能力

B.抗冲刷能力

C.变形协调能力

D.抗弯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

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在冰冻、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特重、重交通的下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类交通等级的下基层以及中、轻交通的基层。

热拌沥青碎石宜用于重交通及以下道路的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中、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及轻交通道路的基层;级配砾石可用于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


第11题 城镇道路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路基。


A.路面

B.面层

C.基层

D.垫层


参考答案:A


解析:

道路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结构层、路基。


第12题 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城市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以下关于垫层说法错误的是()。


A.防冻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B.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C.半刚性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D.半刚性垫层宜采用无机结合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第13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特重交通道路宜选用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B.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

C.中等交通道路宜选择沥青稳定碎石

D.轻交通道路宜选择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第14题 ()不得直接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


A.海砂

B.细度模数 2.5 以上的中砂

C.洁净粗砂

D.磨光值大于 35 的机制砂


参考答案:A


解析:

主要原材料选择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及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级。

(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0mm。

(3)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应符合《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的规定。

(4)外加剂应符合《混凝上外加剂》GB 8076—2008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进行试验,确认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

(6)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应经防腐处理。填缝材料宜用硅酮类、聚氨酯类、树脂类、橡胶沥青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


第15题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


A.排水基层

B.排水垫层

C.防冻基层

D.防冻垫层


参考答案:D


解析: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路基之间的层位,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防冻垫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


第16题 采用轨模式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基层宽度应至少宽出面层()m。


A.0.3

B.0.5

C.0.65

D.1.0


参考答案:D


解析:

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共宽需要乘2。


第17题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分类方法,将城镇道路分为()。


A.快速路

B.次干路

C.环路

D.支路

E.主干路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等级。


第18题 道路路面的基本结构层一般为()三个主要层次。


A.路基

B.路床

C.面层

D.基层

E.垫层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路面结构自下至上由垫层、基层、面层组成。


第19题 面层直接承受汽车车轮的作用并直接受阳光、雨、雪、冰冻等温度和湿度及其 变化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及()。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水稳定性

D.抗疲劳能力

E.抗水损害能力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面层直接承受汽车车轮的作用并直接受阳光、雨雪、冰冻等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疲劳、抗水损害能力;为保证交通安全和舒适性,面层还应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


第20题 城镇道路的划分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 对沿线的服务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快速路主要为交通功能服务

B.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C.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具有服务功能

D.支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

E.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参考答案:BCE


解析:

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

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