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1341题)


第141题 砌筑式挡土墙施工时砌块上下层竖缝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mm,同时 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A.50

B.100

C.150

D.200


参考答案:B


解析:

砌筑式挡土墙施工要点
(1)施工中宜采用立杆、挂线法控制砌体的位置、高程与垂直度。墙体每日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基础变形缝部位。相邻砌筑段高差不宜超过1.2m。
(2)砌块应上下错缝、丁顺排列、内外搭接,砂浆应饱满。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的宽度,对粗料石应不大于20mm,对混凝土预制块应不大于10mm,上下层竖缝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3)砌体的勾缝宜采用凸缝或平缝,浆砌块石的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深。浆砌较规则的块料时,可采用凹缝。勾缝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且不低于M10。对流水和严重冲刷的部位应采用高强度等级砂浆。沉降缝嵌缝板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覆盖、洒水养护7~14d。养护期避免碰撞、振动或挤压砌体。


第142题 按照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可分为()。


A.重力式挡土墙

B.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C.悬臂式挡土墙

D.砌体结构挡土墙

E.柱板式挡土墙


参考答案:ACE


解析:

(1)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2)衡重式挡土墙的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3)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立壁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4)扶壁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墙面板和扶壁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5)带卸荷板的柱板式挡土墙是借卸荷板上部填土的重力平衡土体侧压力的挡土构筑物。
(6)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在岩石或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定的挡土构筑物。
(7)自立式挡土墙是利用板桩挡土,依靠填土本身、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锭块维持整体稳定的挡土构筑物。
(8)加筋土挡土墙是利用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稳定的挡土构筑物。


第143题 自立式(尾杆式)挡土墙挡土板后填料不得采用()。


A.砂类土

B.盐渍土

C.酸性土

D.砾石类土

E.有机质土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挡土板后填料采用砂类土、碎石类、砾石类土,以及符合设计要求的细粒土,不得采用膨胀土、盐渍土、酸性土、有机质土。

在挡土板底部至顶部以下0.5m范围内,填筑不小于0.3m厚的渗水材料作为反滤层


第144题 锚杆式挡土墙由()组成。


A.肋柱

B.拉杆

C.挡板

D.锚杆

E.锚锭块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第145题 加筋土挡墙是()的结合体。


A.肋柱

B.填土

C.拉筋

D.锚杆

E.面板


参考答案:BCE


解析:

加筋土挡墙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


第146题 以下关于挡土墙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B.当挡土墙墙面需立体绿化时,应报设计单位补充防止挡土墙基础浸水下沉的设计

C.基坑边严禁堆土及堆放建筑材料

D.挡土墙基础按设计要求设置结构变形缝

E.应利用卷扬机拉直钢筋,也可使用普通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项B错误。当挡土墙墙面需立体绿化时,应报请建设单位补充防止挡土墙基础浸水下沉的设计。

选项E错误。禁止利用卷扬机拉直钢筋,应使用普通钢筋调直机、数控钢筋调直机调直钢筋。


第147题 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时,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m。


A.0.5

B.1

C.1.5

D.2


参考答案:A


解析:

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
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0.5m。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

(每侧宽0.5m,道路两侧共需超宽填筑1m)


第148题 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路中心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m。


A.0.5

B.1

C.2

D.3


参考答案:A


解析:

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
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0.5m。

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


第149题 人工配合施工时,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m,纵向不得小于()m,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A.2;2

B.2;3

C.3;2

D.3;3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工配合施工
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纵向不得小于3m;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第150题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应 100% 合格。


A.纵断面高程

B.弯沉值

C.中线偏位

D.平整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51题 土方路基修筑前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A.击实试验

B.马歇尔击实试验

C.压实度试验

D.土质检测


参考答案:A


解析:

土方路基修筑前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第152题 路基应分层填筑,逐层压实,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mm。


A.100

B.150

C.200

D.300


参考答案:A


解析: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

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


第153题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率,控制其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 的范围以内。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

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


第154题 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含水率 ±2% 时进行碾压,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确措施的是()。


A.换土

B.晾晒

C.预压

D.洒水


参考答案:C


解析: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

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


第155题 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d 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A.2;5

B.2;7

C.3;5

D.3;7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泥稳定土基层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

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型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道路面层。


第156题 二灰混合料碾压完成采用()养护时,应及时撒嵌丁料。


A.保湿

B.覆盖

C.自然

D.封层


参考答案:D


解析:

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

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第157题 沥青混合料面层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


A.弯沉值

B.宽度

C.平整度

D.中线高程


参考答案:A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58题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


A.90%

B.95%

C.96%

D.98%


参考答案:C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59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模板选择应与()相匹配,模板的制作偏差与安装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A.摊铺施工方式

B.振捣设备类型

C.基层材料与宽度

D.压实机械类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模板选择应与摊铺施工方式相匹配,模板的制作偏差与安装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摊铺前应全面检查模板及钢筋设置的位置、传力杆装置等。

摊铺时,混凝土混合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卸在基层上。卸料时应不使混凝土离析,且应尽可能将其卸成几小堆,便于摊铺,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在铺筑时用铁锹拌均匀,但严禁第二次加水。

摊铺厚度应考虑振捣的下落高度、预留高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0.1~0.25倍。宜采用专业振实设备,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过振。


第160题 水泥混凝土运输时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到场。 以下关于规定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A.混凝土从出料到摊铺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施工组织设计规定

B.混凝土从出料到摊铺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C.混凝土从出料到碾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施工组织设计规定

D.混凝土从出料到碾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混凝土运输
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铺筑完成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规定。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