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1341题)


第161题 铺砌式路面用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A.90%

B.95%

C.80%

D.85%


参考答案:D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62题 关于城镇道路土路基雨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中力量,全面开花,快速施工

B.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

C.填土路基应按 2%~4% 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

D.因雨翻浆地段,用重型压路机重新压实


参考答案:B


解析:

雨期施工措施(基本要求+结构层的要点)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第163题 城镇道路稳定类材料基层在雨期施工中不宜()。


A.摊铺段过长

B.当日摊铺、当日碾压成型

C.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

D.及时开挖排水沟或排水坑,以便尽快排除积水


参考答案:A


解析:

雨期施工措施(基本要求+结构层的要点)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第164题 关于冬期施工的判据,说法正确的是()。


A.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

B.室外日最低气温低于-5℃

C.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

D.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


参考答案:C


解析:

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人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第165题 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养护期进入冬期,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


A.缓凝剂

B.速凝剂

C.减水剂

D.防冻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第166题 冬期施工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低于()时, 严禁受冻。


A.1.5MPa 和 5.0MPa

B.1.0MPa 和 5.0MPa

C.1.0MPa 和 5.5MPa

D.1.5MPa 和 5.5MPa


参考答案:B


解析:

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第167题 下列雨期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中,属于面层施工要求的是()。


A.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

B.应按 2%~3% 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C.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

D.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护


参考答案:D


解析:

雨期施工措施(基本要求+结构层的要点)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第168题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B.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 5℃

C.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可加防冻剂、缓凝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D.水泥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 1MPa 或抗压强度低于 5MPa 时,不得受冻


参考答案:C


解析:

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第169题 冬期施工,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完成。


A.上冻前

B.上冻后

C.夜间

D.起风前


参考答案:A


解析:

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第170题 ()施工时,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


A.冬期

B.雨期

C.春季

D.高温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高温期施工措施
(1)高温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防暑降温物资,注意食堂卫生以及民工宿舍卫生,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2)高温期土方作业时应控制扬尘,增加洒水频率,适当提高回填材料含水量。加强对道路各层的养护。
(3)高温期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早晨、晚间施工。
②加强拌制、运输、浇筑、抹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③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④采用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应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温差不大于12℃,不得采用冰水或冷水养护以免造成骤冷导致表面开裂。
⑤高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适度提前。


第171题 关于道路施工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发现有塌方征兆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修复清理

B.人工配合施工时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C.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时,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 1m

D.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

E.机械与 110kV 架空线路的沿垂直方向最小安全距离为 5.0m


参考答案:BDE


解析:

2.道路施工安全控制
1)机械施工
(1)机械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挖掘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检查挖掘面和机械周围环境状况,与机械操作工密切配合,确保安全;机械运转时,施工人员与机械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站在驾驶员视线盲区;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械驾驶室,不得触碰机械传动机构。挖掘路堑边缘时,边坡不得留有松动土块,防止土块滚落砸伤人。发现有塌方征兆时,应立即将挖掘机械和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带。
(2)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5-1的要求。


2)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
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0.5m。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
3)人工配合施工
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纵向不得小于3m;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4)道路附属构筑物
应根据道路施工总体部署,由下至上随道路结构层施工,分段、分步完成,不得在道路施工中掩埋地下管道检查井。应在检查井周围设置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检查井(室)、雨水口完成后,应立即安装井(室)盖(算),井(室)盖应与各专业管线相一致,不得混用;未安装井(室)盖(算)时,应加设临时盖板,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


第172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指标有()。


A.原材料质量

B.混凝土弯拉强度

C.弯沉

D.混凝土面层厚度

E.构造深度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73题 道路各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选定试验路段,以确定()。


A.压实度

B.机械组合

C.施工时间

D.松铺厚度

E.最佳含水率


参考答案:BD


解析:

技术准备
①道路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应进行施工调查及现场核对,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情况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
②对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试验研究和论证工作。

道路各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选定试验路段,以确定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


第174题 下列关于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石灰稳定土基层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B.水泥稳定材料基层宜在水泥终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

C.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 30cm

D.石灰土基层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 14d

E.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各类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石灰稳定土基层碾压时压实厚度应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率宜在最佳含水率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石灰土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7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b.水泥稳定土基层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型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道路面层。
c.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d.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每层摊铺虚厚度不宜超过30cm。砂砾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集料集中或离析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碾压前应洒水,洒水量应使全部砂砾湿润,且不导致其层下翻浆。碾压过程中应保持砂砾湿润。


第175题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主要质 量控制指标有:原材料质量和()等。


A.基层厚度

B.材料性能试验

C.拌合均匀性

D.压实度

E.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参考答案:DE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76题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


A.集料质量及级配

B.弯沉

C.压实度

D.平整度

E.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第177题 关于高温期施工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高温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

B.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防暑降温物资

C.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多加水

D.加设临时罩棚,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不得洒水养护影响强度增长

E.高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适度延后


参考答案:CDE


解析:

高温期施工措施
(1)高温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防暑降温物资,注意食堂卫生以及民工宿舍卫生,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2)高温期土方作业时应控制扬尘,增加洒水频率,适当提高回填材料含水量。加强对道路各层的养护。
(3)高温期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早晨、晚间施工。
②加强拌制、运输、浇筑、抹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③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④采用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应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温差不大于12℃,不得采用冰水或冷水养护以免造成骤冷导致表面开裂。
⑤高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适度提前。


第178题 道路雨期施工基本要求有()等。


A.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B.按常规安排工期

C.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

D.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E.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雨期施工措施(基本要求+结构层的要点)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第179题 关于路面面层雨期施工条件要求,正确的有()。


A.沥青面层施工应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的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B.沥青面层可以在下小雨时施工

C.水泥路面施工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D.雨期施工准备应以预防为主,掌握施工主动权

E.沥青面层施工现场要支搭简易、轻便工作罩棚,以便下雨时继续完成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雨期施工措施(基本要求+结构层的要点)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第180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如必须进行冬期施工时,应做到()。


A.可加防冻剂,但不可加早强剂

B.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C.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

D.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

E.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0℃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