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1341题)


第641题 城市给水排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前,承包单位应向()提交施工计划。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备供应商

D.设计单位

E.监督单位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城市给水排水处理厂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1)设备安装前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备供应商提交施工计划。
(2)安装前编制安装施工方案,明确安装技术要求。
(3)设备安装前进行基础验收,在建(构)筑物的位置、高程和预埋件、预留洞位置复测合格后,进行设备安装作业。
(4)设备的安装(如滤池滤板等)要保证位置准确、安装精度满足要求、设备与结构间隙处理要求、相关试验等。


第642题 关于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的防渗控裂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合理增配构造筋

B.合理设置后浇带

C.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入模坍落度

D.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优化配合比

E.尽早拆模并及时进行保水养护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控制
(1)从设计角度主要考虑合理增配构造筋、结构断面变化时设计成渐变的过渡形式、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等措施。
(2)施工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②确保模板支架稳固,防止沉陷裂缝的产生;模板接缝处严密平整,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③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减少温度裂缝。
④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独立设置。
⑤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控制内外温差;地下部分结构在拆模后及时回填,控制早期、中期开裂。


第643题 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装配式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预制构件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必须真实、齐全、有效

B.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质量缺陷

C.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D.相邻构件湿接缝及杯口、杯槽填充部位混凝土应密实,无漏筋、孔洞、夹渣、疏松现象

E.安装后的构筑物尺寸、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设计和设备安装及运行的要求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

装配式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预制构件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
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质量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构件安装应位置准确,垂直、稳固;相邻构件湿接缝及杯口、杯槽填充部位混凝土应密实,无漏筋、孔洞、夹渣、疏松现象;钢筋机械或焊接接头连接可靠;安装后的构筑物尺寸、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设计和设备安装及运行的要求。


第644题 关于圆形构筑物缠丝张拉预应力混凝土池体的质量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以及保护层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必须真实、齐全、有效

B.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下料、墩头加工以及环向预应力筋和锚具槽的布置、锚固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C.缠丝时,构件及拼接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

D.缠丝过程中预应力筋发生断裂时将钢丝接好即可

E.保护层砂浆的配合比计量准确,其强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预应力筋(钢丝)粘结紧密,无漏喷、脱落现象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圆形构筑物缠丝张拉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以及保护层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
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下料、墩头加工以及环向预应力筋和锚具槽的布置、锚固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缠丝时,构件及拼接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
缠丝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缠丝过程中预应力筋应无断裂,发生断裂时应将钢丝接好,并在断裂位置左右相邻锚固槽各增加一个锚具
保护层砂浆的配合比计量准确,其强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预应力筋(钢丝)粘结紧密,无漏喷、脱落现象。


第645题 给水排水构筑物雨期施工过程抗浮措施有()。


A.增加池体钢筋所占比例

B.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

C.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D.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E.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雨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雨期施工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水工构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雨,应急时用塑料布或雨布遮盖。
(3)雨后接缝时应凿掉被雨水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受到雨水冲刷或浸泡,使其表面遭到破坏,应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去除至露出下部密实层,再进行修补处理。
(4)雨期施工过程抗浮措施
①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②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地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a.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b.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c.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d.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第646题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块应满足的要求有()。


A.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比常温浇筑时多做两组

B.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

C.为避免受冻,试块应转存至工地养护间进行养护

D.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可作为冬期拆模依据

E.混凝土试块可为确定蓄热养护期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蓄热养护期提供依据。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比常温浇筑时多做两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其中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确定混凝土蓄热养护期限,或用于检验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8d再转入标养28d的强度值。


第647题 关于雨期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雨,应尽快完成浇筑工作

B.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受到雨水冲刷或浸泡,使其表面遭到破坏,应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去除至露出下部密实层,再进行修补处理

C.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D.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期施工过程可不采取抗浮措施

E.雨后接缝时应凿掉被雨水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参考答案:AD


解析:

雨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雨期施工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水工构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雨,应急时用塑料布或雨布遮盖。
(3)雨后接缝时应凿掉被雨水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受到雨水冲刷或浸泡,使其表面遭到破坏,应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去除至露出下部密实层,再进行修补处理。
(4)雨期施工过程抗浮措施
①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②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地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a.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b.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c.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d.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第648题 关于冬期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基土壤受冻,从而避免由于残留冻土层过厚产生不均匀沉降

B.厂站工程的基坑工程不宜在冬期进行回填

C.抗渗混凝土宜避开冬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D.应按规定进行混凝土测温,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E.冬期施工混凝土蓄热法养护可根据施工经验采取保温措施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冬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冬期施工的基础工程,应在上冻之前开挖完成,开挖好的基底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可覆盖阻燃岩棉被。不能在上冻前开挖完成的可采用松土保温措施,其厚度不小于工程所在地区常年冻土深度,待结构施工时,再清除至设计标高。
(2)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基土壤受冻,从而避免残留冻土层过厚产生不均匀沉降。底板结构不能与垫层连续进行的,垫层上的保温材料不应揭去,防止地基受冻而影响承载力。
(3)厂站工程的基坑工程不宜在冬期回填,如必须回填时,应控制回填土中冻土块的粒径及含量,填铺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逐层夯实。
(5)抗渗混凝土宜避开冬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6)混凝土结构宜采取蓄热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7)冬期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温度监测(即6h一次),并做好测温记录。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层数。
(8)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蓄热养护期提供依据。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比常温浇筑时多做两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其中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确定混凝土蓄热养护期限,或用于检验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8d再转入标养28d的强度值。


第649题 高温期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措施有()。


A.高温期浇筑水池,应及时更换混凝土配合比

B.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C.侧模板拆除前可不进行保湿养护

D.应对模板、钢筋和施工机具采用洒水等降温措施,浇筑时模板内应湿润且带少量积水

E.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


参考答案:ABE


解析:

高温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高温期浇筑水池,应及时更换混凝土配合比,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抗渗混凝土宜避开高温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作业面宜采取遮阳措施,并应对模板、钢筋和施工机具采用洒水等降温措施,但浇筑时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侧模拆除前宜采用带模湿润养护。


第650题 关于沟槽开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开挖沟槽的挖深较大时,应按每层3m进行分层开挖

B.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C.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

D.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参考答案:A


解析:

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要点
1)分层开挖及深度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2)沟槽开挖要求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3)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5)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6)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或者小于3m但槽边附近有构筑物、管道、杆线时由施工单位申报开挖支护方案经专家论证签字后实施,必要时由构筑物、管道、杆线产权单位认可后实施。
3)支撑与支护
沟槽开挖支护材料常用圆木桩、木方、木板、钢板桩(含拉森钢板桩、工字钢、H型钢等)、钢管等。拉森钢板桩支护有止水、挡土作用,可用于地下水丰富、土质较差、沟槽较深、沟槽附近有构筑物等的施工区。


第651题 关于沟槽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开挖时,可以直接挖至槽底高程

B.槽底土层为杂填土时,应全部挖除换填

C.沟槽开挖的坡率与沟槽开挖的深度无关

D.无论土质如何,槽壁必须垂直平顺


参考答案:B


解析:

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要点
1)分层开挖及深度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2)沟槽开挖要求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3)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5)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6)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或者小于3m但槽边附近有构筑物、管道、杆线时由施工单位申报开挖支护方案经专家论证签字后实施,必要时由构筑物、管道、杆线产权单位认可后实施。
3)支撑与支护
沟槽开挖支护材料常用圆木桩、木方、木板、钢板桩(含拉森钢板桩、工字钢、H型钢等)、钢管等。拉森钢板桩支护有止水、挡土作用,可用于地下水丰富、土质较差、沟槽较深、沟槽附近有构筑物等的施工区。


第652题 采用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接口时,宜在环境温度()时进行。


A.较低或接近最低

B.较高或接近最高

C.≥10℃

D.温度不限


参考答案:A


解析:

管道安装
(1)管节及管件下沟前准备工作。管节、管件下沟前,必须对管节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排除缺陷,以保证接口安装的密封性。
(2)采用法兰和胶圈接口时,安装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控制上、下游管道接装长度、中心位移偏差及管节接缝宽度和深度。
(3)采用焊接接口时,两端管的环向焊缝处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20%,且不得大于2mm。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缝。
(4)采用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接口时,应选择在当日温度较低或接近最低时进行;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时电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时间控制,挤压焊接时对焊接设备的操作等,必须严格按接头的技术指标和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接头处应有沿管节圆周平滑对称的内、外翻边;接头检验合格后,内翻边宜铲平。
(5)金属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防腐施工和施作阴极保护工程。


第653题 内径800mm,壁厚100mm,材质为钢管的给水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其浸泡时间应不少于()h。


A.12

B.24

C.48

D.72


参考答案:B


解析:

压力管道内注水与浸泡
①应从下游缓慢注入,注入时在试验管段上游的管顶及管段中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
②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浸泡时间要求:
a.球墨铸铁管(有水泥砂浆衬里)、钢管(有水泥砂浆衬里)、化学建材管不少于24h。【非混凝土管】
b.内径大于10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少于72h。【混凝土大管】
c.内径不大于10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少于48h。【混凝土小管】


第654题 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渠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除达到设计要求外,管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应检验合格,可采用()检测渗水量。


A.闭水试验

B.闭气试验

C.外观检查

D.内渗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或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除达到设计要求外,管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应检验合格,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不必进行闭水试验。


第655题 关于给排水管道的功能性试验,试验段的划分应符合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

B.当管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管材时,宜按不同管材分别进行试验

C.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一次试验不可超过3个连续井段

D.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


参考答案:C


解析:

压力管道-管道的试验长度:
①除设计有要求外,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
②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无压管道-管道的试验长度:
①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若条件允许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②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第656题 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确定。


A.机械数量

B.挖斗容量

C.降水类型

D.机械性能


参考答案:D


解析:

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要点
1)分层开挖及深度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2)沟槽开挖要求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3)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5)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6)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或者小于3m但槽边附近有构筑物、管道、杆线时由施工单位申报开挖支护方案经专家论证签字后实施,必要时由构筑物、管道、杆线产权单位认可后实施。
3)支撑与支护
沟槽开挖支护材料常用圆木桩、木方、木板、钢板桩(含拉森钢板桩、工字钢、H型钢等)、钢管等。拉森钢板桩支护有止水、挡土作用,可用于地下水丰富、土质较差、沟槽较深、沟槽附近有构筑物等的施工区。


第657题 在相同条件下,沟槽开挖时()的坡度最缓。


A.中密的碎石类土

B.中密的砂土

C.粉质黏土

D.老黄土


参考答案:B


解析:

沟槽边坡确定

(1)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支撑时,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5.1-2的要求。

【拓展】沟槽边坡确定因素:地质条件和土的类别,坡顶荷载情况,坡面支护情况,开挖深度、地下水等


第658题 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功能性试验包括水压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B.严密性试验包括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C.向管道注水应从下游缓慢注入

D.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即可通水投产


参考答案:D


解析:

D错误。给水管道必须水压试验合格,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经检验水质达标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


第659题 不开槽管道施工,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


A.浅埋暗挖

B.定向钻

C.夯管

D.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


参考答案:D


解析: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目前城市改(扩)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数采用顶管法施工,机械顶管技术获得了飞跃性发展。
②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③小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④顶管施工过河时要保证管顶覆土厚度,预防顶管上浮出现漏水安全质量事故。


第660题 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管道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A.大口径的金属管道

B.塑料管

C.小口径的金属管道

D.钢筋混凝土管


参考答案:C


解析: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目前城市改(扩)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数采用顶管法施工,机械顶管技术获得了飞跃性发展。
②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小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④顶管施工过河时要保证管顶覆土厚度,预防顶管上浮出现漏水安全质量事故。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