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1341题)


第621题 下列工作内容中属于试运行准备工作的有()。


A.成立试运行组织

B.编写并报审试运行方案

C.参加试运行人员培训及考试合格

D.单机试车

E.设备、电器状态检查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准备工作
(1)所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并进行现场清理。
(2)成立试运行组织,责任清晰明确。
(3)编写试运行方案并获准。
(4)参加试运行人员培训考试合格。
(5)设备、电器状态检查。


第622题 关于单机试车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B.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C.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D.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

E.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单机试车要求
(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
(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


第623题 关于联机运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按工艺流程各构筑物逐个通水联机试运行正常

B.先采用手工操作,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后,方可转入自动控制运行

C.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72h

D.监测并记录各构筑物运行情况和运行数据

E.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联机运行要求
(1)按工艺流程各构筑物逐个通水联机试运行正常。
(2)全厂联机试运行、协联运行正常。
(3)先采用手工操作,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后,方可转入自动控制运行。
(4)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24h
(5)监测并记录各构筑物运行情况和运行数据。

选项E属于联合试运行内容。


第624题 关于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用手动或自动启动负荷运行

B.检查、监视各构筑物负荷运行状况

C.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D.停机前应抄表一次

E.检查各台设备是否出现过热、过流、噪声等异常现象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
(1)用手动或自动启动负荷运行。
(2)检查、监视各构筑物负荷运行状况。
(3)不通水情况下,运行6~8h,一切正常后停机。
(4)停机前应抄表一次。
(5)检查各台设备是否出现过热、过流、噪声等异常现象。

选项C属于联合试运行内容。连续试运行期间,开停机不少于3次。


第625题 关于联合试运转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联合试运转应带负荷运行,试运转持续时间不应小于72h,设备应运行正常、性能指标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B.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C.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D.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E.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联合试运行
(1)联合试运转应带负荷运行,试运转持续时间不应小于72h,设备应运行正常、性能指标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3)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4)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选项C属于单机试车内容。


第626题 关于水处理构筑物模板、支架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池壁模板施工时,应设置确保墙体直顺的装置

B.池壁模板施工时,应设置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倾覆的装置

C.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可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D.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


参考答案:C


解析:

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


第627题 为将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对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应从施工和()两方面采取措施。


A.设计

B.勘察

C.监理

D.监督


参考答案:A


解析:

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控制
(1)从设计角度主要考虑合理增配构造筋、结构断面变化时设计成渐变的过渡形式、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等措施。
(2)施工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②确保模板支架稳固,防止沉陷裂缝的产生;模板接缝处严密平整,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③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减少温度裂缝。
④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独立设置。
⑤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控制内外温差;地下部分结构在拆模后及时回填,控制早期、中期开裂。


第628题 盛水构筑物上所有可触及的外露导电部件和进出构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应做(),并可靠接地。


A.并联

B.阴极保护

C.等电位联结

D.漏电保护


参考答案:C


解析:

盛水构筑物上所有可触及的外露导电部件和进出构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并可靠接地。


第629题 在下列采取的混凝土防裂缝技术措施中,不属于设计措施的是()。


A.控制结构断面配筋率,增加构造配筋,提高结构抗裂性能

B.保持结构断面尺寸均匀,结构变化部位采用过渡形式,减少结构应力集中现象

C.设置变形缝,控制裂缝的产生

D.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


参考答案:D


解析:

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控制
(1)从设计角度主要考虑合理增配构造筋、结构断面变化时设计成渐变的过渡形式、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等措施。
(2)施工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②确保模板支架稳固,防止沉陷裂缝的产生;模板接缝处严密平整,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③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减少温度裂缝。
④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独立设置。
⑤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控制内外温差;地下部分结构在拆模后及时回填,控制早期、中期开裂。


第630题 以下关于地基与基础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中,属于基坑开挖的主控项目的是()。


A.锚杆抗拔能力

B.沟槽不得带水回填

C.围护结构安全可靠

D.钢杆件(钢筋、钢绞线等)以及焊接材料、锚头、压浆材料等的材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地基与基础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1)基坑开挖:基底不应受浸泡或受冻;天然地基不得扰动、超挖;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坑边坡稳定、围护结构安全可靠,无变形、沉降、位移,无线流现象;基底无隆起、沉陷、涌水(砂)等现象。
(2)抗浮锚杆:钢杆件(钢筋、钢绞线等)以及焊接材料、锚头、压浆材料等的材质、规格;锚杆的结构、数量、深度;锚杆抗拔能力、压浆强度。
(3)基坑回填: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中不应含有淤泥、腐殖土、有机物,砖、石、木块等杂物;回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沟槽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分层夯实;回填时构筑物无损伤、沉降、位移。


第631题 关于水处理构筑物变形缝的质量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筑物变形缝的止水带、柔性密封材料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B.止水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固定稳固,无孔洞、撕裂、扭曲、褶皱等现象

C.变形缝端面混凝土外观严禁出现质量缺陷

D.变形缝应贯通,缝宽均匀一致


参考答案:C


解析:

构筑物变形缝:

构筑物变形缝的止水带、柔性密封材料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止水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固定稳固,无孔洞、撕裂、扭曲、褶皱等现象;
先行施工一侧的变形缝结构端面应平整、垂直,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密实,止水带与结构咬合紧密;
端面混凝土外观严禁出现严重质量缺陷,且无明显一般质量缺陷;
变形缝应贯通,缝宽均匀一致;
柔性密封材料嵌填应完整、饱满、密实。


第632题 ()施工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A.雨期

B.冬期

C.春季

D.暑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雨期施工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633题 关于雨期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A.雨后接缝时仅需清理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B.在雨期施工时,无须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C.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雨,应及时用塑料布或雨布遮盖

D.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期施工过程可不采取抗浮措施


参考答案:C


解析:

雨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雨期施工开挖基坑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水工构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雨,应急时用塑料布或雨布遮盖。
(3)雨后接缝时应凿掉被雨水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受到雨水冲刷或浸泡,使其表面遭到破坏,应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去除至露出下部密实层,再进行修补处理。
(4)雨期施工过程抗浮措施
①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期施工过程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②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地表水大量涌入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
a.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b.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c.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d.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第634题 冬期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温度监测,并做好测温记录。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参考答案:C


解析:

冬期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温度监测(即6h一次),并做好测温记录。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层数。


第635题 在冬期施工的基础工程,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挖至设计标高,待天气回暖后再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

B.底板结构不能与垫层连续进行施工的,垫层混凝土不必进行覆盖

C.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与常温浇筑时一致,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

D.不能在上冻前开挖完成的可采用松土保温措施,其厚度不小于其地区常年冻土深度,待结构施工时,再清除至设计标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冬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冬期施工的基础工程,应在上冻之前开挖完成,开挖好的基底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可覆盖阻燃岩棉被。不能在上冻前开挖完成的可采用松土保温措施,其厚度不小于工程所在地区常年冻土深度,待结构施工时,再清除至设计标高。
(2)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基土壤受冻,从而避免残留冻土层过厚产生不均匀沉降。底板结构不能与垫层连续进行的,垫层上的保温材料不应揭去,防止地基受冻而影响承载力。
(3)厂站工程的基坑工程不宜在冬期回填,如必须回填时,应控制回填土中冻土块的粒径及含量,填铺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逐层夯实。
(5)抗渗混凝土宜避开冬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6)混凝土结构宜采取蓄热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7)冬期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温度监测(即6h一次),并做好测温记录。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层数。
(8)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块为混凝土拆模和确定蓄热养护期提供依据。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试块组数应比常温浇筑时多做两组,并与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其中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确定混凝土蓄热养护期限,或用于检验拆模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8d再转入标养28d的强度值。


第636题 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结构宜采取蓄热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A.7d

B.14d

C.28d

D.42d


参考答案:B


解析:

冬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6)混凝土结构宜采取蓄热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7)冬期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温度监测(即6h一次),并做好测温记录。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覆盖保温材料层数。


第637题 高温期浇筑水池,应及时更换(),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A.操作工人

B.混凝土配合比

C.混凝土外加剂

D.混凝土拌合用水


参考答案:B


解析:

高温期施工安全质量措施
(1)高温期浇筑水池,应及时更换混凝土配合比,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抗渗混凝土宜避开高温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作业面宜采取遮阳措施,并应对模板、钢筋和施工机具采用洒水等降温措施,但浇筑时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侧模拆除前宜采用带模湿润养护。


第638题 抗浮工程施工期和使用期全过程需对()进行监测。


A.锚杆和抗浮桩的应力、应变

B.抗浮板的横向位移

C.抗浮板的裂缝渗漏

D.基础的变形

E.底层柱的变形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监测方案,在抗浮工程施工期和使用期全过程对锚杆和抗浮桩的应力、应变,抗浮板的竖向变形和裂缝渗漏,基础及底层柱的变形等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639题 当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施工时,应采取()等措施控制侧向挤压对邻近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


A.加大挤密桩间距

B.加大挤密桩长度

C.开挖隔震沟

D.施工隔离桩

E.延长挤密桩施工时间


参考答案:CD


解析:

当处理地基施工采用振动或挤土方法施工时,应采取开挖隔震沟、施工隔离桩等措施控制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第640题 在下列混凝土防裂缝技术措施中,属于设计措施的有()。


A.控制结构断面配筋率,增加构造配筋,提高结构抗裂性能

B.保持结构断面尺寸均匀,结构变化部位采用过渡形式,减少结构应力集中现象

C.设置变形缝,控制裂缝的产生

D.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

E.适当延缓拆模时间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控制
(1)从设计角度主要考虑合理增配构造筋、结构断面变化时设计成渐变的过渡形式、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等措施。
(2)施工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②确保模板支架稳固,防止沉陷裂缝的产生;模板接缝处严密平整,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③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捣工作,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减少温度裂缝。
④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独立设置。
⑤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控制内外温差;地下部分结构在拆模后及时回填,控制早期、中期开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