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62题 沟槽开挖规定,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A.100~200
B.50~100
C.200~300
D.100~150
参考答案:C
解析:
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要点
1)分层开挖及深度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2)沟槽开挖要求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3)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5)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6)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或者小于3m但槽边附近有构筑物、管道、杆线时由施工单位申报开挖支护方案经专家论证签字后实施,必要时由构筑物、管道、杆线产权单位认可后实施。
3)支撑与支护
沟槽开挖支护材料常用圆木桩、木方、木板、钢板桩(含拉森钢板桩、工字钢、H型钢等)、钢管等。拉森钢板桩支护有止水、挡土作用,可用于地下水丰富、土质较差、沟槽较深、沟槽附近有构筑物等的施工区。
第663题 采用敞口式(手掘式)顶管机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的管道。
A.1.0
B.0.3
C.0.5
D.0.2
参考答案:C
解析:
手掘式顶管机施工时需要控制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不少于0.5m。【提示:降水要求的0.5m是通用要求】
第665题 关于刚性管道的沟槽回填,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至0.5m以上
B.刚性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0mm可使用重型压实机具
C.分段回填时相邻段应留直槎
D.回填土最佳含水率为3%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A正确。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的其余部分;无压管道在闭水或闭气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
选项B错误。刚性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选项C错误。相邻段的接槎应呈台阶形。
选项D错误。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
第666题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的计算公式为:B=D0+2×(b1+b2+b3),则D0代表()。
A.管道内径
B.管道外径
C.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D.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经验公式计算确定:
B=D0+2×(b1+b2+b3)。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0----管外径,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
b2—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
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厚度,mm。
第667题 沟槽开挖前编制的沟槽开挖方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A.沟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开挖断面图
B.沟槽形式、开挖方法及堆土要求
C.施工设备机具的型号、数量及作业要求
D.在不良土质地段沟槽开挖时做好护坡措施
E.安管方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1)对有地下水影响的土方施工应编制施工降水排水方案。
(2)沟槽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开挖断面图。
(3)沟槽形式、开挖方法及堆土要求。
(4)无支护沟槽的边坡要求;有支护沟槽的支撑形式、结构、支拆方法及安全措施。
(5)施工设备机具的型号、数量及作业要求。
(6)在不良土质地段沟槽开挖时设置一定的坡度或者用土钉墙、锚喷混凝土做支护,防止土方坍塌,这些都是护坡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沿线管线及建(构)筑物保护措施等。
第668题 关于沟槽开挖过程中支撑与支护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照先撑后挖的原则及时支设支撑
B.条件允许时施工人员可攀登支撑上下沟槽
C.拆除撑板应制定安全措施,配合回填交替进行
D.钢板桩拔除后出现的孔隙,应待其沉降稳定后进行注浆填充
E.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支撑与支护的一般要求
①支护体系、规格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支撑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
③应对支撑体系受力、沟槽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进行监测。雨期及春季解冻时应加大监测频率。
④支撑应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⑤拆除支撑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并应制定拆除支撑的作业要求和安全措施。
⑥施工人员应由安全梯上下沟槽,不得攀登支撑。
⑦拆除撑板应制定安全措施,配合回填交替进行。
⑧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且填实。采用灌砂回填时,非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冲水助沉;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时,宜采取边拔桩边注浆等措施。
第669题 按管道接口形式可分为()。
A.玻璃钢管
B.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C.企口管
D.平口管
E.承插口管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给水排水管道分类
(1)按受力变形可分为:刚性管道和柔性管道。刚性管道主要有:混凝土管;柔性管道主要有:化学塑料管、钢管等。
(2)按管材分为:钢管、球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玻璃钢管、硬聚氯乙烯管(UPVC)、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及其钢塑复合管、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等。
(3)按接口形式可分为: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等。
第671题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敞口式(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的管道
B.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
C.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D.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E.大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目前城市改(扩)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数采用顶管法施工,机械顶管技术获得了飞跃性发展。
②穿越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重要管线和防汛墙等时,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
③小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④顶管施工过河时要保证管顶覆土厚度,预防顶管上浮出现漏水安全质量事故。
手掘式顶管机施工时需要控制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不少于0.5m。
第672题 夯管锤的锤击力应根据()确定。
A.管径
B.施工精度要求
C.安全储备
D.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条件
E.管道长度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夯管锤的锤击力应根据管径、钢管力学性能、管道长度,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夯管法在特定场所有其优越性,适用于城镇区域下穿较窄道路的地下管道施工。
第673题 关于顶管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触变泥浆在输送和注浆过程中应呈胶凝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固结强度
B.中继间的外壳若不拆除,应在安装前进行止水处理
C.应根据土质条件、周围环境控制要求、顶进方法、各项顶进参数和监控数据、顶管机工作性能等,确定顶进、开挖、出土的作业顺序和调整顶进参数
D.顶进过程纠偏应遵循“勤纠偏、快纠偏、微纠偏”的原则
E.为增强顶管机顶进钢管的纠偏能力,宜采用多铰接式顶管机或在顶管机尾部增设活络节
参考答案:CE
解析:
选项A错误。触变泥浆应搅拌均匀,并具有下列性能:
a.在输送和注浆过程中应呈胶状液体,具有相应的流动性。
b.注浆后经一定的静置时间应呈胶凝状,具有一定的固结强度。
c.管道顶进时,触变泥浆被扰动后胶凝结构破坏,但应呈胶状液体。
d.触变泥浆材料对环境无危害。
选项B错误。拆除中继间时,应具有对接接头的措施;中继间的外壳若不拆除,应在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
选项D错误。管道顶进过程中,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
第674题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等进行确定。
A.可用的施工机械
B.周围环境
C.现场条件
D.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E.现有的施工队伍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675题 进行浅埋暗挖施工方案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
A.适合于所有地层
B.工程设计(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埋深、长度)
C.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D.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安全
E.技术经济比较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浅埋暗挖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管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埋深、长度)、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安全等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在城区地下障碍物较复杂地段,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管(隧)道是较好的选择。
第676题 压力管道试验准备工作包括()。
A.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B.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C.完成管道回填
D.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E.做好管道的强度检查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准备工作
①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开槽施工管道顶部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②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③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④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等疏导方案。
第677题 管道闭气试验的适用条件有()。
A.适用于任何管道
B.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严密性试验
C.试验时,地下水位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D.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E.下雨时可以进行闭气试验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闭气试验:
①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的严密性试验。
②闭气试验时,地下水位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③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第678题 关于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A.压力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B.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只能采用闭水试验而不能采用闭气试验
C.管道严密性试验,宜采用注水法进行
D.注水应从下游缓慢注入,在试验管段上游的管顶及管段中的高点应设置排气阀
E.当管道采用两种(或多种)管材时,宜按不同管材分别进行试验
参考答案:DE
解析:
选项A错误。给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试验包括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压力管道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阶段;试验合格的判定依据分为允许压力降值和允许渗水量值,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项值或同时采用两项值作为试验合格的最终判定依据。
选项B错误。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
选项C错误。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进行实际渗水量测定时,宜采用注水法进行。
第679题 沟槽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以下关于地基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槽底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
B.槽底超挖后遇地下水时,可采用黏土回填夯实
C.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可清理基底碎渣后,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D.柔性管道地基处理可采用砂桩基础
E.原状地基为坚硬土层时,可直接作为管道基础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地基处理
(1)管道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
(2)槽底局部超挖或槽底地层承载力不足时,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槽底地基土壤含水率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3)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宜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宜填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4)设计要求换填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要求。
(5)柔性管道地基处理宜采用砂桩、搅拌桩等复合地基。
(6)灰土地基、砂石地基和粉煤灰地基施工前必须按5.1.1中5.2)(1)的要求执行。
(7)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或回填粒径10~15mm的砂石并夯实。
(8)原状地基为岩石或坚硬土层时,管道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其厚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9)非永冻土地区,管道不得铺设在冻结的地基上;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地基冻胀。
第680题 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的管道有()。
A.污水管道
B.雨污合流管道
C.设计无要求时,单口水压试验合格的玻璃钢无压管道
D.设计无要求时,单口水压试验合格的预应力混凝土无压管道
E.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