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史真题(1317题)


第741题

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α=1)的药物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完全激动药。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α=1),如吗啡。


第742题

对受体亲和力高、结合牢固,缺乏内在活性(α=0)的药物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拮抗药。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故不能产生效应。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牢固,解离速度慢,或与受体形成不可逆的结合而引起受体构型的改变,阻止激动药与受体正常结合。


第743题

属于肠溶性高分子缓释材料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薄膜包衣材料。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L和S型,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和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等。


第744题

属于水溶性高分子增稠材料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水溶性高分子增稠材料。包括明胶,CMC,聚乙烯醇(PVA),右旋糖酐,聚维酮(PVP)等。【该知识点已删除】


第745题

属于不溶性骨架缓释材料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溶性骨架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乙基纤维素(EC),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


第746题

含有3,5-二羟基戊酸和吲哚环的第一个全合成他汀类调血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调节血脂药。

氟伐他汀是第一个通过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用吲哚环代替洛伐他汀中的双环,并将内酯环打开与钠成盐后得到氟伐他汀钠。

【考点延展】


第747题

含有3-羟基-δ-内酯环结构片段,需要在体内水解成3,5-二羟基戊酸,才能发挥作用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调节血脂药。

辛伐他汀在洛伐他汀六氢萘环的侧链上多了一个甲基,使其亲脂性略有提高,活性比洛伐他汀略高,也具有内酯结构,也是属于前药在体内水解为3,5-二羟基戊酸后起效。


第748题

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肌痛或模纹肌溶解症的不良反应,因该不良反应而撤出市场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调节血脂药。

西立伐他汀由于引起横隔肌溶解,导致病人死亡的副作用而撤市。


第749题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新分类方法,抗生素引起的肠道内耐药菌群的过度生长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知识点已删除】


第750题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新分类方法,注射液中微粒引起的血管拴塞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知识点已删除】


第751题

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具有定的部位特异性,其主要吸收方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752题

细胞外的K+及细胞内的Na+可通过Na+,K+-ATP酶逆浓度差跨膜转运,这种过程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753题

服用异烟肼,慢乙酰化型患者比快乙酰化型患者更易发生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变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人群中乙酰化转移酶分为快乙酰化型和慢乙酰化型,中国人和日本人多为快乙酰化型,白种人多为慢乙酰化型;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有不同,如服用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白种人易致多发性神经炎,黄种人易致肝损害。


第754题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易发生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变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某些个体对药物产生不同于常人的反应,与其遗传缺陷有关,称为特异质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服用伯氨喹、磺胺类、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者不能服用硝酸酯类和磺胺类药物。


第755题

生物利用度最高的给药途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给药的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血管内给药无吸收过程,静脉注射生物利用度100%。


第756题

一次给药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给药途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给药的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有吸收过程。皮内注射将药物注射到真皮中,吸收差,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注射量在0.2ml以内。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一些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第757题

合用两种分别作用于生理效应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的激动药,产生的相互作用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增敏作用:是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如钙增敏药。

脱敏作用:是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减弱。如长期应用受体激动剂使受体数目下调,敏感性降低,只有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

相加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生理性拮抗:是指两个激动药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

药理性拮抗:是指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剂与其结合。


第758题

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药与其结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增敏作用:是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如钙增敏药。

脱敏作用:是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减弱。如长期应用受体激动剂使受体数目下调,敏感性降低,只有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

相加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生理性拮抗:是指两个激动药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

药理性拮抗:是指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剂与其结合。


第759题

属于主动转运的肾排泄过程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肾排泄。 

肾小管分泌是一个主动转运过程,要通过肾小管的特殊转运载体。

药物通过肾小球膜的滤过过程是被动转运。

肾小管重吸收指被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通过肾小管时药物重新转运回到血液的过程。肾小管重吸收分为主动重吸收与被动重吸收(为主)。

药物从血液向胆汁排泄时,首先由血液进入肝细胞并继续向毛细胆管转运。胆汁排泄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

肠-肝循环系指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现象。


第760题

可能引起肠肝循环的排泄过程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胆汁排泄及其他途径排泄。

药物从血液向胆汁排泄时,首先由血液进入肝细胞并继续向毛细胆管转运。胆汁排泄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

肠-肝循环系指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中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现象。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