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历史真题(1800题)


第481题 “健忘”属于( )。


A.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B.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C.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参考答案:B


解析:健忘属于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这种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心理活动体现的。它的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第482题 对于咨询过程中出现的沉默,正确的理解是( )。


A.沉默可能是求助者进行探索、表达时的停止

B.沉默一定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故意刁难

C.求助者的沉默多数是咨询师引起的

D.咨询师必须想方设法主动打破沉默


参考答案:A


解析:沉默是指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求助者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沉默可能是求助者进行探索、表达时的停止表达准确,其他BCD表达不准确。


第483题 求助者由于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的沉默是( )。


A.怀疑型

B.思考型

C.情绪型

D.反抗型


参考答案:C


解析:情绪型沉默,由求助者的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就像求助者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例如当谈论自己不愿谈及的话题时,沉默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我不愿涉及这个话题”“我不想呆在这儿了”。


第484题 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多话,并且目的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这种多话类型是( )。


A.癔症型

B.表白型

C.表现型

D.宣泄型


参考答案:D


解析:宣泄型的多话,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


第485题 情感表达是( )技术的形式之一。


A.自我开放

B.内容反应

C.情感反应

D.具体化


参考答案:A


解析: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解释都属于自我开放技术的形式之一。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


第486题 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事、说某话,这种技术是( )。


A.解释

B.面质

C.释义

D.指导


参考答案:D


解析:指导技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第487题 咨询过程中无论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 )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A.内容反应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内容表达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参考答案:A


解析:无论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内容反应技术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第488题 当求助者在表达问题时出现“问题模糊、过分概括”的情况时,咨询师需要使用( )。


A.内容反应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内容表达技术

D.指导技术


参考答案:B


解析:有时求助者表达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事情经过,或者自己也搞不清事情是怎样的、自己究竞是怎么思考的,其体验到的感觉就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此时咨询师应该使用具体化技术使之明确上述问题。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第489题 内容反应一定是在( )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A.倾听

B.解释

C.鼓励

D.面质


参考答案:A


解析:内容反应、情感反应都一定是在倾听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第496题 (案例三)求助者,男,26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 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本案例中A是( )。


A.摔手机和电脑

B.愤怒

C.自己一无是处

D.失恋


参考答案:D


解析:“理性情绪疗法”, 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ABC理论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本案例中失恋是求助者的刺激事件。




第499题

(案例三)求助者,男,26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主观推断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C


解析:

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的看法发展到对人的看法。离婚这件事,上升到了对自己这个人的结论,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属于过分概括化不合理信念。


第500题 (案例三)求助者,男,26岁。两个月前,求助者刚刚从失业的打击下恢复过来,与之相恋四年的女友又向他提出分手,迅速嫁给了一名富家子弟。求助者内心非常痛苦,感到异常愤怒和悲哀,摔了手机和电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认为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自己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遇到真爱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十足的失败男人。求助者觉得自己对女友那么好,她现在却这样对我,其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个性化

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参考答案:A


解析: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求助者觉得自己对女友那么好,女友就应该同样好的对待自己,属于绝对化的要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