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01题
建筑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往往容易发生事故,对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造成伤害。下列事故类型中,不属于建筑业易发多发的事故类型是( )。
A.高处坠落
B.触电
C.中毒窒息
D.物体打击
参考答案:C
解析:
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事故5个类别。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A.住宅楼工程,其基坑开挖深度为4m
B.住宅楼工程,采用人工扩孔桩,开挖深度为14m
C.餐厅工程,建筑高度为21m,计划搭设高23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作为结构施工期间的防护架体
D.住宅楼工程,建筑高度45m,底层搭设高度2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20m以上搭设悬挑脚手架至封顶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上述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 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选项中为悬挑式脚手架,架体高度21m,大于规定值20m,因此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第703题
为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需要对不安全区域加强安全防护。下列针对施工现 场的井、洞、沟、坎等临边危险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设置围挡
B.设置盖板
C.设置夜间警示灯
D.设置禁入标志
参考答案:D
解析:
施工现场的孔、洞、口、沟、坎、井以及建筑物临边,应当设置围档、盖板和警示标志,夜间应当设置警示灯。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第704题
模板的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能承受作用于模板结构上的所有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在可能产生的荷载中,应选择最不利的组合验算模板整体结构,以及构件、配件的强度、刚度和( )。
A.高度
B.宽度
C.组合性
D.稳定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择最不利的组合验算模板整体结构和构件及配件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第705题
当用扒杆与多台卷扬机联合吊装大型设备时,要保证设备上各吊点受力大致均匀, 避免设备变形。多台卷扬机联合吊装大型设备时,主要应保证各卷扬机的( )相同。
A.距离
B.形式
C.速度
D.固定方式
参考答案:C
解析:
(2)用扒杆吊装大型设备时多台卷扬机联合操作时,各卷扬机的卷扬速度应相同,要保证设备上各吊点受力大致趋于均匀,避免设备变形。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706题
当采用控制爆破拆除建筑物时,必须经过爆破设计,除对引爆物、用药量、爆破程序进行严格计算外,还需进行计算的是( )。
A.建筑平面
B.起爆点
C.建筑面积
D.周围环境
参考答案:B
解析:
采用控制爆破拆除工程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必须经过爆破设计,对起爆点、引爆物、用药量和爆破程序进行严格计算;
(2)爆破材料严格分类存放在安全的库房内;
(3)要严格进行保管、领取、使用爆炸材料登记手续。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707题
建筑施工中钢丝绳的使用频率较高。《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对同一根钢丝绳上的绳卡数量、方向、间距、绳头长度等作了明确规定。针对直径为9.3mm 的钢丝绳,下列绳卡固接方式中,错误的是( )。
A.绳卡数量3个
B.绳卡间距75mm
C.绳卡方向正反交错布置
D.绳头长度140mm
参考答案:C
解析:
绳卡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1)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形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太大不易卡紧绳子。
(2)使用时,要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为止。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卡在钢丝绳受力后要进行第二次拧紧,以保证接头的牢靠。如需检查钢丝绳在受力后,绳卡是否滑动,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绳卡来进行。安全绳卡安装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将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
(3)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形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4)钢丝绳采用绳卡固接时,数量不得少于3个,最后一个卡子距绳头不得小于0、14米。绳卡夹板应在受力的一侧“U”形螺栓须在钢丝绳尾端,不得正反交叉。卡子应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1/3左右。绳卡固定后,待钢丝绳受力后应再次紧固。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708题
某酒店综合改造工程,需要从2层顶板布设工字钢梁用于搭设悬挑式钢管扣件脚 手架,施工单位编制了悬挑脚手架方案。下列关于脚手架方案应计算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对悬挑钢梁的抗弯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进行计算
B.应对悬挑钢梁的抗弯强度、整体稳定性和硬度进行计算
C.应对悬挑钢梁的抗拉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进行计算
D.应对悬挑钢梁的抗拉强度、整体稳定性和硬度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A
解析:
悬挑脚手架。它不直接从地面搭设,而是采用在楼板墙面或框架柱上以悬挑形式搭设。按悬挑杆件的不同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Ø48mm×3.5mm的钢管,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悬出在外面,在这个悬挑杆上搭设脚手架,它的高度应不超过6步架;另一种是用型钢做悬挑杆件。搭设高度不超过20步架(总高20~30m)。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A
解析:
(1)临边作业的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他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为临边防护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为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710题
为确保用电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所用线缆采用一定的颜色标记来区分。针对 相线Ll、L2、L3, N线,PE线,与其相对应的线缆颜色,排列正确的是( )。
A.黄,红,绿,淡蓝,绿/黄双色
B.黄,绿,红,淡蓝,绿/黄双色
C.黄,绿,红,绿/黄双色,淡蓝
D.绿,红,黄,绿/黄双色,淡蓝
参考答案:B
解析:
《GB2681-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中规定:L1黄,L2绿,L3红,零线N为蓝色,地线PE为黄绿。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八章《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711题
2013年8月,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三氧化硫管线上的视镜超压破裂,气态三氧 化硫泄漏,现场2人被灼伤。三氧化硫致人伤害,体现了危险化学品的( )。
A.腐蚀性
B.燃烧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险化学品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712题
油品罐区火灾爆炸风险非常高,进入油品罐区的车辆尾气排放管必须装设的安全 装置是( )。
A.阻火装置
B.防爆装置
C.泄压装置
D.隔离装置
参考答案:A
解析: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713题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事故多发。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对运输工具、运输方法有 不同要求。下列各种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电瓶车运输爆炸物品
B.用翻斗车搬运液化石油气钢瓶
C.用小型机帆船运输有毒物品
D.用汽车槽车运输甲醇
参考答案:D
解析:
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714题
2012年4月23日,某发电公司脱硝系统液氨储罐发生泄漏,现场操作工人立即向公司汇报,并启动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的正确步骤是( )。
A.佩戴空气呼吸器——关闭相关阀门——打开消防水枪
B.打开消防水枪——观察现场风向标——佩戴空气呼吸器
C.观察现场风向标——打开消防水枪——关闭相关阀门
D.关闭相关阀门——佩戴空气呼吸器——打开消防水枪
参考答案:A
解析:
氨气会使人中毒,应首先佩戴空气呼吸器。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715题
工业生产中有毒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可经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造成伤害。进入现场的人员应配戴合适的呼吸道防毒劳动保护用具。按作用机理,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 )。
A.全面罩式和半面罩式
B.过滤式和隔离式
C.自给式和隔离式
D.电动式和人工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A.停止进料
B.停止反应
C.停止搅拌
D.停止降温
参考答案:A
解析:
反应釜的搅拌和温度应有检测和连锁装置,发现异常能自动停止进料。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化工事故主要类型。
第717题
化工装置停车过程复杂、危险性大,应认真制定停车方案并严格执行。下列关于停车过程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卸压要缓慢进行直至压力降至零
B.高温设备应快速降温
C.装置内残存物料不能随意放空
D.采用关闭阀门来实现系统隔绝
参考答案:C
解析:
停车操作及注意事项
停车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按停车方案确定的停车时间、停车程序以及各项安全措施有秩序地进行停车。停车操作及应注意问题如下:
(1)卸压
系统卸压要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应注意压力不得降至零,更不能造成负压,一般要求系统内保持微弱正压。在未做好卸压前,不得拆动设备。
(2)降温
降温应按规定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高温设备不能急骤降温,避免造成设备损伤,以切断热源后强制通风或自然冷却为宜,一般要求设备内介质温度要低于60℃。
(3)排净
排净生产系统(设备、管道)内贮存的气、液、固体物料。如物料确实不能完全排净,应在“安全检修交接书”中详细记录,并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排放残留物必须严格按规定地点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放空或排入下水道,以免污染环境或发生事故。
停车操作期间,装置周围应杜绝一切火源。
停车过程中,对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要随时做好记录;对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的关键性操作,要采取监护制度。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五节:检修安全。
第718题
化工装置检修涉及大量动火作业。为确保动火作业安全,应落实有关安全措施。 下列关于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火地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B.高处动火要落实防止火花飞溅的措施
C.停止动火不超过1小时不需要重新取样分析
D.特殊动火分析的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参考答案:C
解析:
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30 min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五节:检修安全。
第719题
化工厂厂区一般可划分为6个区块:工艺装置区、罐区、公用设施区、运输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区。下列关于各区块布局安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方便事故应急救援,工艺装置区应靠近工厂边界
B.运输装卸区应设置在工厂的下风区或边缘地区
C.为防止储罐在洪水中受损,将罐区设置在高坡上
D.公用设施区的锅炉、配电设备应设置在罐区的下风区
参考答案:B
解析:
工艺装置区应该离开工厂边界一定的距离,而且应该集中分布,故A项错误;罐区应设在地势比工艺装置区略低的区域,决不能设在高坡上,故C项错误;锅炉设备和配电设备可能会成为引火源,应该设置在易燃液体设备的上风区域,故D项错误。
第720题
泵是化工装置的主要流体机械。泵的选型主要考虑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下列 关于泵选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屏蔽泵输送苯类物质
B.采用防爆电机驱动的离心泵输送易燃液体
C.采用隔膜式往复泵输送悬浮液
D.采用普通离心泵输送胶状溶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泵是化学工业等流程工业运行中的主要流体机械。泵的安全运行涉及流体的平衡、压力的平衡和物系的正常流动。选用泵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一般溶液可选用任何类型泵输送;悬浮液可选用隔膜式往复泵或离心泵输送;黏度大的液体、胶体溶液、膏状物和糊状物时可选用齿轮泵、螺杆泵或高黏度泵;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可选用屏蔽泵;输送易燃易爆的有机液体可选用防爆型电机驱动的离心式油泵等。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九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第二节:化工事故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