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21题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把毛坯加工成需要零件的设备。加工过程中,各运 动部件、各种飞出物等都会带来危险。下列关于防止金属切削机床常见事故的 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工细长件时尾部安装托架
B.将被加工件装卡牢固
C.应用电压24V的床头照明灯
D.戴线手套操作车床
参考答案:D
解析:
金属切削机床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1)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2)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
(3)用专用工具,带护目镜。
(4)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5)零部件装卡牢固。
(6)及时维修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7)选用合格砂轮,装卡合理。
(8)加强检查,杜绝违章现象,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的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A.压缩空气在橡胶软管内高速流动
B.甲苯在塑料软管内高速流动
C.工作人员在现场走动
D.空压机合闸送电压缩空气在橡胶软管内高速流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油品在管道中流速过快会产生静电。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的第四节: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A.全面清扫
B.加箱体保护
C.连同电源线全部拆除
D.更换开关箱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开关板存在多处安全隐患,且已经停用,应该拆除。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第724题
低压架空线允许跨越建筑物,但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下列关于低压架空线跨越建筑物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A.低压架空线路跨越建筑物必须取得相关部门同意
B.被架空线路跨越的建筑物的屋顶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作
C.被架空线路跨越的建筑物内不得存在爆炸危险区域
D.架空线路导线离屋顶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lm
参考答案:D
解析:
架空线路导线离屋顶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5m.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第725题
起重机械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等,一般具有高大和比较复杂的机构,事故的类型也多样化。上述起重机都容易发生的事故是( )。
A.倾翻事故
B.折臂事故
C.断绳事故
D.重物坠落
参考答案:D
解析:
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汽车起重机易发生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易发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易发生脱轨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机易发生安装事故等。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第一节: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A.压力保养
B.湿法保养
C.充气保养
D.真空保养
参考答案:D
解析:
(2)停炉保养。锅炉停炉以后,本来容纳水汽的受热面及整个汽水系统,依旧是潮湿的或者残存有剩水。由于受热面及其他部件置于大气之中,空气中的氧有充分的条件与潮湿的金属接触或者更多地溶解于水,使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加剧。另外,受热面的烟气侧在运行中常常黏附有灰粒及可燃质,停炉后在潮湿的气氛下,也会加剧对金属的腐蚀。实践表明,停炉期的腐蚀往往比运行中的腐蚀更为严重。
停炉保养主要指锅内保养,即汽水系统内部为避免或减轻腐蚀而进行的防护保养。常用的保养方式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和充气保养。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第二节: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第727题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液压系统中,由于超载或者油缸到达终点油路仍未切断,以及油路堵塞引起压力突然升高,造成液压系统损坏。为控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系统中必须设置( )。
A.安全阀
B.切断阀
C.止回阀
D.调节阀
参考答案:A
解析:
安全阀可以在超过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打开泄压,在压力低于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关闭,使压力不会降低。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第728题
起重机起吊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时,起重机司机应当在吊 运前检查制动器,并进行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正确的试吊方法是以( )进行。
A.小高度、长行程
B.大高度、短行程
C.大高度、长行程
D.小高度、短行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第三节: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第729题
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其受热后所发生的燃烧过程也不同,大多数可燃物 质的燃烧并非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气在气相中的燃烧。下列关于液体可燃物燃烧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分解——气化——燃烧
B.燃烧——气化——氧化分解
C.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D.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参考答案:D
解析:
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第730题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不论是高温 还是强热辐射,都会对机体产生热作用,影响机体的热平衡。下列关于高温作业防护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自动化操作,使工人远离热源
B.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
C.采用自然通风进行降温
D.提供含盐清凉饮料
参考答案:B
解析: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
(1)对于高温作业,首先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是改善高温作业条件的根本措施。如钢水连珠、轧钢及铸造等生产自动化可使工人远离热源;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作业,利用自然通风,尽量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对热源隔离等。
(2)隔热
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可利用水来进行。
(3)通风降温
通风降温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4)保健措施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暑季供应含盐的清凉饮料是有特殊意义的保健措施。
(5)个体防护
使用耐热工作服等。低温的防护,要防寒和保暖,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使用。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五章《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的第四节: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
第731题
在机械设备旋转轴上的凸起物可能造成人体接触成衣物缠绕,下列机械安全防护装置中,适用于具有凸起物的旋转轴的是( )。
A.护套或防护置
B.开口式防护置
C.固定式防护罩
D.移动式防护罩
参考答案:C
解析:
具有凸起物的旋转轴应利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封闭。
第732题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规定了危险品生产区内部距离的计算方法和最小内部距离要求,下列针对危险品生产区最小内部距离的要求中,不符合该标准的是( )。
A.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建(构)筑物与厂区内水塔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50m
B.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建(构)筑物与地下消防水池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50m
C.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建(构)筑物与半地下消防水池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50m
D.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建(构)筑物与厂区内水泵房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50m
参考答案:B
解析:
5.2.7危险品生产区内1.1级建(构)筑物与公用建(构)筑物的内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厂区内办公室、食堂、汽车库、锅炉房、独立变电所、水塔、水泵房、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建筑物的内部距离,应按本标准第5.2.2条或第5.2.3条的要求计算后至少再增加50%,且不应小于50m;
与半地下式消防水池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50m,与地下式消防水池的内部距离不应小于30m。
第733题
机械设备安全包括机械产品安全和机械使用安全和机械使用安全应通过直接、间接、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等途径实现,改变机器设计或优化性能属于( )。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B.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C.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参考答案:A
解析:
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应按下列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即“三步法”。
第一步: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也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步:安全防护措施,也称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步:使用安全信息,也称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
第734题
电气引燃源包括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等,下列用电情形中,能产生危险温度的是( )。
A.电气线路的锡焊接头过大
B.运行中的电动机风道堵塞
C.运行中的变迁器瞬时过载
D.运行中的接触器线圈断路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重过载或长时间过载都会产生危险温度,故 C 选项错误。电气设备的散热或通风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危险温度。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会增加接触电阻导致危险温度;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振动而松动也会导致危险温度;故 A 错误。
第735题
危险化学品是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或其他化学品,相对普通化学品有显著不同的危险特性,下列化学品的特性中,属于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的是( )。
A.燃烧性和活泼性
B.放射性和爆炸性
C.毒害性和敏感性
D.爆炸性和挥发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
第736题
人机作业环境包括照明环境、声环境、色彩环境、气候环境等,环境中色彩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视觉疲劳,下列作业环境存在的色彩中,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的是( )。
A.红色、橙色
B.蓝色、紫色
C.黄色、绿色
D.绿色、蓝色
参考答案:B
解析:
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时,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导致爆炸或火灾。
第737题
蓄力器是锻压机械的重要部件,其设置应能保证自身运行、拆卸和检修等各项工作的案例,因此蓄力器应设置( )。
A.截止阀
B.安全阀
C.减压阀
D.止逆阀
参考答案:B
解析:
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安全阀必须由技术检查员加铅封,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738题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规定了危险品仓库的危险等级分类,危险1.1-1级、1.1-2级、1.3级,下列贮存危险品的仓库中,属于1.1-2级的是( )。
A.引火线仓库
B.开球药仓库
C.喷花类成品仓库
D.C级爆竹半成品仓库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739题
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的能消耗、氧耗、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率等指标分级的,我国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依据是( )。
A.接触时间和湿球黑球温度
B.接触时间和湿球温度
C.接触时间率和湿球黑球温度
D.接触时间率和湿球温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t。接触时间率是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第740题
生产工艺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能会引起燃爆事故,还可能发生电击伤害,关于静电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能量大,静电点击会使人致命
B.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可能导致燃爆事故
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影响产品质量
D.静电点击不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
参考答案:B
解析:
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时,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导致爆炸或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