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历史真题(815题)


第601题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和抢修中,使用呼吸防护用品可防止有害物质由呼吸道侵入人体,依据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可选用的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  )。


A.稀释式、隔离式

B.过滤式、隔离式

C.过滤式、稀释式

D.降解式、隔离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第602题

某石油化工厂气体分离装置丙烷管线泄漏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扑救,下列关于该火灾扑救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切断泄漏源之前要保持稳定燃烧

B.为防止更大损失迅速扑灭火焰

C.扑救过程尽量使用低压水流

D.扑救前应首先采用沙土覆盖


参考答案:A


解析:

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1)扑救气体类火灾时,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后果。2)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3)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一般可使用于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但钾:钠、铝、镁等物品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使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等覆盖。对镁粉、铝粉等粉尘,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引起粉尘爆炸。4)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泡沫扑救;水溶性液体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5)扑救毒害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6)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一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放出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内,易发生爆炸。在扑救过程中应不时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消除周围一切点火源。


第603题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_1995)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做了明确的规定。下列储存方式中,不符合为危险化学品储存规定的是(  )。


A.隔离储存

B.隔开储存

C.分离储存

D.混合储存


参考答案:D


解析: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第604题

甲化工厂设有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该工厂决定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杀菌,消除了液氯的安全隐患。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措施属于(  )。


A.替换

B.变更工艺

C.改善操作条件

D.保持卫生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1)替代。控制、预防化学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这很难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例如,甲苯替代喷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烃替代胶水或粘合剂中的芳烃等。(2)变更工艺。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有害化学品。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往从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剂,现在发展为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剂。通过变更工艺,彻底消除了汞害。(3)隔离。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隔离操作是另一种常用的隔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最简单形式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开的操作室内。(4)通风。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抽出污染空气,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在作业场所中的浓度。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排风。使用局部排风时,应使污染源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率,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对于已安装的通风系统,要经常加以维护和保养,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采用全面通风时,在厂房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空气流向等因素。因为全面通风的目的不是消除污染物,而是将污染物分散稀释,所以全面通风仅适合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合于腐蚀性、污染物量大的作业场所。像实验室中的通风橱、焊接室或喷漆室可移动的通风管和导管都是局部排风设备。在冶金厂,熔化的物质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散发出有毒的烟和气,需要两种通风系统都要使用。(5)个体防护。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6)保持卫生。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第605题

某发电厂因生产需要购入一批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氨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为(  )。


A.爆炸、易燃、毒害、放射性

B.爆炸、粉尘、腐蚀、放射性

C.爆炸、粉尘、毒害、腐蚀

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参考答案:D


解析:

氨气(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碱性的碱性溶液。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第606题

异常气象条件作业包括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等。下列生产场所中,有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场所的是(  )。


A.化学工业的化学反应釜车间

B.冶金工业的炼钢、炼铁车间

C.矿山井下采掘工作面

D.锅炉房


参考答案:B


解析: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气温在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钢、炼铁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建材工业的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窑炉车间,火力电厂的锅炉间等。


第607题 具有爆炸危险的粉尘较为普遍,下列粉尘中,不具有爆炸危险的是( )。


A.木粉

B.淀粉

C.纸粉

D.水泥粉


参考答案:D


解析: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及大多数含有C,H元素、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第608题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爆炸事故都是有可燃气体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的。由于条件不同,有时发生燃烧,有时发生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能转化。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分为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和化学反应阶段,下列关于燃烧反应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B.燃烧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收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粒子

C.燃烧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阶段是指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惰性分子和稳定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

D.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能重


参考答案:A


解析:

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所需时间称为扩散时间;(2)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所需时间称为感应时间;(3)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所需时间称为化学反应时间。三段时间相比;扩散阶段时间远远大于其余两阶段时间,因此是否需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


第609题 同层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情况比较普遍,也存在两层,甚至三层起重机共同作业的情况。能保证起重机交叉作业安全的是( )。


A.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B.力矩限制器

C.回转锁定裝置

D.防碰撞裝置


参考答案:D


解析:同层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比较普遍,还有两层、甚至三层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场所。在这种工况环境中,单凭行程开关、安全尺,或者单凭起重机操作员目测等传统方式来防止碰撞,已经不能保证安全。目前,在上述环境使用的起重机上要求安装防撞装置,用来防止上述起重机在交会时发生碰撞事故。防撞装置通常采用红外线、超声波、微波等无触点式开关与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相配合,当某台起重机运行到距离另一台起重机达到一定长度时,防撞装置的无触点式开关会及时发出警号或直接切断运行机构的动力源,由起重机的操作员操作或由机构自动停止工作,达到确保起重机安全运行的目的。这些防撞装置具有:可同时设定多个报警距离;精度高、功能全、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第610题

锅炉正常停炉时,为避免锅炉部件因高温收缩不均匀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必须控制降温速度。下列关于停炉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燃油燃气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应停止引风

B.对无旁通烟道的可分式省煤器,关闭省煤器烟道挡板

C.在正常停炉的4到6小时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

D.当锅炉降到90摄氏度时,方可全部放水


参考答案:C


解析:

A项正确的说法是:对于燃气、燃油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至少要继续引风5min以上。B项正确的说法是:对无旁通烟道的可分式省煤器,应密切监视其出口水温,并连续经省煤器上水、放水至水箱中,使省煤器出口水温低于锅筒压力下饱和温度20℃。D项正确的说法是:当锅炉降到70摄氏度时,方可全部放水。


第611题

—台储存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由于焊接质量存在问题,受压元件强度不够,导致元件开裂,造成容器内介质发生泄漏。操作人员处置时,错误的做法是(  )。


A.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和泄漏处前端阀门

B.使用专业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封堵

C.打开放空管就地排空

D.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1)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2)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3)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4)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5)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第612题 在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中,应使用TN-S系统(保护接零系统),其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除须连接保护导体(PE线)外,还应与( )妥善连接。


A.低压系统接地(低压工作接地)

B.防雷接地

C.等电位导体

D.防静电接地


参考答案:C


解析:等电位联结是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以提高TN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构成等电位环境的方法,将环境内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等电位联结也是防雷的保护措施之一。


第613题

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长时间在较高温度作用下,容易导致的危险状况是(  )。


A.局部断路

B.热击穿短路

C.导线烧断

D.接触不良


参考答案:B


解析: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绝缘老化、变质;或受过度高温、潮湿、腐蚀作用;或受到机械损伤等而失去绝缘能力,可能导致短路。


第614题

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加工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导致金属切削机床操作人员绞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A.零件装卡不牢

B.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

C.旋转部位又埋头螺栓

D.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


参考答案:B


解析:

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容易发生绞手事故。


第615题

带有缺陷的电气装置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下列四种电气装置中,发生爆炸危险最大的是(  )。


A.防爆型电动机

B.高压架空线路

C.高压电缆终端头

D.干式变压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电缆接头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良和接头材料选择不当,导致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流胶;结缘剂质量不合格,灌注时盒内存有空气,电缆盒密封不好,进入了水或潮气等,都会引起绝缘击穿,形成短路甚至发生爆炸。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的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的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第616题

联轴器是用来把两轴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机械传动部件。下列关于联轴器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  )。


A.联轴器应安装“Ω”型防护罩

B.安全型联轴器上不应有突出的螺钉

C.联轴器应能保证只有机器停车并将其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

D.任何情况下,联轴器都不允许出现径向位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联轴器上突出的螺钉、销、键等均可能给人们带来伤害。因此对联轴器的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采用安全联轴器。联轴器应安装“Ω”型防护罩。联轴器应能保证只有机器停车并将其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联轴器可分为很多类,有些类型允许出现径向位移。

本题D选项为超纲知识点,径向位移是指沿轴的直径方向发生的位移。某些联轴器如链条联轴器可以出现径向位移。


第617题

机器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机械性危险伤害。下列关于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离安全装置可以阻止身体任何部位靠近危险区域

B.自动安全装置仅限在高速运动的机器上使用

C.跳闸安全装置依赖于敏感的跳闸机构和机器能迅速启动

D.双手控制安全装置可以对操作者和协作人员提供防护


参考答案:A


解析:

隔离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例如固定的栅栏等。

自动安全装置的机制是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它只能使用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动作而不会导致伤害的环境下,因此,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

跳闸安全装置的作用,是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该类装置依赖于敏感的跳闸机构,同时也有赖于机器能够迅速停止(使用刹车装置可能做到这一点)。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应用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它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的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第618题

某公司购置了一台24m长的大型龙门铣床,安装时,该设备与墙、柱之间的安全距离至少是(  )m。


A.0.6

B.0.9

C.1.2

D.1.5


参考答案:B


解析:

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大外形尺寸分类长度>12 m者为大型设备,6~12m者为中型设备,<6m者为小型设备。大、中、小型设备间距和操作空间的规定:

(1)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2 m,中型≥l m,小型≥0.7 m。

(2)设备与墙、柱距离(以活动机件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0.9 m,中型≥0.8 m,小型≥0. 7 m。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的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第619题

某机械加工车间在使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杆金属材料时,发生长料甩击伤人事故,车间决定进行整改。下列措施中,对杜绝此类事故最有针对性的是(  )。


A.安装防护网

B.安装防弯装置

C.穿戴防护用品

D.加强监督检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应有防弯装置或托架,防止长料甩击伤人。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的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第620题

如下图所示,砂轮机的砂轮两侧用法兰压紧,固定在转轴上。法兰与砂轮之间需加垫软垫。砂轮柱面在使用中会逐渐磨损。下列关于砂轮机安装和使用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软垫厚度应小于1mm

B.压紧法兰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

C.砂轮直径不大于压紧法兰直径10mm时应更换砂轮

D.砂轮的圆柱面和侧面均可用于磨削,必要时允许两人同时操作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 mm、厚度为1~2 mm的软垫。

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

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

禁止侧面磨削,不准2人共用l台砂轮机同时操作。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的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