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历史真题(240题)


第181题

使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是(    )。


A.实际工时偏离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差异

B.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之间的差异

C.实际工时脱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形成的差异

D.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偏离生产能力形成的差异


参考答案:A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生产能力-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是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选项C是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选项D是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第182题

在采用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估计普通股资本成本时,风险溢价是( )。


A.目标公司普通股相对长期国债的风险溢价

B.目标公司普通股相对短期国债的风险溢价

C.目标公司普通股相对可比公司长期债券的风险溢价

D.目标公司普通股相对目标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采用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估计普通股资本成本时,风险溢价是该公司普通股股东相对于其债券投资者的风险溢价。


第183题

在下列业绩评价指标中,最适合评价利润中心部门经理的是(    )。


A.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B.部门边际贡献

C.部门税后经营利润

D.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参考答案:A


解析: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因此部门可控边际贡献是最适合评价利润中心部门经理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184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下列关于拟发行平息债券价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市场利率上升,价值下降

B.期限延长,价值下降

C.票面利率上升,价值上升

D.计息频率增加,价值上升


参考答案:B


解析:

市场利率与债券价值反向变动,因此选项A正确;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该债券溢价发行,期限延长,价值上升,因此选项B错误;票面利率与债券价值同向变动,因此选项C正确;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计息频率增加,价值上升,因此选项D正确。


第185题

目前甲公司有累计未分配1 000万元,其中上年实现的净利润500万元,公司正在确定上年利润的具体分配方案,按法律规定,净利润至少要提取10%的盈余公积金,预计今年增加长期资本8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占40%,权益成本占60%,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应分配的股利是(    )万元。


A.0

B.480

C.20

D.520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分配的股利=500-800×60%=2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本题中的利润留存为480万元,大于需要提取的盈余公积金(50万元),所以,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另外,出于经济原则的考虑,本题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不能参与股利分配。



第187题

如果投资基金经理根据公开信息选择股票,投资基金的平均业绩与市场整体收益率大体一致,说明该资本市场至少是(    )。


A.弱式有效

B.完全无效

C.强式有效

D.半强式有效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说明的意思是,投资基金的经理无法通过对公开信息的分析获得超额收益,即说明该资本市场的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



第189题

在“利息保障倍数=(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支出”计算式中,分子的“利息费用”是(  )。


A.计入本期现金流量表的利息支出

B.计入本期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

C.计入本期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和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化利息

D.计入本期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化利息


参考答案:B


解析:

分子的“利息费用”是指计入本期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分母的“利息费用”是指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第190题

甲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变动成本率3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40%,甲公司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是(    )。


A.18%

B.12%

C.42%

D.28%


参考答案:C


解析: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1-30%)×(1-40%)=42%。


第191题 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量2000件,单价105元,单位成本110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费用20元,单位直接人工费用3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45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


A.乙产品单价大于55元

B.乙产品单价大于20元

C.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

D.乙产品单价大于80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直接材料费用+单位直接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35+45=100(元),因此乙产品单价大于100元,就应该继续生产乙产品。


第192题 甲公司折价发行公司债券,该债券期限5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半年付息一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8%

B.该债券的报价利率等于8%

C.该债券的计息周期利率小于8%

D.该债券的有效年利率大于8%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甲公司折价发行公司债券,到期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8%,选项A错误;该债券的报价利率即票面利率,等于8%,选项B正确;该债券的计息周期利率=8%/2=4%,选项C正确;该债券的有效年利率=(1+8%/2)2-1=8.16%,选项D正确。


第193题

下列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的说法中,符合投资组合理论的有( )。


A.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都是无风险资产和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组合

B.投资者在决策时不必考虑其他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C.当存在无风险资产并可按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时,市场组合优于其他风险资产组合

D.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仅影响其借入或贷出的资金量,还影响最佳风险资产组合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仅仅影响其借入或贷出的资金量,而不影响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其原因是当存在无风险资产并可按无风险报酬率自由借贷资金时,市场组合优于所有其他组合。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只要能以无风险报酬率自由借贷资金,他们都会选择市场组合M。这就是所谓的分离定理。它也可表述为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独立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它取决于各种可能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个人的投资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先确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后考虑无风险资产和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理想组合。只有第二阶段受投资人风险偏好程度的影响。分离定理在理财方面非常重要,它表明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不必考虑每位股东对风险的态度。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第194题

下列各项中,易造成材料数量差异的情况有(    )。


A.优化操作技术节约材料

B.材料运输保险费提高

C.工人操作疏忽导致废品增加

D.机器或工具不合适多耗材料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业绩。材料数量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也有许多,譬如,工人操作疏忽造成废品和废料增加、操作技术改进而节省材料、新工人上岗造成用料增多、机器或工具不合适造成用料增加等。


第195题

对于两个期限不同的互斥项目,可采用共同年限法或等额年金法进行项目决策。下列关于两种方法共同缺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未考虑项目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

B.未考虑竞争导致的收益下降

C.未考虑技术更新换代导致的投入产出变化

D.未考虑通货膨胀导致的重置成本上升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共同年限法和等额年金法存在的共同缺点有:①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有的投资项目可能需要提前更新换代,不可能再按原样来复制;②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对重置成本的影响;③有的投资项目可能随着竞争的加剧变得不可行了,对此分析时均没有考虑。


第196题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中,如果有剩余产能,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专属成本

B.变动成本

C.沉没成本

D.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A、B、D属于自制方案的相关成本。选项C属于不相关成本,不属于零部件自制与外购的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197题

下列关于实体现金流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实体现金流量是可以提供给债权人和股东的税后现金流量

B.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现金流量

C.实体现金流量是税后经营净利润扣除净经营资产增加后的剩余部分

D.实体现金流量是营业现金净流量扣除资本支出后的剩余部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可以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选项A正确。经营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企业生产的现金”,因此又称为实体经营现金流量,简称实体现金流量。选项B正确。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选项C、D正确。


第198题

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为了计算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需要使用实际利率的情况有( )。


A.预测周期特别长

B.β系数较大

C.存在恶性通货膨胀

D.市场风险溢价较高


参考答案:AC


解析:

在计算资本成本时,无风险利率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有两种情况:①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②预测周期特别长。


第199题

甲公司采用随机模式进行现金管理,确定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是10万元,现金返回线是40万元,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


A.当现金余额为50万元时,应用现金10万元买入有价证券

B.当现金余额为8万元时,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2万元

C.当现金余额为110万元时,应用现金70万元买入有价证券

D.当现金余额为80万元时,不用进行有价证券与现金之间的转换操作


参考答案:CD


解析:

H=3R-2L=3×40-2×10=100(万元),当现金余额为50万元时,在现金控制上下限之内,不用进行有价证券与现金之间的转换操作,选项A错误;当现金余额为8万元时,小于最低现金持有量10万元,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32(40-8)万元,选项B错误;当现金余额为110万元时,大于现金持有量上限100万元,应用现金70(110-40)万元买入有价证券,选项C正确;当现金余额为80万元时,在现金控制上下限之内,不用进行有价证券与现金之间的转换操作,选项D正确。


第200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有(    )。


A.提高信用标准

B.延长信用期限

C.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率

D.提高现金折扣率


参考答案:AD


解析: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360/(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提高信用标准,会减少平均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但由于分子的基数小于分母,因此分子平均应收账款的下降幅度大于分母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会使分式变小,即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选项A正确。延长信用期限,会提高平均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但由于分子的基数小于分母,因此分子平均应收账款的提高幅度大于分母营业收入的提高幅度,会使分式变大,即提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选项B错误。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不影响营业收入和平均应收账款,因此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选项C错误。提高现金折扣率,不影响营业收入,但会降低平均应收账款,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选项D正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