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哀悼的现代作家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沈从文
参考答案:A
解析: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均为鲁迅作品。
第22题 哥特式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下列对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交叉肋拱、高扶壁和飞拱
B.有窗花格以及彩绘玻璃隔屏
C.整体造型高耸、削瘦且带尖
D.外形厚重、敦实、色彩强烈
参考答案:D
解析: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之-是暗色色彩搭配。 哥特式以黑色为主,是一种冷暗色系,如血红、深紫、金黑等。D错误。
第23题
右边这幅画的作者,自号“梅花屋主”, 以画墨梅闻名,这位画家是( )。
A.阎立本
B.王冕
C.文徵明
D.石涛
参考答案:B
解析:
王冕,字元章,号梅花屋主,以画墨梅闻名传世画迹有《墨梅图》《梅花卷》等。
第24题
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故事相关的作品及作者是( )。
A.《西京赋》张衡
B.《甘泉赋》扬雄
C.《三都赋》左思
D.《长门赋》司马相如
参考答案:C
解析:
“洛阳纸贵”原义是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第25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在越来越小的长度上利用、控制或改造物质。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 )。
A.纳米
B.毫米
C.微米
D.厘米
参考答案:A
解析:
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nm=10-9m。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
第26题
在Excel中如果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0(如下图),则B4单元格中公式“=$B$2+B3*2”的值为()。
A.5
B.25
C.35
D.40
参考答案:C
解析:
带$标志,叫绝对引用,公式的含义是B2+(B3单元格*2)=15+10*2=35。
第27题 在 PowerPoint 中,要使幻灯片按规定时间连续自动插放,应选择的设置是( )。
A.排练计时
B.打包操作
C.切换效果选项
D.置放映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排练计时功能是可以在演示前先预演一遍,即进行一次模拟讲演,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将每张幻灯片上所用的时间都记录下来,后期再调整灵活时间的分配。
第28题 下列选项中,与“蔬莱一一圆白菜”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大豆”和“农作物”
B.“波菜”和“绿叶菜”
C.“香蕉”和“美人蕉”
D.“水果”和“青苹果”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为包含关系。“水果”和“青苹果”也是包含关系。
第29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5=72”,“4=18”,“3=6”“2=( )”,“1=3”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应填入“( )”中的是( )。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把数据整理为1=3,2=(),3=6,4=18,5=72。3*6=18;4*18=73,后一项的数字等于前一项等号两边数字相乘。所以推算出小括号内为1*3=3。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是只注重少数人,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我”不仅关注哪些反应快,学得好的学生,也关注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明“我”做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
(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材料中,“我”鼓励性格内向的文文起来回答问题,文文比以前更自信了,鼓励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善于提问,小胜听课比以前更认真了,说明“我”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育中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我’针对性格特点不一样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做到了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努力贯彻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向材料中的“我”学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材料中沈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
(1)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字王,学生严慈相济,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沈老师为了帮助小良适应城市生活,跟上学习,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课上多提问小良,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同学与晓良“结对子”等等,做到了关爱学生。
(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伯伯普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沈老师没有因为晓良成绩不理想而忽略他,而是鼓励他,相信他是可以进步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了教书育人。
(3)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沈老师采取了各种办法鼓励学生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做到了爱岗敬业。
(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材料中,沈老师给晓良的爸爸让座,倒水的细节,体现了对晓良爸爸的尊重,给晓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做到了为人师表。
因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严格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向材料中沈老师的行为学习。
第32题
体育“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法维持的公平竞争,是外在的、强制的,运动员是被动的、消极地,处于服从的地位。
道德维持的公平竞争,是内在的,运动员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闪耀着善的光辉。
第33题
体育“法治”与“德治”应该保持什么关系?为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法治”与“德治”应该保持相依相存、两者结合的关系,共同支撑着绿茵场上的一片蓝天。原因如下:
①在体育比赛中没有法,比赛就会缺乏必要的客体规范性,无法进行;没有道德,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也无法进行。
②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自律,各司其职,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
③在商业或其他利益的驱使下,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行为失范现象日益严重,而沿着“法治”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将运动员的行为规范统统纳入“法治”麾下。
④在应当让“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一味地强调道德是迂腐的。同样在道德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是简单地高祭“法器”,也是无效的。
所以说法与道德,--刚一柔,---外一内,一为治标,一为治本。两者分离则顾此失彼,越治越乱。两者结合,则刚柔相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
第34题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说: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论说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立意:
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可持续发展
【范文】
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因为懂得,爱美的人不会让牡丹开放于腊月;因为懂得,怀旧的人们不会让燕儿留滞过冬;因为懂得,善良的人们会安心地欣赏大自然安排的睿智与体贴。万物自有规律,应时而作,才是万物的和谐。
荀子说的“天行有常”,“顺之以活则吉”,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孟子说的“谷不违农时”“数罢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也强调了规律的重要性。柑橘在南方能长出饱满甘甜的果实,但是倘若将它种在淮北,那么它的果实就会变得又小又苦涩。因为这种移植是违背它生长的自然规律的。在澳大利亚是高等良材的按树,移植到美国后,却只能长成"薪炭林”,用来烧火,这也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规律。规律是与宇宙共存、亘古不变的。我们不可能改变规律,因此如果我们要想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规律。
哲学家培根说:“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孔明借东风,源于他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有度,赤壁大捷,功不可没。草船借箭,故景再现,让人们不禁赞誉至今。于是,我们开始明白什么是自然之理,什么叫“顺天利我”。老子教人以“隐忍"安于时命。从某个角度来讲,也便是顺其自然的翻版,这不是一种消极处世的麻木心态,而是一种把握自然心脉的道家经典。
违背自然规律,人类只能自食恶果。有一种蛾就“带王蛾”,这种蛹必须经过一个狭小的口,才可破茧成蝶。经过狭小的口时,它们必须拼尽全部力气,有时会受到重伤,有时又会死去,有人为这些蛾的死去感到伤感,就剪大了洞口,这些顺利而出的蛾却一个个摔在了地上,它们永远飞不上那片它们向往的天空,不再是真正的“帝王蛾”了。人们破坏了帝王蛾的生命历程。在帝王蛾从狭口出来的过程,正是它们翅膀充血的过程。因为失去这一机会,它们永远失去了飞翔的能力,破坏了自然规律,虽然心意是好的,但却创造不了和谐。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对自然事物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相安无事。
水从泉边流出,挟着泉的边冷;风从花间吹过,带着花的清香。春来草自青,秋来叶纷落,万物自有规律,让我们顺应这自然的一草一木。
第35题
入职培训时,汪校长要求每位新教师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这体现的教师职业特点是()。
A.多样性
B.主体性
C.价值性
D.生成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体现教师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
第36题
陈老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迷你“师生共读书吧",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有时自己也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关于陈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
A.陈老师注重提升自身素质
B.陈老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C.陈老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D.陈老师具有专业发展意识
参考答案:C
解析:题干没有体现教学民主。
第37题
朱老师非常自省,她始终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表明朱老师( )。
A.具有较强的教学应变能力
B.具有较强的角色认同感
C.具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D.具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38题
多多在家里经常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家长讲故事,教家长跳舞,要求家长做好,不要随意走动。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相符的是()。
A.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B.行有余力,则以学之
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教师的示范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体现了示范性。A项,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B意思就是:如果在进行过实践活动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献里面的知识。C项,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说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台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由常务委员会罢免
参考答案:C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第40题
某网站在对用户发帖进行审核时,发现有用户发布了一条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网站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做出提示XX通知用户予以提示
B.立即停止向该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C.删除相关记录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D.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十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显著提示的,应当作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户予以提示(故A正确);未作出提示的,不得传输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