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史真题(330题)


第181题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显示了中国明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下列选项中,郑和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是( )。


A.东南亚一带

B.非洲西岸和西班牙一带

C.地中海一带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参考答案:D


解析:

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足迹遍布亚非30多个国家,先后到达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第182题

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起源于汉代,为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下列选项中,年号与帝王对应错误的是( )。


A.贞观—李世民

B.开元—李隆基

C.洪武—朱元璋

D.永乐—朱翊钧


参考答案:D


解析:

永乐是朱棣的年号。


第183题

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家。下列作家中,以童话、寓言创作为主,影响较大的是( )。


A.严文井

B.叶圣陶

C.袁鹰

D.冰心


参考答案:A


解析:

严文井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力为最大,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第184题

“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富于想象,出自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是( )。


A.《海的女儿》

B.《格列佛游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汤姆索亚历险记》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外国儿童文学作品,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的游历、冒险过程。主要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四个国度的奇遇,书中对小人国的奸诈与贪婪、大人国的粗俗与铁石心肠的揭示。反映了当时现实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第185题

中国古代儿童玩具千姿百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民族智慧之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儿童玩具的是( )。


A.七巧板

B.九连环

C.魔方

D.陀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儿童玩具的相关知识点。七巧板、九连环、陀螺属于中国明清时期玩具。魔方由1973年匈牙利建筑师鲁比克发明。


第186题

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骨干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中国广州

B.日本东京

C.美国纽约

D.印尼万隆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第187题

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相煎何急”直接相关的是( )。


A.班固与班超

B.廉颇与蔺相如

C.曹丕与曹植

D.周瑜与诸葛亮


参考答案:C


解析: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作《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第188题

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有图所示画作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黄宾虹

C.齐白石

D.丰子恺


参考答案:D


解析:

图片为中国著名画家丰子恺的画作《放风筝》。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以画马著称,代表作品《八骏图》《愚公移山》等。黄宾虹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善于画花乌虫鱼。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等。


第189题

关于Word文档打印,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打印文档的指定页内容

B.打印操作的最小单位是页

C.文档的属性信息不可以打印

D.文档处于编辑状态不可打印


参考答案:B


解析:

Word文档可以打印文档的指定页,也可以打印在文档中选定的内容;打印操作的最小单位是页;文档的属性信息可以打印;文档处于编辑状态下可以打印。


第190题

Excel中的名称框显示D5,则当前单元格所在的位置是( )。


A.第4列第5行

B.第1列第5行

C.第4列第1行

D.第1列第1行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Excel中,单元格的命名用字母表示列,用数字表示行。字母D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第4个,故D5是第4列第5行。


第191题

下列选项中,与“医生一护士”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军人”和“军医”

B.“教授”和“助教”

C.“校长”和“教师”

D.“法警”和“警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中概念间关系。题干医生和护士是全异关系。军医属于军人,二者是包含关系;教授和助教是教师的两种不同的职称,是全异关系中;校长和教师是交叉关系,有的校长是教师,有的教师是校长;法警是警察的一种,二者是包含于关系。


第192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2、4、12、52、(  )、32660”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624

B.628

C.632

D.636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中数字推理。数列中体现的规律为:前两项的乘积+4=后一项,即2x4+4=12,4×12+4=52,12×52+4=(628),52x(628)+4=32660。


第193题

材料:

下面是某幼儿园大班李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嘴巴?

幼:不说话,

师:小朋友们看着黑板,黑板上是什么呢?

幼:数字9的分解,

师:很好,我们上节课学了数字9的分解,小朋友们会了吗?

幼:会了,

师:真棒!那你们一起读一遍,9可以分成1和8,预备,起!

幼:9可以分为1和8,9可以分为2和7,9可以分为3和6,9可以分为4和5,9可以分为5和6....

师:停!停!停!9可以分为4和5后面该怎么背了,涛涛,就是你领着大家乱背,声音又大,你给我小声点,其他小朋友别跟着他背!重新来—遍!9可以分为1和8,预备,起!涛涛重新来—遍!9可以分为1和8,预备,起!

涛涛在李老师的责备及小朋友们的讥笑声中低下了头。其他的小朋友则附和着,一起背诵起来。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相信每个儿童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应对教育好每一位儿童充满信心。材料中,小朋友涛涛因为读错数的分解,涛涛在李老师的责备及小朋友的讥笑声中低下了头,教师没有看到涛涛的发展潜能,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2)儿童是独特的人,具有个体差异。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教师应当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材料中,涛涛因为读错数的分解而责骂涛涛,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未做到因材施教。

(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幼儿的自我教育活动。材料中,老师在教授数的分解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仅是带着小朋友机械背诵,没有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4)幼儿是权利的主体,要把幼儿看作与成人人格平等、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享有基本人权的积极主动的、人格独立的人。材料中李老师的语言和态度伤害了涛涛的自尊心,没有保护好涛涛的人格尊严权,所以,李老师没有把幼儿看作权利的主体。

总之,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我们要引以为戒。


第194题

材料:

婉婉一岁多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身体发育比同龄幼儿晚。上幼儿园后,身体还是比较瘦弱,语言表达不太清晰。一次,陈老师教孩子们唱儿歌"两只老虎"。陈老师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会唱了,就叫孩子们到教室中间一个一个表演。陈老师给唱得好的孩子奖励一朵小红花。轮到婉婉了,她刚唱了一句,就不记得歌词,还跑调了。陈老师对婉婉说:"你怎么总是比别人差!"接着在婉额头上贴了一朵绿色的小花。小朋友们都不屑地看着婉婉,婉婉羞愧极了。回到家里,婉婉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婉婉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了。婉婉的妈妈非常生气,找到陈老师理论:"亏你还是老师,怎么这样对待小孩子?”陈老师回应道:"你家婉婉就是比别人差,不信,你去问其他老师,"婉婉的妈妈气得说不出话,只好找园长投诉。园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陈老师,要求她当着全班幼儿的面给婉婉道歉。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陈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的,不符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1)陈老师没有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陈老师在面对唱歌跑调忘词的婉蜿,没有进行辅导,只是一味指责批评,不符合勤业敬业、高度负责的教师职业态度。

(2)陈老师没有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陈老师对于婉婉唱歌跑调,记不住歌词的问题没有耐心指导,反而讽刺,对婉婉贴小绿花,导致婉婉心理受到伤害,违背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

(3)陈老师没有做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材料中,陈老师面对婉婉唱歌跑调记不住歌词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只是语言批评说婉婉比其他幼儿差,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耐心教导。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

(4)陈老师没有做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陈老师在面对家长时没有尊重合作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坚持认为婉婉发展较差,违背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综上所述,陈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要引以为戒。


第195题

文章认为文化浮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导致文化浮躁的重要原因。改革的现实进程与人们的心理预期形成反差时,焦虑、浮躁的文化心态便随之出现。


第196题

抑制文化浮躁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文化对社会的推动力,作为世代累积沉淀下来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信念,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稳定性要素。
②抑制文化浮躁,能够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守住我们的信仰,让我们心灵有所归依,强化民族的奋发自强精神。
③抑制文化浮躁,可以提升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让我们涵养文化元气,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打造充满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
④抑制文化浮躁,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我们沉下心,主动学习和思考,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全社会凝聚中国社会发展的共识,更加从容自信的在走向未来。


第197题

材料一:一位擅长画荷花的艺术家说:“画荷花不一定要整天拿着笔在池边写生,而应该静坐在荷花旁欣赏,看风中的荷,雨中的荷,夏天的盛荷,秋天的老荷,冬天的残荷,久而久之,你已经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荷,从而融入其中,摊开纸,自然满眼荷花,四季的烟雨一齐涌上,还怕画不生动吗?”

材料二: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说︰“故画竹必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作文立意:这次幼儿园的真题改变了过去只有一则材料的惯例,按照小学的样式,出现了两则材料。材料一说的是要长期观察(一年四季都在观察)久而久之就画得生动了。材料二说的是画竹子要先朐有成竹,也是建立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之上。可以从久而久之+胸有成竹推导出来厚积薄发这个道理。

厚积薄发,静待花开

画出生动的荷花需要长期观察,成竹于胸需要时间,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展现最美丽的风采。

厚积才能薄发。冰心老人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奋斗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阴冷潮湿的泥土中,一粒种子要忍耐一冬的孤独,集聚成长的力量,在不为人知的泥土中,默默等待春天的到来。一冬的等待,一冬的积蓄,只为了破土重生的那一刻,绽放自己的那一抹嫩绿。

我国西晋时著名的辞赋大家左思,他写旷世名篇《三都赋》就用了整整十年。他为了把《三都赋》写好,无论是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时时刻刻都在构思这篇赋的语言文字、思想资料和艺术境界。为了能够及时的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带着纸笔,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立马记下来。苦心人,天不负,十载寒暑过去,左思最后完成了他名动天下、流传千古的《三都赋》。文章一经问世,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大家竞相传抄,顿时洛阳城的纸张变得供不应求,纸价暴涨,有名的“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真真是我国古代文坛一件无比风雅的盛事。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预备写历史巨著《史记》的时候,先是看了许多书籍,遍游中国名山大川,收集各种资料、传说。他还从民间语言中吸取了超多的营养,为写《史记》做了深厚的铺垫。但正在书写《史记》的司马迁突遭飞来横祸,被囚禁牢狱,深受最令人无法理解的宫刑,但他要完成《史记》的愿望、意志却更为强烈和坚定,他在狱中没有悲观消沉,反而更忘我的读史书,出狱后,更加奋笔疾书,他怀着忧愤的情绪最后写完了《史记》。这不难让我们看出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只有肚子里有货,有墨水,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厚积薄发的最好的评价。

苏轼有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人生在世,并非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即使如此,我们仍要坚定不移的往前走,持之以恒,喷薄应在集聚后,让我们静待花开。


第198题

李老师与大班幼儿面对面,自由的坐在塑胶地上。李老师对幼儿说,请你们想一个办法到老师面前来。乐乐想到了前滚翻,动作不怎么标准,翻到了一边。对此,李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A.动作不标准,重新做一遍

B.乐乐的想法真奇妙,要注意安全

C.这样不好,会踢到旁边的小朋友

D.乐乐真勇敢,大家要向他学习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李老师应鼓励乐乐,同时提醒乐乐注意安全。


第199题

自由活动时,幼儿三五成群地在沙坑里玩耍,只有杰杰孤零零的站在旁边,一动不动。对此,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询问杰杰不与大家玩的原因

B.只关注其他孩子,不理会杰杰

C.告诉杰杰可以自己一个人玩

D.要求杰杰过去与大家一起玩


参考答案:A


解析:

素质教育的观念要求老师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题目中的杰杰自己站在一旁不动,老师要做好及时的引导,问清楚原因,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帮助和引导。


第200题

下列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B.针对基础教育提出

C.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D.针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出的


参考答案:B


解析:

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而非只针对基础教育。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