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85题)


第101题

(一)、背景资料:

某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2标段包括路基、桥梁和隧道。部分工程情况如下:

1#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长度1395m,地质主要为石灰岩,洞身有一条长45m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丰富。隧道围岩级别、长度及坡度如图1-1所示,计划工期为28个月。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确定的1#隧道进度指标为:III级围岩100~130m/月,IV围岩70~95m/月,V级围岩45~60m/月,断层破碎带10~15m/月。施工准备和洞口工程施工期3个月;二次衬砌、无砟轨道和水沟电缆槽等工程在隧道开挖贯通后3个月内全部完成。1#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交通、弃渣等施工条件基本相同。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为保证施工安全,1#隧道穿过断层破碎带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方案。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如图1-2所示。 

 

事件三:1#隧道DK26+000~DK26+010段开挖完成后,开挖面出现多处渗水点,渗水量较大,施工队采用径向注浆进行了止水,随后进行了锚喷支护作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该段拱部初期支护面仍有3处渗水点,要求项目经理部在防水板施工前必须对渗水点进行处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一,应如何安排1#隧道施工作业面?说明理由。

问题2.针对事件二,写出图1-2中M、N、P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问题3.针对事件三,写出初期支护面渗水处理的技术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案:

1.一个掘进工作面,从出口向进口掘进或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掘进。

断层破碎带:45/10=4.5

V:(60+50)/45=2.44

IV:(60+70)/70=1.86

III:(560+550)/100=11.1

4.5+2.44+1.86+11.1+3+3=25.9

计划工期28个月,计算工期25.9个月。隧道施工工期按照最慢的施工速度工期为25.9个月,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可以采用一个掘进工作面进行施工。

由于地下水丰富,上坡掘进,顺坡排水,节省排水费。

2.M:清孔;N:安装小导管;P:连接调试注浆管路。

3.(1)埋管引排;(2)钻孔注浆。



第102题

(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位于西北地区的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3标段。该标段路基工程有两段黄土路堑和一段软土路堤。黄土路堑段长度分别为80m和90m,路堑开挖最大深度6m,边坡防护采用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软土路堤段长度200m,填筑最大高度4m,地基采用CFG桩加固,路堤填筑完成后采用堆载预压。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测量主管工程师制定的线路复测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复测内容有中线测量、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当复测与定测成果不符值在规范规定的限差范围内,采用复测成果;复测完成后进行成果分析,形成复测报告。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审核时认为复测技术方案存在不妥之处,要求进行修改。

事件二:黄土路堑正式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给监理单位报送了开工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计划在旱季进行黄土路堑土方开挖和边坡防护施工,工期4个月;土方开挖施工前做好堑顶截、排水和地面排水沟;土方开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开挖施工区域;待两段路堑土方开挖全部完成后,统一进行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组织方案不妥,未批复开工报告。

事件三:CFG桩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按规范要求进行了工艺性试验。按设计要求,桩帽采用现浇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事件四:软土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堆载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堆载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加载速率,按规定进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堆载预压时间计划180天,项目经理部进行卸载评估后,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方可卸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问题1.针对事件一中技术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2.针对事件二中施工组织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3.针对事件三,写出图2中A、B和C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问题4.针对事件四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1)复测内容还要有基平测量;

(2)当复测与定测成果不符值在规范规定的限差范围时,应采用定测成果。

2.(1)工程量不大,计划工期4个月过长,应集中力量快速施工;

(2)每段路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施工。

3.(1)A——截桩头;

(2)B——基底平整压实;

(3)C——混凝土养护。

4.(1)卸载时间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确定;

(2)应由评估单位进行卸载评估后方可卸载;

(3)卸载评估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



第103题

(三)、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高速铁路工程第2标段,其中某桥梁上部结构为18-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该桥邻近营业线且位于营业线安全保护区内。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箱梁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1)对现浇支架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预压。(2)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33.75MPa后即可拆除现浇支架。(3)梁部施工应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源有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及极端天气灾害。

事件二:针对邻近营业线地段箱梁施工,项目经理部与营业线相关设备管理单位拟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协议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2)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3)双方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4)违约责任和经济赔偿办法。(5)安全监督检查配合费用。(6)设备管理单位应遵循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7)安全防护费用预算。(8)专业结合部项目清单。(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事件三:某日,建设单位现场检查时,施工队正在进行箱梁钢筋绑扎施工作业。经检查内业资料,发现该孔箱梁支架未经预压,没有按审批的技术方案施工。根据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建设单位认定施工单位存在不良行为,项目经理在施工企业不良行为认定记录单上签字认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问题1.针对事件一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2.针对事件二中施工安全协议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3.针对事件三,建设单位应认定该施工单位为哪类不良行为?应对企业信用评价扣多少分?对直接责任人公布期限应为几个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1)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45MPa后方可拆除现浇支架;

(2)应重点防范控制的危险源还应包括起重伤害、火灾、高处坠落及触电伤害。

2.(1)双方所遵循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

(2)安全防护内容及措施;

(3)专业结合部安全分工。

3.应记录为较大不良行为;扣8分;公布期6个月。



第104题

(四)、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新建普速铁路综合工程第1标段。主要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和信号工程。部分工程情况如下:

1#特大桥长580m,跨越二级航道,采用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墩位于水深8.0~10.0m河流中,桩基直径2.0m,分别穿过1.0~2.0m黏土覆盖层、7.0~8.0m砂性土层,入基岩4.0~6.0m。设计承台顶面低于河床0.5~1.0m,施工期间须保持河道通航。1#隧道长2632m,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施工图显示,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各设置弃渣场一处。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1#隧道出口弃渣场设计最大弃渣高度为13m。隧道施工前,因施工方案调整,拟增加弃渣3.3万m3,在不增加原占地面积的情况下,需提高弃渣高度。隧道工程开工后,施工队随即开展了弃渣作业,在弃渣高度达2.5m后,施工队按照弃渣场设计方案组织实施了挡护及截、排水工程的施工。

事件二:1#特大桥主墩基础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主墩基础施工方案。方案主要内容为:搭设施工栈桥与钻孔平台,采取冲击钻成孔,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特大桥主墩基础施工立面布置如图4-1所示。

 

事件三:施工中,项目经理部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距出口230m线路左侧拱脚上方3m处,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存在局部脱空,脱空处二次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随后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整治方案,在获得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的批复后进行了缺陷修复。

事件四:项目经理部拟定的接触网施工流程如图4-2所示。

 

事件五:接触网设计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承力索和接触导线设计采用JTMH95+CTS100,额定张力为15kN+10kN,补偿变比为1:3+1:2,补偿坠砣质量每块25kg。项目经理部根据上述设计参数计算了本标段所需的坠砣数量。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问题1.针对事件一中弃渣场作业程序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2.根据背景资料及事件二,写出图4-1中A和B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问题3.针对事件三,指出造成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脱空的原因,并写出整治措施。

问题4.针对事件四,写出图4-2中M、N、P、Q所代表的工序名称。

问题5.针对事件五,计算接触网工程每个锚段所需坠砣数量。(为简化计算,g按10N/kg计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1)先施工挡护结构后进行弃渣作业;

(2)截排水工程应在弃渣前进行;

(3)挡护工程应申请设计变更。

2.A-支撑;B-封底混凝土。

3.(1)形成脱空的原因:隧道开挖超挖严重,喷浆作业未喷满,防水板挂设松弛度不合适,未与初支密贴,在衬砌砼浇筑时防水板局部受力形成二衬与初支脱空。

(2)整治措施:采取钻孔注浆填充空洞的方式进行处理。

4.M:施工测量;N:承力索架设;P:悬挂调整;Q:冷滑试验。

5.(15×1000÷10÷3÷25+10×1000÷10÷2÷25)×2=80(块)



第105题

(五)、背景资料:

某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的正线长度为15km,同步实施的工程包括自A车站引出的上、下行联络线,线路平面如图5-1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60万m³,部分地段设置了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项目经理部按两个伸缩缝间的长度作为一个检验批,列出的挡土墙基础质量控制内容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沉降缝(伸缩缝)预留及处理,基础表面质量。

监理工程师认为上述所列的质量控制内容不全,需要完善。

桥梁共3座。1#桥为双线桥,上部结构为168孔简支箱梁,其中跨径32m简支箱梁164孔,其余4孔为28~29m非标简支箱梁。2#桥为双线桥,上部结构为151-32m简支箱梁。3#桥和4#桥为联络线上的单线桥,均为30-32m简支箱梁。跨径32m单线、双线简支箱梁均采用整孔预制架设施工。1#桥非标简支箱梁桥位处为软土地基,桥墩高21~23m,拟采用满堂支架或梁式支架现浇施工,具体支架型式由项目经理部选定后上报审批。在A车站附近设置1座箱梁预制场负责箱梁预制,架梁工期12个月。

隧道1座,围岩级别为Ⅲ级和Ⅳ级。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工序如图5-2所示。

 

正线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伸缩缝填缝施工→隔离层及弹性缓冲垫层施工→钢筋安装→轨道板粗铺→M→轨道板固定及模板安装→N→灌注孔及观察孔填充封堵→质量检查。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编制的临时工程规划内容包括:施工队驻地、运梁便道、储水池、临时给水干线管路、预制场、隧道钢结构加工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

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完善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基础质量控制内容。

问题2.根据背景资料,非标简支箱梁应采用哪种支架?说明理由。

问题3.根据背景资料,写出预制箱梁应配备的架桥机种类和数量。

问题4.根据隧道台阶法施工工艺要求,写出图5-2中台阶法施工工序的排序。

问题5.根据背景资料,写出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中工序M和工序N的名称。

问题6.根据背景资料,所列临时工程中哪三项属于大型临时工程?

(选项多于三项本小题不得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混凝土强度等级、基坑回填。

2.采用梁式支架。理由:

(1)由于地基为软基,梁式支架可利用承台作为支架的基础,不需要对软基进行处理,而满堂支架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因而软基地段采用梁式支架能降低成本、加快进度;

(2)桥高大于20米,梁式支架能适应较高的桥梁施工,而满堂支架不能适应较高的支架,因而梁式支架能保证安全。

3.(1)900吨架桥机(或双线梁架桥机)1台;

(2)450吨架桥机(或单线梁架桥机)1台。

4.1→I→2→Ⅱ→3→Ⅲ→Ⅳ→V

5.M:轨道板精调;

N:自密实混凝土层施工(或灌板)。

6.运梁便道、预制场、临时给水干线管路。



第106题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实行(  )。


A.一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B.一级检查二级验收制

C.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D.二级检查二级验收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施工测量的检查、验收规定。施工测量施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故选项 C 正确。


第107题

高速铁路轨道施工应以( )为基准,进行轨道施工测量。


A.CPO

B.CPI

C.CPI

D.CPⅢ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轨道施工测量方法。高速铁路轨道施工应以轨道控制网 CGPI 为基准,进行轨道施工测量。故选项 D 正确。


第108题

影响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泥品种

B.含砂率

C.骨料级配

D.单方用水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和泌水性。混 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单方用水量。故选项 D 正确。


第109题

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时,对台后(  )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


A.1.0m

B.2.0m

C.2.5m

D.3.0m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路提与桥台过渡段填筑要求。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 2.0m 范围内, 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 碾压速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故选项 B 正确。


第110题

关于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预应力筋张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总伸长量不得超过计算值±8%

B.张拉以伸长值控制为主,应力作为校核,总伸长量不得超过计算值±8%

C..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总伸长量不得超过计算值±6%

D..张拉以伸长值控制为主,应力作为校核,总伸长量不得超过计算值上±6%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架施工要点。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钟长作为校核。顶塞锚同后,测量两端仲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故选项 C 正确。



第111题

对位于流速较大、河水较深河流中的桥梁基础,埋深较浅承台施工应采用的围堰类型是( )。


A.双壁钢围

B.钢板桩围堰

C.单壁钢围堰

D.钢吊箱围堰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双壁钢围堰的适用条件。双壁钢围堪一般由内外壁板、竖向析架、水平环形行架、 刃脚组成。围堰内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封底。适用于流速较大、水位较深、承台较浅的地层。故选项 A 正确。


第112题

施工图设计阶段,经评估为极高风险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责任主体是( )。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职责与分工。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 若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单位是设计单位。故选项 B 正确。


第113题

铁路隧道瓦斯工区钻爆作业应采用( )。


A.干式钻眼、反向装药

B.干式钻眼、正向装药

C.湿式钻眼、反向装药

D.湿式钻眼、正向装药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瓦斯工区钻焊作业的要求。瓦斯工区钻爆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严禁反向装药。 故选项 D 正确。


第114题

高速铁路无道岔岔枕排布应( )。


A.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垂直于侧股

B.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垂直于直股

C.以侧股为基准股,岔枕垂直于侧股

D.以侧股为基准股,岔枕垂直于直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道岔组装连接。无砟道岔组装: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胶,先直股后侧股、先上股后 下股的顺序进行。故选项 B 正确。


第115题

Ⅱ级铁路正线轨道碎石道床材料应采用( )。


A.普通道砟

B.一级道砟

C.二级道砟

D.特级道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碎石道床材料应符合的规定。I、Ⅱ级铁路轨道的碎石道床材料应采用一级道。站线轨道可采用二级碎石道。故选项 B 正确。


第116题

铁路通信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分为:星形、环形、网形、树形和(  )结构。


A.T 形

B.角形

C.网线

D.总线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在通信网中,所谓拓扑结构是指构成通信网的节点之间的互连方式。基本的拓扑结构有:网状网、星环形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等。故选项 D 正确。


第117题

铁路信号车站联锁系统是将车站信号机、轨道电路、( )设备之间建立一定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以确保列车在车站内运行安全。


A.驼峰

B.区间

C.道岔

D.道口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车站联镇系统。车站联领系统又称“则车进路控制系统”,是将车站信号机、轨道区段、道岔之间建立一定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使值班员可选择列车在车站内的运行进路,并通过按压按钮或点击家标自动准备进路、保证进路上的道常位置正确、无敌对的进路,以保障列车在车站内运行安全。 故选项 C 正确。


第118题

铁路区间信号自动闭塞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组织方法,让列车在一定的( )内运行,避免在同一线路上运行的列车迎面相撞或追尾相撞。


A.空间间隔

B.时间间隔

C.区间间隔

D.车站间隔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区问闭塞系统。区间闭塞系统又称“列车间隔控制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组织方法 让列车在一定的空间间隔内运行,保障在同一线路上运行的列车,不会产生迎面相撞或追尾相撞。故选项A 正确。


第119题

铁路信号 CTCS 系统,根据系统配置,按功能划分为(  )级。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分级。CTCS 根据系统配置按功能划分为级。故选项 C 正确。


第120题

下列调试试验中,属于铁路信号系统道岔单项调试试验内容的是(  )。


A.残压试验

B.分路试验

C.极性交叉试验

D.故障电流试验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单项试验。道常单项试验:手摇道岔密贴调整、电操定、反位试验、断表示试验、 摩擦电流试验、故障电流试验。故选项 D 正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