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50题)


第241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高架桥,该桥上部结构为30m跨径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共120片预制箱梁。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根据构件预制场的布设要求,立即进行了箱梁预制场的选址和规划,并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在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方案要求在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包括预制时间、梁体编号等内容,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见图2。

       【问题】

       1.平面图中D、E、F三个区各是什么?

       2.T梁上还应喷涂什么标识?拌合站标识?

       3.计算最短流水施工工期。

       4.梁场方案审批方式正确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D—制梁区;E—存梁区;F—材料加工区。

2.(1)T梁上还应喷涂:张拉时间、施工单位、部位名称。

(2)拌合站标识:拌合站简介牌、混凝土配合比牌、材料标识牌、操作规程、消防保卫牌、安全警告警示牌。

3.施工工期=(120-1)×2+10=248天。

4.不正确。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应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第242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路基工程,其中K18+220-K18+430设置了一段挡土墙,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11m,挡土墙横断面示意图如下。

       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含构件C预制)→测量放线→工序A→地基处理→排水沟施工→基础浇筑→构件C安装→工序B→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

       路基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进行了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实施,向项目部、分包单位的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进行交底,交底人员和参会人员双方签字确认。技术交底记录部分内容如下:

(1)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进场时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后即可用于施工。

(2)聚丙烯土工带的下料长度取设计长度。聚丙烯土工带与面板的连接,可将土工带的一端从面板预埋拉环或预留孔中穿过,折回与另一端对齐,并采用筋带扣在前端将筋带扎成一束。

(3)填土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根据拉筋间距、碾压机具和密实度要求,通过实验确定。为保证压实效果,所有填筑区域均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

(4)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尾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然后向拉筋中部逐步进行。再向墙面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碾压机具不得在挡土墙范围内调头。

问题

⒈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和结构式划分,分别写出该挡土墙的名称。

⒉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工序A,工序B与图中构件C的名称。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必须交叉进行的工序。

⒊项目部组织技术交底的方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⒋逐条判断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按设置的位置为路堤挡土墙;按结构型式为加筋土挡土墙。

2.工序A:基坑开挖;工序B:筋带铺设;构件C:墙面板。

其中墙面板安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等工序交叉进行。

3.不正确。

理由: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分级管理。

(1)凡技术复杂的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由总工程师向主任工程师、技术队长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交底;

(2)施工队一级的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队负责向技术员、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以及班组长进行交底;

(3)施工员向班组长进行交底。

【新教材中该知识点已修改为: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在相应工程内容施工前分级进行。第一级:项目总工向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各分部分项工程主管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第三级:现场技术员负责向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第(1)条不正确;

理由: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进场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出厂试验报告,进场后应取样进行技术指标测定。

第(2)条不正确;

理由:聚丙烯土工带的下料长度一般为2倍设计长度加上穿孔所需长度(30~50cm)。【新教材已无此知识点】

第(3)条不正确;

理由:距加筋土面墙1m范围外,填料采用大中型振动压实机械压实,距加筋土面墙1m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

第(4)条不正确;

理由:压实顺序应先从筋带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筋带尾部,再碾压靠近墙体部位。【新教材改为:碾压应从拉筋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进行,不得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先向拉筋尾部逐步压实然后再向墙面方向进行。】

【名师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挡土墙,要能根据示意图及背景资料描述确定挡土墙的类别。结构型式分类,此题中的挡土墙按为加筋土挡土墙。挡土墙的施工流程要熟悉,并能根据流程掌握施工中的细节要点。


第243题

某施工单位在北方平原地区承建了一段长152k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路面结构设计示意图如下。

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采用2台滑模摊铺机分左右幅同时组织面层施工,对行车道与硬路肩进行整体滑模摊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滑模摊铺前,施工单位在基层上进行了模板安装,并架设了单线基准线,基准线材质为钢绞线。

事件二:滑模摊铺机起步时,先开启振捣棒,在2~3min内调整到适宜振捣频率,使进入挤压板前缘拌合物振捣密实,无大气泡冒出,方可开动滑模机平稳推进摊铺。因滑模摊铺机未配备自动插入装置(DBI),传力杆无法自动插入。

事件三:施工单位配置的每台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为100m/h,时间利用系数为0.75,施工单位还配置专门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搅拌站生产能力为450m3/h(滑模摊铺机生产率公式为Q=1000hBVPKB(m3/h),公式中h为摊铺厚度,B为摊铺宽度)。

事件四:施工单位按每2km路面面层划分为一个分项工程,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验和评定,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K0+000~K2+000段路面面层满足基本要求,且资料检查齐全,但外观鉴定时发现1处外观缺陷,需扣一分,该分项工程的实测项目得分表如下:

问题

⒈改正事件一中的错误。

⒉事件二中传力杆应采用什么方法施工?对传力杆以下的混凝土如何振捣密实?

⒊施工单位配置的水泥混凝土搅拌站能否满足滑模摊铺机的生产率?说明理由。

⒋写出表中k的含义,平整度的检测除了表格中提及的直尺外,还可以采用什么仪器?

⒌计算分项工程(K0+000~K2+000段路面面层)的评分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并评定该分项工程的工程质量等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在基层上进行了模板安装”改为“滑模摊铺机不需要安装模板”。

滑模摊铺高速公路时,应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故,“单线基准线”应改为“单向坡双线基准线”。

2.前置支架法;传力杆以下的混凝土宜在摊铺前采用手持振捣棒振实。

3.水泥混凝土搅拌站能满足滑模摊铺机的生产率。

摊铺宽度B=(850+250)*2=22m;

滑模摊铺机生产率Q=1000*0.24*22*100/1000*0.75=396m³/h<450m³/h。

4 .k表示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除3m直尺外,还有连续式平整度仪法。(平整度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及反应类,3m直尺和连续式平整度仪测试法属于断面类,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属于反应类)

5 .(97*3+99*2+98*3+95*2+96*2+92+94+96+95+95)÷(3+2+3+2+2+1+1+1+1+1)≈96.3分。

扣掉外观缺陷,总分为:96.3-1=95.3分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所以本分项工程检查评分结果为合格。

【名师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滑模摊铺机施工,相关施工技术要点要熟记,计算步骤按照案例背景给出的公式带入数据计算即可。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计算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24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双线五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桥长612m,跨径布置为81m+3×150m+81m、主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柱墩墩身为薄壁单室空心墩,墩身最大高度60m。主桥0号、1号块采用单箱单室结构,顶板宽12m,翼板宽3m,主桥桥位处河道宽550m,水深0.8-4m,河床主要为砂土和砂砾。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本桥的地址、地形和水文情况,施工单位主桥上部结构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法。其中0号、1号块采用托架法施工,悬臂端托架布置示意图如下。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该桥悬臂浇筑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C和D。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由项目部组织审核,项目总工签字后报监理单位。

       事件三:0号、1号块混凝土施工拟采用两次浇筑的方案:

       第一次浇筑高度为5.27m,主要工艺流程:托架及平台拼装→安装底模及外侧模→E→安装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安装竖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筋、埋设预埋件→F→浇筑混凝土→养护;

       第二次浇筑高度为4m。主要工艺流程为:G→内侧模加高→安装内支架及顶板、翼板模板→H→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横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筋、埋设各种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

       事件四:施工单位采用墩侧塔吊运输小型机具和钢筋等材料;采用专用电梯运送施工人员;采用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入模浇灌。

【问题】

⒈说明图中A和B的名称。

⒉根据本桥结构,施工单位在悬臂施工过程中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⒊事件二中C、D的内容是什么?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则改正。

⒋指出事件三中工艺流程E、F、G、H的名称。

⒌事件四中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哪些属于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持证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悬臂端托架布置示意图中,A是悬臂端托架,B是悬臂端底模板。

2.不需要采取临时固结。

 理由:本桥结构为连续刚构,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

3 .C是计算书,D是图纸。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错误。

改正如下: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新教材改为: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4. 事件三中,E是预压,F是安装内模板,G是处理施工缝,H是安装顶板、翼板钢筋。

5.(1)塔吊和施工电梯属于特种设备。

(2)特种设备持证有以下要求: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证、使用地报检合格证、操作人员特殊工种证。

【名师点拨】此题考查悬臂施工方法,是否需要临时固结要根据桥梁类型确定,背景资料第一句话说明此桥是连续刚构梁桥,所以不需要临时固结。0号块的布置示意图属于必会内容,各部位的构件名称要准确记忆并能理解其作用。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要理解,在案例题目中以填空形式考查频率较高。专项方案的审批流程属于高频考点,必会知识。


第245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隧道合同总工期为36个月。

左右隧道分别为4855m,中线间距30m,隧道最大埋深850m,纵坡为3%人字坡。其地质条件为:岩性为砂岩、石灰岩,局部有煤系地层;瓦斯含量低,属低瓦斯隧道;穿越F1、F2、F3三条断层;地下水发育。左右洞围岩级别均为Ⅱ级3415m,Ⅲ级540m,Ⅳ级310m,Ⅴ级590m,在距进口2100m(对应里程k27+850)处设计了一座斜井,斜井长450m,向下纵坡5-8%。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及平面布置示意图分别见图1、图2。

图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经现场调查发现,进口处为深沟,且跨沟桥台位于隧道洞口。经综合考虑,施工单位提出了设计变更方案,在距进口280m处增设一条长150m的横洞(见图2)。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水平,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无轨运输。施工计划进度指标为:Ⅱ级围岩开挖支护130m/月,Ⅲ级围岩开挖支护90m/月,Ⅳ级围岩开挖支护70m/月,Ⅴ级围岩开挖支护30m/月。二次衬砌144m/月。施工准备3个月,二次衬砌及沟槽施工结束滞后于1个月,路面铺筑及交通、机电工程施工2个月,横洞施工4个月,斜井施工6个月,不确定因素影响工期1个月。进出洞口所增加的时间已综合考虑,不再单独计算。

事件三:根据现场情况,相关单位拟保留横洞面取消斜井。

【问题】

⒈在有斜井和横洞的情况下,本隧道最多有几个开挖面同时施工?并在平面布置示意图上用箭头标明掘进方向(需在答题卡上复制平面布置示意图作答)。

⒉该隧道施工的每个工作面需要配备哪些主要开挖及初期支护机械设备?(至少回答6种设备)

⒊分析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增设进口横洞的理由。

⒋根据事件三给出的条件,在事件三中保留横洞而取消斜井的情况下,计算隧道施工最短工期。(计算结果以月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⒌根据提供的地质信息,本隧道由地质引起的主要施工安全危险源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在有斜井和横洞的情况下,本工程最多可以有10个工作面。

2.每个开挖面配备的开挖和初期支护机械设备有:凿岩机、凿岩台车、装药台车、锚杆台车(锚杆安装机)、混凝土喷射机、钻孔机、注浆机(压浆机)。

3.增设进口横洞理由:进口处为深沟,且跨沟桥台位于隧道洞口。因此进口处没有机械作业空间。

4.(1)横洞施工4个月期间,隧道出口开挖掘进长度=30×3+70×1=160m。

(2)横洞工区和出口工区同时相向施工的各级围岩长度

Ⅱ级围岩长度=[2030-(280-50-60-40-30-60)+1385]=3375m

Ⅲ级围岩长度=210+210+60=480m

Ⅳ级围岩长度=50+50+50=150m

Ⅴ级围岩长度=320+[100-(160-70-80)]=410m。

(3)横洞工区和出口工区同时相向施工的工期

=(3375/130+480/90+150/70+410/30)/2=23.6月。

(4)总工期=3+4+23.6+2+1+1=34.6月。

5.危险源包括:洞口段、浅埋段、断层破碎带、岩层接触带、岩溶、地下涌水、瓦斯地段。

【名师点拨】此题考查内容较灵活,需仔细提炼案例背景中的有效信息。答题时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分条作答,例如第1问,分析有几个工作面之后,还需要复制平面布置图用箭头标明掘进方向。题目中已知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所以注意要将两个隧道的开挖面分别计算。事件一中,由于进口处为深沟,且跨沟桥台位于隧道洞口,所以进口处不能开挖。增设的横洞处可以开挖,并且左右两个面可以同时开挖,共有4个工作面。斜井和横洞一样,也是左右两个工作面可以同时开挖,两个隧道就是4个工作面。出口处也可以施工,两个隧道就有两个开挖面。所以共有4+4+2=10个开挖工作面。第4问计算题目要列式,结果要符合要求,以月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此类细节要求在案例题目中越来越多,一定要按要求作答。




第246题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控制指标是( )。


A.回弹模量

B.压实度

C.CBR值

D.塑性指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路基填料的选择。

【选项分析】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该知识点已删除】


第247题

袋装砂井处理软基的工艺流程中,“沉入砂袋”的前一道工序是( )。


A.打入套管

B.机具定位

C.埋砂袋头

D.摊铺下层砂垫层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软土地区路基施工。

【选项分析】袋装砂井按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砂袋头-摊铺上层砂垫层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因此“沉入砂袋”的前一道工序是打入套管。


第248题

下列沿河路基防护工程中,属于间接防护工程的是( )。


A.石笼

B.植物

C.浸水挡土墙

D.顺坝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路基防护工程类型。

【选项分析】沿河路基间接防护:(1)护坝。(2) 丁坝。(3)顺坝。(4)改移河道。

【新教材此知识点已变更为:间接防护:丁坝、顺坝等导流构造物以及改移河道。】


第249题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磨耗层损坏较小,出现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其最适合采用()修复。


A.现场冷再生

B.整形再生法

C.复拌再生法

D.厂拌热再生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旧沥青路面再生。

【选项分析】整形再生法适合维修路面出现轻微裂纹、磨耗层损坏及破损面积较小的路面,修整清除原路面的轻度车辙、龟裂等病害,恢复路面的平整度,改善路面性能。


第250题

下列桥台中,不属于梁桥轻型桥台的是( )。


A.埋置式桥台

B.靠背式框架桥台

C.加筋土桥台

D.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桥梁下部结构分类。

【选项分析】属于梁桥轻型桥台的有:埋置式桥台;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加筋土桥台。【新教材此知识点变更为:梁桥轻型桥台包括:设有支撑梁的轻型桥台;埋置式桥台;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台;加筋土桥台。】


第251题

关于斜拉桥受力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梁为多点弹性支撑,高跨比小,自重轻,提高跨径

B.配筋要考虑正负两种弯矩的要求

C.斜拉索的变形非线性,一般采用挠度理论或变形理论

D.斜拉索的垂直分力相当于混凝土的预压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分类和受力特点。

【选项分析】

斜拉桥:(1)斜拉索相当于增大了偏心距的体外索,充分发挥抵抗负弯矩的能力,节约钢材;(2)斜拉索的水平分力相当于混凝土的预压力;(3)主梁多点弹性支承,高跨比小, 自重轻,提高跨径。



第252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清孔较为彻底的钻孔方法是( )。


A.抽浆法

B.换浆法

C.掏渣法

D.喷射清孔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钻孔灌注桩施工。

【选项分析】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以及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方法。依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和土质条件决定,其中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新教材已无此知识点】

【名师点拨】清孔的几种方法要准确记忆,简单了解其原理,尤其注意抽浆法清孔。



第253题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其程序包括:①导梁及模板就位;②主桁梁前进;③导梁前进;④脱模、解拆模板。正确的施工程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逐孔施工。

【选项分析】模架移动程序包括:脱模、解拆模板—主桁梁前进—导梁前进—导梁及模板就位。

【名师点拨】新教材已无该知识点,但属于应会知识点,掌握移动模架法施工工艺流程。

模架移动程序包括:脱模、解拆模板→主桁梁前进→导梁前进→导梁及模板就位。

(1)准备工作

①松开托架上的千斤顶,落下底模;

②固定导梁,将底模解拆;

③移动前方台车至主桁梁前端,在桥面上铺设后方台车用轨道,后方吊杆穿上梢子;

④两侧主桁梁由前方导梁上的台车(一台)和后方已浇筑混凝土梁上台车(两台)托挂,并落下一定高度,准备前移。

(2)将主桁梁移至次一孔预定位置,并使其所携托架安装在桥墩上,然后在托架上用千斤顶将主桁梁举至规定高度;

(3)主桁梁移动到位后再移动导梁,先将挂在导梁上的脚手架收起,落下墩上的千斤顶、使导梁落至滚筒上,再牵引导梁前移,其后千斤顶及滚筒等通过导梁运至前方;

(4)导梁前移定位后,用千斤顶将其升至要求高度,然后合上底模,安妥脚手架,完成模架移动。


第254题

既适用于一般软弱破碎围岩,也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松软围岩,且对围岩加固的范围和强度相对较小的预支护措施是(  )。


A.超前锚杆预支护

B.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

C.管棚预支护

D.小钢管预支护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超前支护。

【选项分析】超前锚杆主要适用于地下水较少的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工程中,也适宜于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管棚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超前小导管注浆不仅适用于一般软弱破碎围岩,也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松软围岩,对围岩加固的范围和强度是有限的。故选择B。


第255题

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情况的开挖方法是(  )。


A.台阶法

B.CD法

C.CRD法

D.双侧壁导坑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主要开挖方法的适用条件。

【选项分析】台阶法适用于Ⅲ~Ⅴ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VI级围岩的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开挖。

中隔壁法(CD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适用于围岩较差、跨度大、浅埋、地表沉降需要控制的场合。

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的情况。

【此知识点已变为:台阶法适用于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Ⅴ级围岩的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开挖。】



第256题

根据《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 )。


A.高度18m的土质边坡处理

B.水深15m的围堰工程

C.深度7m的挡墙基础

D.高瓦斯隧道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选项分析】高度≥20m的土质边坡,或高度≥30m的岩质边坡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名师点拨】此部分内容是必会内容,也易在案例题目中考查。


第257题

沥青贯入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顺序正确是的(  )。


A.初压-撒布嵌缝料-浇洒沥青-撒布封层料-撒布主层集料

B.撒布主层集料-撒布嵌缝料-浇洒沥青-撒布封层料-初压

C.撒布主层集料-初压-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撒布封层料

D.撒布主层集料-初压-撒布嵌缝料-浇洒沥青-撒布封层料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沥青路面分类。

【选项分析】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步骤为:撒布主层集料-初压-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撒布封层料。【新教材已删除该知识点】



第258题

下列收费子系统组成设备中,不属于车牌自动识别装置组成部分的是( )。


A.车辆检测器

B.ETC电子标签

C.摄像机

D.图像采集卡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收费各子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选项分析】车牌自动识别装置由车辆检测器、摄像机、辅助光源、图像采集卡、车牌识别处理器和软件组成。



第259题

关于施工机械台班预算单价中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费用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以及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费

B.辅助设施费包括安装机械的基础、底座及固定的锚桩等项费用

C.属于台班单价的可变费用

D.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安装、拆卸费用不在此费用内,需另行计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标后预算费用。

【选项分析】不变费用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等。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 费以及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费。辅助设施费包括安装机械的基础、底座及固定的锚桩等项 费用。稳定土厂拌设备、沥青乳化设备、黑色粒料拌和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安装、拆 卸以及拌和设备、搅拌站(楼)、大型发电机的基础、沉淀池、散热池等辅助设施和机械操作 所需的轨道、工作台的设备费用等,不在此项费用内,在工程项目中另行计算。【新教材中该知识点已变】



第260题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包工程在开工前,承包人必须填报开工报审表,并附有监理人审批且取得发包人同意 的书面文件

B.监理人收到分包工程开工报审表后,审查其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确定是否批复其开工申请

C.监理人应检查核实分包人实施分包工程的主要人员与施工设备 

D.监理人应对分包工程实施现场监管,及时发现分包工程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并通知分包人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分包工程的管理。

【选项分析】监理人应对分包工程实施现场监管,及时发现分包工程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问题,由承包人采取措施处理。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