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题库(1478题)


第1241题

甲公司是一家电子计算器制造商,计算器外壳可以自制或外购。如果自制,需为此购置一台专用设备,购价7 500元(使用1年,无残值),单位变动成本2元。如果外购,采购量10 000件以内,单位报价3.2元;采购量10 000件及以上,单位报价可优惠至2.6元。下列关于自制或外购决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预计采购量为8 000件时应自制

B.预计采购量为4 000件时应外购

C.预计采购量为16 000件时应外购

D.预计采购量为12 000件时应外购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设成本无差别点采购量为X件。则:自制相关总成本=7 500+2X外购相关总成本=3.2X(X<10 000),外购相关总成本=2.6X(X≥10 000)当采购量<10 000件时:7 500+2X=3.2X,X=6 250(件),即成本无差别点采购量为6 250件。当采购量≥10 000件时:7 500+2X=2.6X,X=12 500(件),即成本无差别点采购量为12 500件。所以当采购量<6 250件,或10 000件≤采购量<12 500件,应选择外购。当6 250件<采购量<10 000件,或采购量>12 500件,应选择自制。


第1242题

甲企业生产X产品,月生产能力2500件,正常销量2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产品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18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3元,2023年5月客户紧急追加订货800件,愿意每件出价36.5元,超出生产能力的支付工人加班工资10000元,若接受订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 )。(2023年)


A.增加利润1200元

B.减少利润1200元

C.增加利润11200元

D.增加利润8800元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特殊订单是否接受的决策。在本题中,生产能力是2500件,如果接受特殊订单,则生产量=2000+800=2800(件),这超出了生产能力,所以需要减少原有产品300件,这样减少的边际贡献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若接受订单,企业利润增加=800×(36.5-18)-300×(30-18)-10000=1200(元)。  


第1243题

A公司生产并销售糯米酒糟,全年生产5万斤,单价10元/斤,单位变动成本4元/斤,固定成本总额5万元。目前市场上原浆酒需求增加,A公司如果将5万斤酒糟进一步加工为5万斤原浆酒,需要追加单位变动成本1元/斤,购置相关设备花费50 000元,每月折旧2 000元,另外需要增加两位工人,月工资3 000元/人,每斤原浆酒售价15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进一步加工可以增加年利润14.6万元

B.进一步加工可以增加年利润10.4万元

C.A公司应该直接出售酒糟

D.A公司应该将酒糟进一步加工为原浆酒


参考答案:BD


解析:

增加的年收入=5×(15-10)=25(万元),增加的年成本=50 000×1+(3 000×2+2 000)×12=146 000(元)=14.6(万元),增加的年利润=25-14.6=10.4(万元),由于将酒糟进一步加工为原浆酒会增加利润,因此A公司应该将酒糟进一步加工为原浆酒。


第1244题

甲公司目前生产A、B两种产品,需要使用同一台机器设备,该设备每月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10000分钟,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40000元。相关资料如下:

2021年8月末,甲公司预计未来每月正常市场需求可达A产品900件、B产品350件。

要求:

(1)为最优利用该机器设备获得最大利润,甲公司每月应生产A、B产品各多少件?

(2)为满足正常市场需求,在充分利用现有机器设备产能基础上,甲公司追加一台机器设备,每月可增加机器工时7000分钟。若追加设备的相关成本120000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计算追加设备对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

(3)在甲公司追加产能的前提下,如果在正常市场需求外客户乙提出新增A产品订单400件,不可拆单(即若接受该订单,则必须全部接受,不可部分接受),1个月内交货,每件2100元。若机器设备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原正常市场需求可以部分放弃,计算接受该订单对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并判断是否应接受该订单。

(4)在甲公司追加产能的前提下,如果在正常市场需求外甲公司拟参加客户丙的一项招标:丙订购A产品360件,1个月交货。甲公司使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制定投标价格,在成本基础上的总加成额72000元。若机器设备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计算甲公司投标的最低单价。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A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3000-1000-500-500)/10=100(元/分钟)

B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2500-600-300-100)/12=125(元/分钟)

B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高,优先安排生产B产品350件。

再安排生产A产品,A产品产量=(10000-12×350)/10=580(件)

(2)A产品剩余市场需求的生产时间=(900-580)×10=3200(分钟)<7000(分钟)

或,追加设备可生产A产品数量=7000/10=700(件)>320(件)

追加设备对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3200×100-120000=200000(元)

或:追加设备对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900-580)×(3000-1000-500-500)-120000=200000(元)

(3)剩余机器工时=7000-3200=3800(分钟),还可以生产A产品3800/10=380(件)

客户乙新订单是400件,追加的设备生产能力不够满足该订单。

如果接受该订单,必须减少原订单20件。减少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便成为接受该订单的机会成本。

接受该订单的机会成本=(3000-1000-500-500)×20=20000(元)

接受该订单的边际贡献=(2100-1000-500-500)×400=40000(元)

对甲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40000-20000=20000(元)

(4)投标丙所需机器工时=360×10=3600(分钟)<3800(分钟)

甲公司投标最低单价=1000+500+500+72000/360=2200(元/件)



第1246题

甲公司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其中X产品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20元,专属固定成本总额950000元。预计2021年可销售X产品1万台,若X产品停产,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是(  )。


A.上升15万元

B.下降15万元

C.上升80万元

D.下降80万元


参考答案:A


解析:

固定成本950000是属于X产品的专属成本,生产X产品就会发生,停产则不会发生,所以只需要计算停产前X产品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即可。若停产前息税前利润为负,停产则会导致息税前利润上升;相反,若停产前息税前利润为正,停产会导致息税前利润下降。生产X产品给甲公司带来的息税前利润=(300-220)×1-95=-15(万元),若X产品停产,则甲公司息税前利润上升15万元。


第1247题

甲公司生产乙产品,最大产能90 000小时,单位产品加工工时6小时。目前订货量13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乙产品销售单价150元,单位成本100元,单位变动成本70元。现有特殊订单2 000件,单件报价90元,接受这笔订单,公司营业利润(    )。


A.增加100 000元

B.增加40 000元

C.增加180 000元

D.增加160 000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公司生产乙产品,最大产能90 000小时,即最大产量=90 000/6=15 000(件),接受特殊订单2 000件不会冲击正常市场销售,因此接受这笔订单,甲公司营业利润增加=2 000×(90-70)=40 000(元)。


第1248题

当企业参加某项投标,在会遇到较强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存在剩余生产能力,则该投标产品的定价基础是(    )。


A.该批产品的变动成本

B.该批产品的固定成本

C.该批产品的制造成本

D.该批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之和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企业有闲置生产能力时管理者为了确保中标,往往以该投标产品的增量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当公司存在剩余生产能力时,增量成本即为该批产品的变动成本。


第1249题

(1)如客户提出订货25 000件,单价为10元,分析甲公司是否接受客户的特殊订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边际贡献=25 000×(10-8-1)=25 000(元)大于0,或单价10元大于单位变动成本9元,单位边际贡献大于0,故可接受订货。


第1250题

(2)如客户提出订货40 000件,单价为10元,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分析甲公司是否接受特殊订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差额损益=40 000×(10-8-1)-10 000×(12-8-1)=10 000(元)大于0,故接受订货。


第1251题

(3)如客户提出订货32 000件,单价为10元,为此需要追加专属成本30 000元,分析甲公司是否接受特殊订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差额损益=32 000×(10-8-1)-2 000×(12-8-1)-30 000=-4 000(元)小于0,故不能接受订货。


第1252题

(1)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联合加工成本以及各自的单位成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甲、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3:5,所以甲产品产量=88 000×3/(3+5)=33 000(千克),乙产品产量=88000×5/(3+5)=55 000(千克)。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3 000×8.58=283 140(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55 000×(7.2-0.336)=377 52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加工成本=561 561×283 140/(283 140+377 520)=240669(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240 669/33 000=7.29(元/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联合加工成本=561 561×377 520/(283 140+377 520)=320892(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320 892/55 000+0.336=6.17(元/千克)


第1253题

(2)通过计算作出是否将甲产品深加工为丙产品的决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将全部甲产品深加工为丙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就是丙产品的产销量:33 000×0.8=26 400(千克),相关收入=16×26 400=422 400(元),该方案确认变动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甲产品的产量33 000千克,变动成本=4×33 000=132 000(元),专属成本为65 000元。

②将70%的甲产品深加工为丙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丙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甲产品产销量:

丙产品的产销量=33 000×0.8×70%=18 480(千克)

直接出售的甲产品销量=33 000×(1-70%)=9 900(千克)

相关收入=18 480×16+9900×8.58=380 622(元)

该方案确认变动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甲产品产量的70%

变动成本=4×33 000×70%=92400(元)

③直接出售全部甲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33 000千克

相关收入=8.58×33 000=283140(元)

相关成本=0

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决策结论:将70%的甲产品深加工为丙产品后再出售。



第1254题

(1)计算当前A、B、C三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边际贡献总额=1 400×(600-400)+1 000×(900-600)+1 200×(800-450)=1 000 000(元)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总收入=1 000 000/(1 400×600+1 000×900+1 200×800)=37.04%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0 000+247 500+300000)/37.04%=2 558 045.36(元)


第1255题

(2)计算调整生产结构后A、B、C三种产品的产量、边际贡献总额、甲公司每月的税前利润增加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在生产线每月生产能力为12800机器工时的约束下,产品组合决策中决定产品优先次序的是单位机器工时的边际贡献的大小。

A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600-400)/2=100(元)

B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900-600)/4=75(元)

C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800-450)/5=70(元)

比较三种产品的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可知,应该优先安排生产A产品,然后安排生产B产品,其余剩余生产能力再安排生产C产品。因此,应该生产A产品2 000件、B产品1 500件和C产品560[(12 800-2 000×2-1500×4)/5]件。

边际贡献总额=2 000×(600-400)+1 500×(900-600)+560×(800-450)=1 046 000(元),调整生产结构后,每月的固定成本不变,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因此每月边际贡献总额的增加额等于每月税前利润的增加额。甲公司每月税前利润增加额=1 046 000-1 000 000=46000(元)。


第1256题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20年度下列指标:①边际贡献总额;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安全边际额;④安全边际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边际贡献总额=600×(30-16)=8 400(万元)

②保本点销售量=2 800/(30-16)=200(万件)

③安全边际额=(600-200)×30=12 000(万元)

④安全边际率=(600-200)/600×100%=66.67%


第1257题

(2)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完成下列要求:①以2020年为基期计算经营杠杆系数;②预测2021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以2020年为基期计算的经营杠杆系数=8 400/(8 400-2 800)=1.5

②预计2021年销售量增长率=(612-600)/600×100%=2%

预测2021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1.5×2%=3%


第1258题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公司因调整信用政策而预计增加的相关收益(边际贡献)、相关成本和相关利润,并据此判断改变信用条件是否对公司有利。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增加的相关收益=120×(30-16)=1 680(万元)

增加的相关成本=350+1 700×6%=452(万元)

增加的相关利润=1 680-452=1 228(万元)

改变信用条件后公司利润增加,因此改变信用条件对公司有利。


第1259题

(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四,计算投产新产品Y为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并据此作出是否投产新产品Y的经营决策。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4)增加的息税前利润=300×(36-20)-600-200×(30-16)=1 400(万元),投资新产品Y后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会增加,因此应投产新产品Y。


第1260题

(1)该企业每年需用甲零件80 000件,若外购每件单价为60元,企业拥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则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由于企业拥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不需考虑,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直接材料40元,直接人工5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外购单价为60元。则:自制总成本=80 000×50=4 000 000(元),外购总成本=80 000×60=4 800 000(元),企业应选择自制方案,可节约成本800 000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