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81题
(3)根据资料三,分别计算并分析两种情景下甲公司是否应接受特殊订单,并简要说明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①情景1:
接受特殊订单增加的利润=300×(13-12)-200=100(万元)
由于接受特殊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所以甲公司应接受特殊订单。
设定价为X万元:
300×(X-12)-200>0,解得:X>12.67(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12.67~15万元。
②情景2:
接受特殊订单增加的利润=350×(13-12)-50×(15-12)-250=-50(万元)
由于接受特殊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特殊订单。
设定价为Y万元:
350×(Y-12)-50×(15-12)-250>0,解得:Y>13.14(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13.14~15万元。
第1282题
(1)根据资料一,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台关键设备,计算公司A、B、C三种产品的生产安排优先顺序和产量。在该生产安排下,公司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A、B、C三种产品对关键设备加工能力的总需求(400×1+600×2+1000×2.5=4 100小时)>加工能力的总供给(2 500小时),需要根据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安排生产。
①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1.2)/1=0.8(万元)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4﹣1.6)/2=1.2(万元)
C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6-3.5)/2.5=1(万元)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C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因此应先安排生产B产品,其次是C产品,最后生产A产品。
因为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因此B产品的产量=销售量=600(件),C产品的产量=(2 500-600×2)/2.5=520(件),没有剩余加工能力,因此不生产A产品。
②边际贡献=(4﹣1.6)×600+(6-3.5)×520=2 740(万元)
息税前利润=2 740-1 000=1 740(万元)
税前利润=1 740-10 000×6%=1 14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2 740/1 740=1.57
财务杠杆系数=1 740/1 140=1.53
第1283题
(2)根据资料二,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两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并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在该筹资方案下,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EBIT-10 000×6%-4000/1 250×1 000×9%)×(1-25%)-6 000×10%]/1000=[(EBIT-10 000×6%)×(1-25%)-6 000×10%]/(1 000+4 000/10)
求得:EBIT=2 408(万元)
公司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后,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达到5 000小时(2 500小时×2),均能满足A、B、C三种产品的市场正常销量。
预计息税前利润=(2-1.2)×400+(4-1.6)×600+(6-3.5)×1 000-1 000-600=2 660(万元),预计息税前利润2 66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2 408万元,因此应该选择财务杠杆大的方案1进行筹资。
②边际贡献=预计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2 660+1 000+600=4 26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的税前利润=2 660-10 000×6%-4000/1 250×1 000×9%-6 000×10%/(1-25%)=972(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4 260/2 660=1.6
财务杠杆系数=2 660/972=2.74
每股收益=[(2 660-10 000×6%-4 000/1 250×1 000×9%)×(1-25%)-6 000×10%]/1 000=0.73(元)
第1284题
(3)结合要求(1)、(2)的结果,简要说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固定经营成本是引发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源(或,企业销售量水平与盈亏平衡点的相对位置决定了经营杠杆的大小;或,经营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经营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固定成本增加,导致经营杠杆变大。
固定融资成本是引发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或,息税前利润与固定融资成本的相对水平决定了财务杠杆的大小;或,财务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资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财务费用(或,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增加,导致财务杠杆变大。
第1285题
(4)根据资料三,计算并判断公司是否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4)公司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后,约束资源的年加工能力达到5 000小时,按照市场正常销量生产后剩余的产能=5 000-400×1-600×2-1000×2.5=900(小时),该剩余产能可以生产的A产品产量=900/1=900(件),可以增加的息税前利润=900×(2-1.2)-200=520(万元),由于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大于0,因此该公司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第1286题 在变动成本加成法,成本基数是( )。
A.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与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B.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之和
C.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之和
D.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之和
参考答案:C
解析:企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法,成本基数为单位变动成本,包括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
第1287题
(1)假设该机器设备属于甲公司的最紧缺资源,同时,开发新产品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则甲公司应开发哪种新产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应采用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通过计算每种产品单位机器小时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大小作为选择的依据,计算结果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B产品单位机器小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大于A产品单位机器小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B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必然大于A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因此,甲公司应选择生产B产品。
第1288题
(2)如果甲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为30000小时,则基于边际贡献最大化,计算分析甲公司应开发哪种新产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甲公司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生产新产品,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与决策分析没有关系,可以不予考虑,因此应采用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通过计算每种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的大小作为选择的依据,计算结果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B产品单位边际贡献比较低,但是其机器小时消耗也低,产品生产总量多,为甲公司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也就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生产B产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甲公司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在两种新产品中选择一种产品进行生产,并且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因此,可以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分析。差别损益分析表见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差别损益为10 000元,大于0,可以据此判定应当开发生产A产品,这样可以比开发生产B产品增加10 000元利润。
第1290题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20年A产品的下列指标:①单位标准成本;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单位标准成本=35×2+15×2+10×2=12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7 000×16-3680×2×15=1 600(元)(U)
③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7 000-3 680×2)×15=-5 400(元)(F)
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16-15)×7 000=7 000(元)(U)
第1291题
(2)根据资料二,运用完全成本加成法(加成率为制造成本的40%)测算B产品的单价。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B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制造成本×(1+加成率)=(100+50+36+600 000/12 000)×(1+40%)=330.4(元)
第1292题
(3)根据资料二,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加成率为变动成本的30%)测算B产品的单价。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B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加成率)=(100+50+36+14)×(1+30%)=260(元)
第1293题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B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290元高于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B产品的单价260元,接受额外订单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形下增加边际贡献,即增加利润,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第1294题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21年B产品的目标利润为150 000元,销售单价为350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金的影响。计算B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5)保本销售量=(600 000+120 000)/[350-(100+50+36+14)]=4 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50 000+(600 000+120 000)]/[350-(100+50+36+14)]=5 800(件)。
第1295题
甲公司机床维修费为半变动成本,机床运行100小时的维修费为250元,运行150小时的维修费为300元,则机床运行时间为120小时,维修费为( )元。
A.260
B.270
C.250
D.275
参考答案:B
解析:
半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为y=a+bx,则有250=a+b×100,300=a+b×150,建立联立方程解之得:a=150(元),b=1(元),则运行120小时的维修费=150+1×120=270((元)。
第1296题
下列关于财务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财务预算多为长期预算
B.财务预算多为专门预算
C.财务预算是关于利润、现金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D.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
参考答案:CD
第1297题
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称为( )。
A.零基预算法
B.定期预算法
C.静态预算法
D.滚动预算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弹性预算法,是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系列预算方法。
第1298题
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有(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现金预算
D.利润表预算
参考答案:CD
解析:
财务预算是关于利润、现金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包括利润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第1299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列表法优点的有( )。
A.不管实际业务量是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
B.混合成本中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其性态直接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
C.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补法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D.便于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参考答案:AB
解析:
列表法的优点是:不管实际业务量是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混合成本中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其性态直接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但是,运用列表法编制预算,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补法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选项C是列表法的缺点,选项D是公式法的优点。
第1300题
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限制,并能够克服增量预算方法缺点的预算方法是( )。
A.弹性预算法
B.固定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滚动预算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增量预算法的缺点是不利于调动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零基预算法是指企业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应用零基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