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01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1402题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当期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可能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有( )。
A.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税率变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调整
D.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方金额。以上各事项虽然也可能对应调整当期所有者权益或者商誉,但是也可能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
A.甲公司2×21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为284万元
B.甲公司2×21年应交所得税为150万元
C.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432万元
D.甲公司2×22年应交所得税为225万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甲公司2×21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6/12=24(万元),甲公司2×21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100+160+24=284(万元),选项A正确;
甲公司2×21年应交所得税= (884-284×100%) ×25%=150(万元),选项B正确;
2×2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24=216(万元),计税基础=216×200%=432(万元),选项C正确;
甲公司2×22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48(万元),2×22年应交所得税=( 948-48×100% ) ×25%=225(万元),选项D正确。
第1405题
分别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甲公司2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70-200/10(税法上无形资产摊销金额)-50(国债免税利息收入)+100(补提的坏账准备)=10 100(万元);
甲公司20×8年度应交所得税=10 100×15%=1 515(万元)。
第1406题
分别计算甲公司2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资料一:
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确定,且20×8年年末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税法上按照10年进行摊销,因而计税基础=200-200/10=18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200-180=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20×25%=5(万元)
②资料二:
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均为1 000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③资料三:
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 000-200-100=9 700(万元),由于按照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计税基础为10 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 000-9 700)×25%=75(万元)。
④根据上述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期末余额为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末余额为5万元。
第1407题
计算确定甲公司20×8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年金额”栏应列示的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5-0=5(万元),
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30=45(万元);
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确认的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5-45=-40(万元);
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1 515-40=1 475(万元)。
第1408题
编制甲公司与确认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借:所得税费用 1 4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5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5
A.120
B.140
C.160
D.180
参考答案:B
解析: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4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A.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费用为95万元
B.预计负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收益为11.5万元
C.应交所得税为106.5万元
D.所得税费用83.5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 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累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25%-30=95(万元)
(2)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00×25%-13.5=11.5(万元)
(3)应交所得税=[1 000-(500-200)+(100-90)]×15%=106.5(万元)
(4)递延所得税费用=95-11.5=83.5(万元)
(5)所得税费用=106.5+83.5=190(万元)
A.所得税费用为780万元
B.应交所得税为792万元
C.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4万元
D.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2万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2016年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取得成本16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160×15%=24(万元),对应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计税基础为980,账面价值为9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980-900)×15%=12(万元);甲公司2016年应交所得税=(5200+80)×15%=792(万元);甲公司2016年所得税费用的金额=792-12=780(万元),或所得税费用=5200×15%=780(万元)。
第1412题
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利润表所得税费用的有( )。
A.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参考答案:CD
解析:
根据准则规定,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金额,应调增其他综合收益,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调整其他综合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调整所得税费用。
A.纳税调整减少500万元
B.2019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125万元
C.2019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D.2019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25万元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计提的坏账准备纳税调整增加,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则纳税调整减少;2019年应是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
A.660
B.1 060
C.1 035
D.627
参考答案:C
解析:
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纳税,因此要调减;税法上也不认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也需要纳税调减,所以应交所得税=(4 000-500-1 500)×33%=66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 500+100)×25%=400(万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 035
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6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500-500÷10=450(万元)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不需要进行摊销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5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450=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2.5(5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
(2)
其他债权投资的计税基础=1800(万元)
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1800=200(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200×25%-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
(3)
存货的计税基础=1000(万元)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500×(3.7-0.1)-900=900(万元)
该批存货应当计提100(1000-9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0-100=9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900=10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100×25%)
贷:所得税费用25
(4)
应纳税所得额=6300-500÷10+(1000-900)=6350(万元)
应交所得税=6350×25%=158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58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87.5
A.16 120
B.15 480
C.15 500
D.16 100
参考答案:C
解析: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5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8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贷:其他综合收益 20
A.247.5
B.250
C.252.5
D.257.5
参考答案:C
解析:
2×22年年末甲公司购入行政管理设备的账面价值=600-60=540(万元),计税基础=600-40=56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560-540 )×25%=5(万元)。甲公司2×22年应纳税所得额=1 000-5O+60+(60-40)=1 030元),应交所得税=1 030×25%=257.5(万元),应确认所得税费用的金额=257.5-5=252.5(万元),选项C正确。
第1420题
分别计算甲公司202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甲公司2×2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9970-200/10(税法上无形资产摊销金额)-50(国债免税利息收人)+100(补提的坏账准备)=10000(万元);甲公司2×21年度应交所得税=10000×15%=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