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外部性的是( )。
A.你打扫了公共楼梯,邻居也沾了光
B.你饲养的蜜蜂活动于公共土地,使别人的收成增加
C.你购买了私家车,用于你公司的商务接待
D.你在邻居的井边打井,邻居的井水水位降低了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是指一方的经济活动在给另一方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同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就是指那些在决策者(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成本和收益之外,并非出于自愿而带给他人额外成本或收益的情况。
C选项,购买私家车,用于自己公司的商务接待,并没有给另一方带来损失或收益,所以属于隐性成本,而不属于外部性。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提示】本题为反选题,即选错误选项,做题时应格外注意,务必认真审题。
第102题
你若在高峰时挤公交车上班,则可能会影响他人乘车和准点上班。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 )。
A.外部成本
B.外部性
C.内部性
D.社会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的实例。
你若打扫楼梯,你的邻居也跟着沾光;你若在别人的地里放蜂,别人的收成可能因此增加;你若在别人的井边打井,别人的井水就不如以前丰沛;你若在高峰时挤公交车上班,则可能会影响他人乘车和准点上班。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外部性。B选项正确。
C选项、D选项说法教材未提及,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本题容易错选A选项。外部成本和外部性不同,外部性是一个统称,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而负外部性一般可以用外部成本进行分析,要注意这两者的区分。
第103题
外部成本是构成社会成本的一部分,包括( )。
A.经营成本
B.环境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意外成本
E.私人成本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的解决方法。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要改善资源配置,需要经过成本效益分析的检验,才能决定是否上马这个项目,即除了考虑项目的内部效果外,还要考虑由此产生的负外部性。外部成本是构成社会成本的一部分,包括环境成本和意外成本。
BD说法正确,ACE说法均不是外部成本的内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D。
第104题
经济学理论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主要包括( )。
A.制定排污标准
B.征收排污费
C.税收
D.发放可交易的许可证
E.经济奖励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外部成本内部化。
经济学理论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主要是制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费,税收,发放可交易的许可证。第一种方法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和控制来解决环境问题,后两种方法则是基于市场刺激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ABCD说法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本题可通过排除法进行作答。减少外部成本基本以限制的手段为主,E选项中经济奖励的方法明显不是在限制,故排除E选项后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105题
交通运输财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这体现了( )。
A.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
B.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
C.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
D.可持续性运输与可持续性发展相一致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交通运输每一项内容的具体概念。
(1)交通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交通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可持续交通运输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系统,其运行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交通运输资产能够完好地运行,交通运输财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
(3)交通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即交通运输活动对环境与生态造成的损害能够完全纳入公共或者私人的交通运输决策框架中,以使交通运输受益者承担交通运输外部性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交通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即交通运输改善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利益应在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
A说法符合题意,BCD说法均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6题
外部性的解决方法是( )。
A.协调发展
B.外部成本内部化
C.消除外部成本
D.忽视外部成本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外部性的解决方法。
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外部成本内部化。
B说法正确,AC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7题
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其中一种是运输系统与非再生资源(如环境系统)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包括( )。
A.节约时间
B.交通事故
C.方便快捷
D.产生货物和人的位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使用外部性。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以用外部成本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运输系统与非再生资源(如环境系统)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交通运输与环境之间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是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在利用环境资源从事运输服务时,没有考虑它应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补偿。第二层次是运输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如交通拥堵。
B说法正确,AC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8题
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包括( )。
A.运输设施通常用于公共服务,如基本的社会沟通、军事目的以及其他社会目的
B.运输设施有利于促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C.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输网络规划实现国家开发利用能源的目的
D.产生新的消费和新型物流组织
E.可通达性提高和成本降低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
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包括:①运输设施通常用于公共服务,如基本的社会沟通、军事目的以及其他社会目的;②运输设施有利于促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③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输网络规划实现国家开发利用能源的目的。
ABC说法正确。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思路点拨】
本题有文字陷阱,要注意题干所问为【运输供给】的内容,DE为【运输活动】的内容,要认真审题,注意区分。
第109题
系统的运输网络规划有助于实现国家开发利用能源的目的,这体现了交通运输( )。
A.使用的正外部性
B.使用的负外部性
C.供给的正外部性
D.供给的负外部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包括:①运输设施通常用于公共服务,如基本的社会沟通、军事目的以及其他社会目的;②运输设施有利于促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③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输网络规划实现国家开发利用能源的目的。C说法正确。
A选项:使用的正外部性为可通达性提高和时间节约,产生新的消费和新的物流组织;
B选项:使用的负外部性为交通拥堵、运输系统未涵盖的费用、环境影响、交通事故;
D选项:供给的负外部性为①土壤和水污染,土地表面风化;②生物圈、生态多样化 和自然栖息地受到干扰;③人类沟通被隔离;④视觉障碍。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10题
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的关系是( )。
A.外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B.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外部成本
C.外部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D.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做这样一种关系: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D说法正确,ABC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11题
交通运输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 )。
A.便捷
B.噪声
C.污染
D.拥挤
E.交通事故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交通运输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噪声、污染、拥挤、交通事故等,这些都是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
BCDE说法正确,A说法存在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思路点拨】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进行作答,题干所问为负外部性,负外部性即为不好的、负面的影响,A选项“便捷”是正面作用,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选项即可得分。
第112题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用( )概念。
A.外部成本
B.外部收益
C.增量成本
D.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衡量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可以用外部成本这一概念进行分析。A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外部收益是指给其它无关经济主体带来收益,但却无法要求对方为这种收益支付成本。
C选项:增量成本是指随某一特定决策而发生变动的成本。
D选项:机会成本不仅是指做某件事的时候实际发生的账面费用支出,更多地是指“为了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做其他事而在观念上的一种代价”。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13题
促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 )。
A.结构的正外部性
B.使用的负外部性
C.供给的正外部性
D.供给的负外部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包括:①运输设施通常用于公共服务,如基本的社会沟通、军事目的以及其他社会目的;②运输设施有利于促进边远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③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输网络规划实现国家开发利用能源的目的。C说法正确。
A说法不存在,为干扰项。
B选项:使用的负外部性为交通拥堵、运输系统未涵盖的费用、环境影响、交通事故;
D选项:供给的负外部性为:①土壤和水污染,土地表面风化;②生物圈、生态多样化 和自然栖息地受到干扰;③人类沟通被隔离;④视觉障碍。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14题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中的防护支出法,是用人们( )所支付的费用来衡量环境物品的价值。
A.为消除环境不适的影响
B.为保护自身不受环境损害的影响
C.为改善环境
D.为防止自己及家人健康损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外部性评估。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中的防护支出法,用人们为保护自身不受环境损害的影响所支付的费用来衡量环境物品的价值,它是外部成本货币化评估中采用最广泛的方法。
B说法正确,AC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15题
如果用a表示行驶每公里的固定费用,b表示乘车人的单位时间价值,v表示行驶速度,则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MPC的计算方法为( )。
A.a+b×v
B.a+b/v
C.a+(1+b)×v
D.a+(1+b)/v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及其评估。
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计算公式为:MPC=a+b/v
B说法正确,AC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116题
交通运输活动对一定时间、空间范围的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影响,其碳排放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
A.CO2排放变化率=人口变化率×人均GDP变化率×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率×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B.C02排放变化率=人口变化率+人均GDP变化率+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率-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C.C02排放变化率=人口变化率+人均GDP变化率-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率-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D.C02排放变化率=人口变化率-人均GDP变化率-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率-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及其评估。
碳排放率指标的计算公式:CO2排放变化率=人口变化率×人均GDP变化率×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率×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A选项说法正确,BC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17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用来反应评估交通运输外部性方法中的剂量反应法的是( )。
A.向经济行为人询问为消除环境不适而愿意支付的成本
B.对保护不受环境损害的影响所支付的成本
C.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D.对金属和建筑物等材料设施的物理侵蚀
E.对水生生态系统和植被的破坏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剂量反应法。
间接方法,即不直接揭示人们对环境产品的偏好,而是通过计算污染及其影响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然后再测定人们对所产生影响的偏好程度,又称剂量反应法。常见的剂量反应关系的例子有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对金属和建筑物等材料设施的物理侵蚀、对水生生态系统和植被的破坏等。
CDE均属于剂量反应关系,AB教材中未提及,为干扰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提示】本题为反选题,即选错误选项,做题时应格外注意,务必认真审题。
第118题
交通运输活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
A.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系数
B.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C.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变化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系数
D.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变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系数变化率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系数。
A说法正确,BCD均存在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要注意“国内”和“国民”、“强度”和“强量”的区别。
第119题
下列各项属于替代市场法的有( )。
A.旅行成本法
B.支付意愿法
C.实际发生法
D.内涵定价法
E.防护支出法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替代市场法。
替代市场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旅行成本法、内涵定价法和防护支出法。支付意愿法和实际发生法属于交通运输外部性的评估方法。
ADE说法正确,BC是独立的一种方法,与替代市场发同属于外部成本的一种方法。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E。
第120题
解决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办法是将其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是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可行的情况下,将全部社会成本施加给( )。
A.社会
B.运输企业
C.造成外部性的主体
D.制造商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外部性的治理。
外部性内部化的目标是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可行的情况下,将全部社会成本施加给造成外部性的人,使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
C说法符合题意,ABD均为错误描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