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1021题)


第861题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贴现与再贷款

C.公开市场操作

D.常备借贷便利

E.贷款限制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故ABC项正确。

D项属于我国近年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E选线属于干扰选项。贷款限额是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银行发放贷款的最高计划限额。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第862题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称为(  )。


A.逆回购

B.正回购

C.再贴现

D.再贷款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简称,故D项正确。

央行逆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故A项错误。

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故B项错误。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故C项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863题

201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对(  )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A.金融机构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民营企业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是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01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864题

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原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称为(  )。


A.再贴现

B.再贷款

C.正回购

D.逆回购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逆回购(先买后卖),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为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A选项,再贴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B选项,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基本形式。

C选项,正回购(先卖后买),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865题

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当逆回购到期,中国人民银行要进行的操作是向市场( )。


A.现券买断

B.投放流动性

C.收回流动性

D.现券卖断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种。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正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原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为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866题

央行票据互换操作采用固定费率数量招标方式,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  )。


A.行政分配

B.承购包销

C.邀请招标

D.公开招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票据互换操作采用固定费率数量招标方式,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公开招标。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867题

下列有关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传统的国际金融监管实践中,监管重心长期停留在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审慎方面,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关注个体金融行为的风险而不是整个金融体系总的风险

B.国际社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认识和把握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C.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开始从以微观审慎为主导转向以宏观审慎为主导

D.宏观审慎政策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的发展演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开始从以微观审慎为主导转向宏观微观审慎相结合。选项C错误。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868题

《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指出,宏观审慎政策旨在减缓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机构、跨市场的风险传播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目的是(  )。


A.防范非系统性风险

B.防范系统性风险

C.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D.降低负债的价格

E.提高监管标准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基本内涵。
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指出,宏观审慎政策旨在减缓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机构、跨市场的风险传播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思路点拨】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和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增加缓冲资本,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和韧性;

(2)通过降低资产价格和信贷投放之间的顺周期性,控制杠杆、债务等的不可持续增长,防范时间维度上的系统性风险;

(3)降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防范由存在高度关联、有共同的风险暴露以及大型机构引起的系统性风险。


第869题

在国际金融监管实践中,促使各国监管当局重视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大催化性事件是(  )。


A.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B.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C.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D.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重视并不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社会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一大成果。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开始从以微观审慎为主导转向宏观微观审慎相结合,强化宏观审慎日益成为共识,构建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成了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重心。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在传统的国际金融监管实践中,监管重心长期停留在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审慎方面,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关注个体金融行为的风险而不是整个金融体系总的风险。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断了世界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黄金增长期,危机的迅速蔓延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危害,使各国货币当局进一步认识到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金融运行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870题

201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联合发布《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报告,将宏观审慎政策概括为(  )。


A.主要用于防范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具有“宏观、逆周期、防传染”的基本属性

B.利用审慎工具来防范系统性危险,从而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及其影响程度的政策

C.利用审慎性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避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的政策

D.主要用于解决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管不足和标准不高等问题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2016年8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清算银行联合发布《有效宏观审慎政策要素:国际经验与教训》政策报告,将宏观审慎政策概括为:利用审慎工具来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及其影响程度的政策。选项B正确。

2009年,巴塞尔委员会指出,宏观审慎政策主要用于解决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和标准不高等问题。选项D错误。

在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上,各成员方对“宏观审慎”的定义达成共识,认为“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指利用审慎性工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避免实体经济遭受冲击的政策。选项C错误。

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后,2021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明确,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主要用于防范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具有“宏观、逆周期、防传染”的基本属性。选项A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871题

在做好顶层设计和框架搭建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宏观审慎的制度体系建设。下列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宏观审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是(  )。


A.推动建立和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

B.出台存款保险制度

C.完善非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

D.推动融资租赁公司规范发展

E.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完善宏观审慎的制度体系。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宏观审慎的制度建设,包括:推动建立和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针对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牵头制定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推进监管标准统一;出台存款保险制度,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按照分行业、分步骤制定实施细则的思路,开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构建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协作等。

选项CD说法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E。


第872题

宏观审慎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可运用的工具日益丰富,在政策工具方面,相继建立起(  )。


A.房地产市场宏观审慎管理

B.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C.外汇外债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D.对清算、支付、托管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宏观审慎管理

E.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管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
在政策工具方面,相继建立起房地产市场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外汇外债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以及对清算、支付、托管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宏观审慎管理等,宏观审慎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可运用的工具日益丰富。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2015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6年起,将已执行五年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以评估为工具促使金融机构强化自我管理和约束,强化稳健经营。MPA改变了原来单一指标的做法,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情况、定价行为、资产质量情况、跨境融资风险情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和监管,实施逆周期调节。其中,资本充足率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核心。


第873题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是(  )。


A.及时、准确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

B.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适当使用

C.顺畅的传导机制

D.良好的治理机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

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是指综合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和监管判断,识别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和表现,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态势、发生可能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及时、准确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括宏观审慎政策目标、风险评估、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与治理机制等,是确保宏观审慎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机制。

①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顺周期累积以及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和跨境传染,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和稳健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性,促进金融体系的整体健康与稳定。

②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是指综合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和监管判断,识别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和表现,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态势、发生可能性和潜在危害程度。

及时、准确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

③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是提升宏观审慎政策执行效果的必要手段,要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开发和储备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同时,针对评估识别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使用适当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④宏观审慎政策传导机制是指通过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施加影响,从而抑制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顺周期累积或传染,最终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的过程。顺畅的传导机制是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⑤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机制是指为监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协调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以及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所进行的组织架构设计和工作程序安排。良好的治理机制可以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第874题

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中,属于结构维度的工具是(  )。


A.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B.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

C.特定机构附加监管规定

D.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工具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

结构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特定机构附加监管规定、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工具、跨市场金融产品管理工具和风险处置等阻断风险传染的管理工具。选项C属于结构维度的工具,正确。

时间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资本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工具、资产负债管理工具、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工具、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选项ABD属于时间维度的工具。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时间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

结构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


第875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时间维度的工具的有(  )。


A.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工具

B.流动性管理工具

C.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D.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工具

E.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题考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

时间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资本管理工具、流动性管理工具、资产负债管理工具、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工具、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工具。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思路点拨】时间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


第876题

金融监管的含义不包括(  )。


A.市场准入

B.市场运营

C.风险防范

D.市场退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的行为。ABD正确,题目选非。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金融监管是指通过制定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877题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一些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这些标准主要涉及金融机构的(  )。


A.收益标准

B.公司治理

C.市场准入

D.市场运营

E.市场退出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故CDE项正确。

收益标准和公司治理属于公司内部的控制。AB项与本题无关,为干扰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E。


第878题

为提高监管实效,规范金融运作,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A.安全稳健与效率并重原则

B.依法监管原则

C.监管主体独立原则

D.适度竞争原则

E.内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有: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选项E错误。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过度竞争、恶劣竞争都不可取)。

(6)统一性原则。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1)依法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2)含义:

①国家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

②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实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③金融机构应合法经营,依法接受监管当局的监督,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1)安全稳健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2)金融监管不应是消极的单纯防范风险,而应是在金融监管中促使金融机构将积极防范风险同提高金融经营效率相协调。

5.适度竞争原则:

适度竞争原则要求既不能限制过死,又不能放松过宽,使各机构在一个适度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

6.统一性原则: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使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第879题

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是(  )。


A.监管主体的独立性

B.依法监管

C.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

D.适度竞争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金融监管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活动,涉及面较广且复杂,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其监管过程和目标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利益主体的干扰,难以公正、公平、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达到所需监管目标。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1)依法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2)含义:

①国家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

②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实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③金融机构应合法经营,依法接受监管当局的监督,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1)安全稳健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2)金融监管不应是消极的单纯防范风险,而应是在金融监管中促使金融机构将积极防范风险同提高金融经营效率相协调。

5.适度竞争原则:

适度竞争原则要求既不能限制过死,又不能放松过宽,使各机构在一个适度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

6.统一性原则: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使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第880题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有(  )。


A.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B.公平互信原则

C.依法监管原则

D.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E.适度竞争原则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适度竞争原则。

统一性原则。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1)依法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2)含义:

①国家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

②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实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③金融机构应合法经营,依法接受监管当局的监督,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1)安全稳健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2)金融监管不应是消极的单纯防范风险,而应是在金融监管中促使金融机构将积极防范风险同提高金融经营效率相协调。

5.适度竞争原则:

适度竞争原则要求既不能限制过死,又不能放松过宽,使各机构在一个适度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

6.统一性原则: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使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