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1021题)


第921题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把交易主体处于获取利润、利息等经济动机而主动进行的经济交易称为(  )。


A.事后交易

B.远期交易

C.自主性交易

D.补偿性交易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的含义。

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是指有关交易主体出于获取利润、利息等经济动机或共他动机,根据本国与他国在价格、利率、利润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或其他考虑,而于事前主动进行的经济交易。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922题

根据产生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  )。


A.收入性不均衡

B.货币性不均衡

C.经常账户不均衡

D.周期性不均衡

E.结构性不均衡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偶然性不均衡、收入性不均衡,货币性不均衡,周期性不均衡和结构性不均衡,故ABDE项正确。

根据不同账户的状况,分为经常账户不均衡,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与综合性不均衡,C项属于根据不同账户状况的划分,故C项错误

题的正确答案为ABDE。

【思路点拨】


第923题

根据差额的性质,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  )。


A.经常账户不均衡

B.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

C.顺差

D.综合性不均衡

E.逆差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
(1)根据差额的性质,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顺差与逆差
(2)根据产生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偶然性不均衡、收入性不均衡、货币性不均衡、周期性不均衡与结构性不均衡。
(3)根据不同账户的状况,国际收支不均衡分为经常账户不均衡、资本与金融账户(剔除储备资产科目)不均衡与综合性不均衡。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E。


第924题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则增加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  )。


A.等额扩张

B.数倍扩张

C.等额收缩

D.数倍收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则增加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扩张,故B项正确。

反之,如果是逆差,则减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缩减,故CD项错误。

A项与本题不符,为干扰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925题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政府可以采取(  )财政政策。


A.紧缩性

B.扩张性

C.顺差性

D.逆差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因此,该国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②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926题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时,可行的政策选择是(  )。


A.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本币贬值

B.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本币升值

C.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本币贬值

D.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本币升值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松的财政政策,松的货币政策,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ACD选项,描述皆不适用本题要求。

1.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1)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②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2)国际收支顺差时,采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与紧缩时相反。

2.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账户收支,也调节资本账户收支

(1)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②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③产生利率效应,即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提升,从而刺激资本流入,阻碍资本流出。

(2)国际收支顺差时,采用松的货币政策,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与紧缩时相反。

3.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

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汇率政策能够产生相对价格效应。这里的相对价格是指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1)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这会使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2)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这会使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下跌,从而刺激进口。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927题

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下列采用的调节政策中不正确的是(  )。


A.紧的财政政策

B.紧的货币政策

C.本币法定升值的汇率政策

D.本币法定贬值的汇率政策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采用本币法定贬值的汇率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选项ABD正确。

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采用本币法定升值的汇率政策,选项C错误。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本题为反向选择,题干问的是哪个选项不属于逆差时采用的调节政策。

【思路点拨】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从宏观角度看有三种,对比记忆效果更佳。

1.财政政策:

(1)调节对象:经常账户收支               

(2)调节机制:{调节总需求}

①需求效应:经常账户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缓解逆差。

  经常账户顺差:宽松的财政政策→进口需求增加→进口增加→缓解顺差。

②价格效应:经常账户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总需求降低→价格下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缓解逆差。

  经常账户顺差:宽松的财政政策→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缓解顺差。

2.货币政策:

(1)调节对象:经常账户收支、资本账户收支。

(2)调节机制:

①需求效应:经常账户逆差:紧的货币政策→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缓解逆差。

  经常账户顺差:松的货币政策→进口需求扩大→进口增加→缓解顺差。

②价格效应:经常账户逆差:紧的货币政策→总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缓解逆差。

  经常账户顺差:松的货币政策→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刺激进口、限制出口→缓解顺差。

③利率效应:资本账户逆差:紧的货币政策→货币量减少→利率提升→刺激资本流入、阻碍资本流出→缓解逆差。

  资本账户顺差:松的货币政策→货币量增加→利率下降→阻碍资本流入、刺激资本流出→缓解顺差。

3.汇率政策: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让本币贬值或升值。{币值}

(1)调节对象:经常账户收支。

(2)调节机制:相对价格效应: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①经常账户逆差: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②经常账户顺差: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上涨、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下跌→限制出口、刺激进口


第928题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进而导致外汇储备不足时,该国可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这是因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同时导致(  ),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乃至恢复均衡。


A.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国外资本因利率提高而流入

B.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增多,国外资本因利率提高而流入

C.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增多,国内资本因利率下降而流出

D.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国外资本因利率下降而不再流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
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三是产生利率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提升,从而刺激资本流入,阻碍资本流出。选项A正确。选项E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929题

我国针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的政策包括(  )。


A.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B.降低税率

C.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D.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E.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管的高压政策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所采取的调节政策:

1、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故A项正确

2、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故C项正确。

4、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故D项正确。

5、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管的高压政策,故E项正确。

B项与本题无关,为干扰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第930题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未出现过国际收支逆差

B.在顺差当中,多数年份都是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同时顺差

C.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D.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80年代中期的3年和1992年出现过收支逆差,故A项说法错误。

在顺差当中,多数年份都是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同时顺差,B项说法正确。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是改革开放的成果,C项说法正确。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机制转移到我国的结果,D项说法正确。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931题

下列举措中,能够减少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有(  )。


A.允许我国出口企业将外汇收入存放在境外

B.放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

C.鼓励高科技的外资流入

D.限制低附加值的直接投资流入

E.严控国外投机热钱流入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及其调节。

我国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调节政策和措施包括:

(1)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允许出口企业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存放在境外。

(2)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在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框架下,放宽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允许国内机构和居民的部分外汇通过符合条件的机构对外进行证券投资。

(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4)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5)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E。


第932题

下列做法中,属于我国为调节国际收支顺差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


A.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B.取消多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

C.对国外投资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D.支持成套设备出口

E.放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我国对国际收支顺差采取了一些调节政策和措施,包括:①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②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③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耗能、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⑤对国外投资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选项B属于③中的具体措施。故ABCE项正确。

D项与本题无关,为干扰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第933题

国际储备的特征包括(  )。


A.实物资产

B.官方储备

C.货币资产

D.存量概念

E.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具有四个本质特征:

① 国际储备是官方储备,为货币当局所持有,不包括民间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

② 国际储备是货币资产, 不包括实物资产,即使某些实物资产(如文物等)价值昂贵。

③ 国际储备是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资产,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国际储备的目的,即用于国际支付等,因此不能将他国不可兑换货币等用作国际储备。

④ 国际储备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一般以截至某一时点的余额来表示或计量国际储备总量。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思路点拨】国际储备是指国家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国际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第934题

不能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有(  )。


A.非货币性黄金

B.外汇储备

C.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D.特别提款权

E.跨国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


参考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的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SDR)。

A选项,非货币性黄金是不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的黄金,黄金储备才是国际储备,描述错误。

B选项,外汇储备,属于国际储备。

C选项,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属于国际储备。

D选项,特别提款权,属于国际储备。

E选项,跨国企业持有的外汇资产,首先排除,属于干扰选项。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E。


第935题

可以被非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当作国际储备的资产有(  )。


A.外汇储备

B.特别提款权

C.黄金储备

D.实物资产

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的构成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后两项国际储备,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方才拥有。选项AC正确。选项BE错误。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

【思路点拨】国际储备的本质特征:

①国际储备是官方储备,为货币当局所持有,不包括民间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

②国际储备是货币资产,不包括实物资产,即使某些实物资产(如文物等)价值昂贵。选项D错误。

③国际储备是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资产。

④国际储备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一般以截至某一时点的余额来表示或计量国际储备总量。


第936题

国际储备不包括(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实物资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SDR)。后两项国际储备,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才拥有。

D项国际储备是货币资产,不包括实物资产。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937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才拥有的国际储备包括(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D.SDR

E.实物储备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包括:

①黄金储备,是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国际储备;

②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自由外汇或以自由外汇表示的其他货币资产;

③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又称普通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中25%的黄金、基金组织指定的外币或特别提款权部分;

④特别提款权(SDR),是由基金组织于1970年以后向成员国无偿分配的,作为补充原有国际储备资产不足的新型国际储备资产。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SDR)这两项国际储备只有具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资格的国家或者地区才拥有,故AB错误,CD项正确。

实物储备不属于国际储备,故E项错误。
注:审题很重要,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也是国际储备,但题目问的是会员独有的外汇储备,所以本题不予以选择。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第938题

国外债权人放债前,往往会首先对一国国际储备数量及其增减趋势等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该国能够(  )。


A.稳定本币汇率

B.维持国际资信和投资环境

C.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D.稳定本国物价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功能。

国际储备的功能包括: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2)稳定本币汇率。当外汇供不应求,外币升值,本币剧烈贬值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向外汇市场投放外汇,缓解和平衡外汇供求。

(3)维持国际资信和投资环境。当向国外举债时,国外债权人放债前,往往会首先对一国国际储备数量及其增减趋势等因素进行评估。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939题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有(  )。


A.是否是储备货币发行国

B.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

C.外债规模

D.国际支出的流量

E.长期国际融资能力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有:

①是否是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是,则对国际储备需求少,反之则多。

②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成正比。

③国际支出的流量。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④外债规模。该因素也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⑤短期国际融资能力。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在国际上获得短期融资的能力强,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⑥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可供选择的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较多,实施后见效的时滞短,效果好,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⑦汇率制度。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其他弹性低的汇率制度,则对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所需要的国际储备就多;反之则少。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第940题

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一般在(  )。


A.10%~20%

B.10%

C.30%~50%

D.25%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故C项正确。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一般在30%-50%。

A项与本题无关,教材中并未出现。B选项为国际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D项国际储备额与进口额之比。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本题目需要了解到“判断总量是否适度的经验指标”有哪些,并着重记忆其百分比。

1.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为10%。

2.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一般为30%-50%。

3.国际储备额与进口额之比,一般为25%。如果以月计量,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

国际储备额的总量管理目标在于总量应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