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21题
在政府预算管理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框架下,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权能分布与职责划分是不同的,关于立法机构权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审计部门的权能包括监督资金使用者机构性预算安排的效率与效果
B.资金需求者的权能包括确定其内部预算资金的具体分配方案
C.预算总规模和资金需求者机构性预算规模的确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资金需求使用者进行相应惩罚
D.政府预算部门的权能不包括监督资金使用者遵守预算规章的情况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治理的政府预算管理框架。
D选项错误,政府预算部门的权能包括同资金需求者谈判并提出资金结构性分配的初步建议,监督资金使用者遵守预算规章的情况。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822题
下列关于政府预算决策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
B.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公共偏好
C.公共偏好以社会公共需要为评价基础
D.公共偏好采取政治程序决策
E.政府预算的政治决策程序具有强制性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决策程序。
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 ,A项正确。
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公共偏好,B项正确。
公共偏好以个人为评价基础,C项错误。
公共偏好采取政治程序决策 ,D项正确。
政府预算的政治决策程序具有强制性 ,E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第823题
( )是拟定草案、审查预算建议和做出预算决策的基本依据。
A.基于客观事实对未来的预测
B.政府预算的可行性
C.政府预算的合理合规性
D.预算决策依据与结论的不确定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决策整箱的法定性。
基于客观事实对未来的预测是拟定草案、审查预算建议和做出预算决策的基本依据。
选项BCD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延伸补充另一个相关考点:预算方案的编制、审议通过和调整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
第824题
下列关于预算决策依据的特征及决策程序的法定性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
B.预算方案编制、审议的通过和调整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
C.预算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相关解释
D.预算决策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原则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制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决策程序的法定性。
预算决策依据的特征及决策程序的法定性有三层含义:
①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
②预算决策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原则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制定;
③预算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相关解释。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825题
政府预算的决策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其特征有( )。
A.公共偏好以个人评价为基础
B.公共偏好以国家偏好为基础
C.公共偏好由公民直接决策
D.公共偏好由政治程序决策
E.预算决策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决策过程的实质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
政府预算的决策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
(1)政府预算决策的对象是公共偏好,体现在预算决策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公共偏好以个人评价为基础、公共偏好采取政治程序决策。
(2)政府预算的政治决策程序具有强制性。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E。
【思路点拨】注意政府预算的政治决策程序具有强制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826题
政府预算决策过程的实质是( )。
A.决策程序的法定性
B.对公共偏好的选择
C.优化预算决策路径
D.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
政府预算决策过程的实质是对公共偏好的选择。B项正确,ACD项错误。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827题
下列不属于优化政府预算决策路径的是( )。
A.适当以市场化方式弥补预算决策政治缺陷
B.明确权力边界,建立制衡机制
C.以民主改进政治决策程序
D.按照法定程序编制预算草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优化政府预算决策程序的路径。
优化政府预算决策的路径包括:①以民主改进政治决策程序;②适当以市场化方式弥补预算决策政治缺陷;③明确权力边界,建立制衡机制。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828题
下列方法中,能够以适当的市场化方式弥补预算决策政治缺陷的是( )
A.绩效预算
B.复式预算
C.国库集中支付
D.政府采购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优化政府预算决策的路径。
预算的政治决策需要寻找公私两部门配置的均衡点来实现公众的期望,资源供求的矛盾使人们要求政府谋求最大社会福利,但又不愿承担过多的税收负担,从而使得政府可支配的资金客观存在预算上限。政府就必须以经济的效率决策补充政治决策,对一切计划项目细致审查、分析和论证,按重要性排队决定取舍,运用计划规划预算、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方法选择效率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序,最终实现政治决策和市场决策方式的统一。故选项A 正确。
本题考查教材原文,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829题
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便于立法机构审议和公众监督,但是不能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监督和管理的政府预算模式是( )。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编制模式。
A选项零基预算,优点是:预算收支安排不受以往年度收支的约束,预算编制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能够突出当年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重点,防止出现预算收支结构僵化和财政拖累。缺点是:不是所有的预算收支项目都能采用零基预算,有些收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如公债还本付息支出)。
B选项绩效预算,优点是: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及结果的关系,其宗旨在于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益。
C选项单式预算,优点是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便于立法机构审议和公众监督,缺点是单式预算不能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监督和管理,也不利于体现政府在不同领域活动的性质、特点。
D选项复式预算,是把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另外一个容易出题辨析的: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的优缺点。
第830题
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包括( )。
A.经常预算
B.资本预算
C.零基预算
D.基数预算
E.投入预算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预算模式介绍。
复式预算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AB项正确。
CDE项是政府预算的分类,不属于复式预算,错误。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
【思路点拨】此知识点注意分类层级。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结构划分: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再分类: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方法划分: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划分: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时间跨度划分: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第831题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从而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要支出费用的预算模式是( )。
A.经常预算
B.资本预算
C.投入预算
D.绩效预算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编制模式。
A选项,经常预算以税收为主要来源,包括用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政府日常行政经费支出、各项事业费和社会保障支出
B选项,资本预算反映了政府在干预经济过程中 的投资活动,这部分支出可形成一定量的资本,在较长时间内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主要包括 政府的各项资本性支出。
C选项,投入预算限制甚至禁止资金在不同预算项目之间转移。只能反映投入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而不考虑其支出的经济效果的预算。投入预算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控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D选项,绩效预算政府首先制定有关计划,再制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要支出的费用,以此来编制预算。绩效预算最早产生于美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注意框架: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第832题
零基预算的优点不包括( )。
A.预算收支安排不受以往年度收支的约束
B.可以充分发挥预算政策的调控功能
C.编制工作简便易行
D.可突出当年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重点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编制模式。
零基预算是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零基预算须对每年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
因此C选项说编制工作简便易行是错误的。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基数预算简单理解为:有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编制预算;而零基预算简单理解为:基础数据为零,从零开始编制的预算。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其特点也就迎刃而解。
第833题
投入预算的政策重点是( )。
A.是否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B.控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C.资金投入与产出比较的效率
D.反映资金使用结果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投入预算。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划分,可以划分为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
投入预算的政策重点是控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834题
能够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但不能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政府预算是( )。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预算模式介绍。
零基预算是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A项与题干表述不符。
绩效预算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计划,再制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要支出的费用,以此来编制预算。B项与题干表述不符。
能够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但不能反映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政府预算是单式预算。C项正确。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D项与题干表述不符。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此知识点还需要注意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基数预算简单理解为:有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编制预算;而零基预算简单理解为:基础数据为零,从零开始编制的预算。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其特点也就迎刃而解。
第835题
政府的资本预算收入主要包括( )。
A.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B.资产处置收入
C.债务收入
D.税收收入
E.经常预算结余转入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预算模式介绍。
政府的资本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资产处置收入、债务收入、经常预算结余转入。
因此D选项税收收入不是政府资本预算收入。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思路点拨】首先我们应该判断此题题干说的是资本预算,政府以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取得收入,以及国家特定用于投资方面的某些收入和直接用于国家投资方面的支出,列为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资产处置收入、债务收入、经常预算结余转入等。
资本预算支出:主要包括政府的各项资本性支出,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公共工程项目的投资、战略物资储备、政府贷款以及偿还公债等支出。
第836题
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照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这种预算形式属于( )。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基数预算
D.零基预算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编制模式。
A选项,单式预算是政府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收支性质的预算组织形式。
B选项,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C选项,基数预算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率,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
D选项,零基预算是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重点辨析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基数预算简单理解为:有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编制预算;而零基预算简单理解为:基础数据为零,从零开始编制的预算。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其特点也就迎刃而解。
第837题
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全口径预算体系,包括( )。
A.公共预算
B.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C.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D.产出预算
E.投入预算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预算模式介绍。
我国的改革目标是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ABC项正确。
不包括DE项,错误。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第838题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结构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 )。
A.单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基数预算
E.绩效预算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编制模式。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结构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按预算编制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因此BD不选。
E选项绩效预算是按编制的政策导向分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
【思路点拨】预算模式的分类及其容易考察多选分类,因此我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忆:
第839题
关于复式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
B.丹麦是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之一
C.复式预算便于立法机构的审议和监督
D.复式预算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
E.复式预算的产生是政府职责范围扩大的结果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预算模式介绍。
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是双重预算,A项正确。
丹麦是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之一,B项正确。
CD项是单式预算的优点,错误、
复式预算的产生是政府职责范围扩大的结果,E项正确。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E。
【思路点拨】复式预算极易考察代表国家,谐音记忆是:单点(丹麦和瑞典)
第840题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目标是( )。
A.国有资产的盈利
B.国有资产的宏观运营
C.国有资产的微观运营
D.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国有资产的宏观运营为目标,反映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代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收益分配和再投资关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