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461题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取得、自建的不动产以及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适用的征收率为()。


A.5%

B.3%

C.6%

D.4%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和5%。其中销售自行开发、取得、自建的不动产以及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适用5%的征收率。6%是一般纳税人的税率范畴。

BCD选项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第462题

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的所含税款的增值税类型是(),该类型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积累型增值税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增值税。

增值税的类型包括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以销售收入总额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为税基。收入型增值税以销售收入总额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与固定资产折旧额后的余额为税基。消费型增值税以销售收入总额减去所购中间产品价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后的余额为税基。

ACD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一般认为:

生产型增值税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特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是一种体现鼓励投资政策的增值税。


第463题

关于增值税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

B.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

C.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D.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增值税。

增值税的特点有: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ABC选项正确。

在生产、批发、零售环节都要征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征收,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故增值税不是单环节征收。D选项错误。

题干反问错误的选项,故此题选D。


第464题

下列关于消费税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税的计税方法采用扣税法

B.啤酒、黄酒、成品油适用于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

C.白酒、卷烟等应税消费品适用于定额税率

D.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消费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采用扣税法;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的方法。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白酒、卷烟等应税消费品适用于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啤酒、黄酒、成品油适用于定额税率,B、C两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465题

在我国境内()应税消费品(特殊消费品除外)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A.生产

B.委托加工

C.进口

D.零售

E.批发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消费税。

消费税采取列举征税办法。即列入征税目录的消费品征税。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466题

某公司生产100吨白酒全部销售,共计收入400万,白酒税率是20%加0.5元/500克,问共需交税(  )万。


A.85

B.90

C.95

D.80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税。

白酒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比例税率+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定额税率=4000000×20%+(100000000÷500)×0.5=900000元,即90万元。

本题答案为B。

【思路点拨】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办法的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办法的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啤酒、黄酒、成品油)

3.实行复合计税计征办法的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比例税率+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定额税率。(白酒、卷烟)


第467题

下列关于所得税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B.所得税属于间接税,容易转嫁税负

C.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D.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用累进税率,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1.所得税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一般实行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

2.所得税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A选项正确。

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用累进税率,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CD选项正确。

所得税属于直接税,税负不容易转嫁,B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如所得税和财产税。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如消费税和增值税。


第468题

下列税种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所得税

D.车船税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的特点包括:

(1)税负相对比较公平。一般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

(2)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用累进税率,与货物和劳务税比较收入更富有弹性,所得税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AB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69题

下列关于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间接税,税负易转嫁

B.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C.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D.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E.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所得税的特点。

所得税具有三个特点:①税负相对比较公平。所得税税额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有无所得和所得多少。一般实行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元所得的不征,比较符合"量能负担"原则;所得税类一般规定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可以减轻或消除低收入者的负担。

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所得税税源将不断扩大;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取累进税率,与流转税比较,收入更富有弹性;所得税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A选项,所得税属于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B选项为财产税的特点,所得税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本题答案为CDE。


第470题

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下列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额是(  )。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外商投资企业

D.合伙企业

E.个人独资企业


参考答案:DE


解析:

考查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适用于个人所得税。

ABC选项征收企业所得税,DE选项不适用于企业所得税。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E。


第471题

关于所得税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B.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C.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

D.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E.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考查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具有三个特点:(1)税负相对比较公平;(2)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选项A正确。

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选项B正确。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选项C错误。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选项D正确。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E正确。

本题答案为ABDE。


第472题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  )。


A.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再乘以税率

B.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再乘以税率

C.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

D.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473题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


A.25%

B.17%

C.11%

D.56%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企业所得税。

我国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是25%,特定情形也有20%的优惠税率。

BCD不是企业所得税税率范畴,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第474题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个人对教育、扶贫等进行的捐赠,可以全额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B.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C.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办法有自行申报纳税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两种

E.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或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个人所得税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选项A说法错误。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选项B说法错误。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①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②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④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⑤保险赔款;⑥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⑧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⑨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⑩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选项C说法正确。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办法有自行申报纳税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纳税两种。选项D说法正确。

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①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③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④纳税人申请退税。选项E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为CD。


第475题

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年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C.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5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5 000元以上的,减除20%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A选项正确。

经营所得,以每一年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B选项正确。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0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减按70%计算。C选项错误。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476题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B.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C.纳税人可以采用远程办税端、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D.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E.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年办理扣缴申报


参考答案:BDE


解析:

考查个人所得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①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②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③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④取得境外所得;⑤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⑥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⑦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选项A说法正确。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选项B说法错误。

纳税人可以采用远程办税端、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选项C说法正确。

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选项D说法错误。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选项E说法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BDE。


第477题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的征收制度是()


A.扣除

B.自行申报

C.综合与分类相结合

D.分类分项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制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478题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B.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居民纳税人一定在我国境内有住所

D.我国目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是综合所得税制

E.非居民纳税人在我国境内一定没有住所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A选项说法错误,个人所得税根据所得类别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正确,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共有9项;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

C选项说法错误,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D选项说法错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制度。

E正确,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83天的人。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ACD。


第479题

下列个人所得中,属于不能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是()


A.国债利息

B.县级政府颁发的技术方面的奖金

C.军人的转业费

D.保险赔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属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项目的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A属于,故不选。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D属于,故不选。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C属于,故不选。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奖金是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B错误,县的级别不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480题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属于非居民个人的有( )。


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E.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参考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本题答案为DE。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