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782题 (4)计算业务(3)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4)业务(3)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0-10=-60(万元)
【提示】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国债利息收入,均免税。
第1783题 (5)计算业务(4)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5)研发费用纳税调减=60×75%=45(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0 000+2 000+200)×0.5%=61(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30(万元),应纳税调增=50-30=20(万元)。
会议支出未取得发票,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20万元。
业务(4)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20+20-45=-5(万元)
第1784题 (6)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6)广宣费扣除限额=(10 000+2 000+200)×15%=1 830(万元)
实际发生额1 900万元,纳税调增70万元。
业务(5)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70(万元)
第1785题 (7)判断业务(6)建造厂房的贷款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7)不正确。厂房尚未交付使用,购建期间的借款费用支出应予以资本化,不得计入财务费用直接扣除。
第1786题 (8)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8)福利费扣除限额=2 500×14%=350(万元),实际发生300万元,无需纳税调整。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 500×2%=50(万元),实际发生56万元,应纳税调增6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 500×8%=200(万元),实际发生160万元,无需纳税调整。
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纳税调增50万元。
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50=56(万元)
第1787题 (9)判断业务(8)中购进设备在企业所得税前一次性扣除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如果合理,计算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9)业务(8)购入设备企业选择税前一次性扣除合理。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企业购进设备200万元,低于500万元,可以选择一次性扣除。
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8-200=-192(万元)
第1788题 (10)计算调整后的会计利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0)调整后的会计利润=520+200-140-3.12-24+20=572.88(万元)
【提示】自产产品投资,应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城建税及附加、房产税影响会计利润。财务费用资本化应调整会计利润20万元。
第1791题 (1)判断业务(1)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缴纳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与销售货物的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的,应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其他情形的财政补贴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业务(1)中的财政拨款与销售货物的收入或者数量不直接挂钩,因此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第1795题 (5)回答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备案要求及不履行备案手续的相关后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5)备案要求:企业发生的业务符合特殊性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当事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
不备案的后果: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一律不得按特殊性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
第1796题 (6)计算业务(4)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6)会计折旧金额=1 600×(1-5%)/10×6/12=76(万元)
税法认可的折旧金额=1 600×(1-5%)/(10×60%)×6/12=126.67(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126.67-76=50.67(万元)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67万元
【提示】技术进步,可以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税法可以按6年折旧。税法现在对残值率没有具体规定,按会计残值率计算。
第1797题 (7)判断业务(5)是否需要调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7)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一般企业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1.企业借款金额2 200万元,接受投资金额为1 000万元,因此关联债资比超过2:1。
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132-2×1 000×(132/2 200)=12(万元)
第1798题 (8)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8)福利费扣除限额=4 000×14%=560(万元),实际发生600万元,应纳税调增40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 002%=80(万元),实际发生80万元,无须纳税调整。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 000×8%=320(万元),实际发生额400万元,应纳税调增80万元。
所以三项经费合计纳税调整额=40+80=120(万元)。
第1799题 (9)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9)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65 000×0.5%=325(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240万元,应纳税调增=400-240=160(万元)。
第1800题 (10)计算业务(8)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0)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其他捐赠扣除限额=5 400×12%=648(万元)
其他公益性捐赠支出为=700-100=600(万元),未超过限额可以全额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