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321题 下列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有()。
A.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B.建筑安装工程费
C.公共配套设施费
D.前期工程费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房地产开发成本包括6项:①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②前期工程费;③建筑安装工程费;④基础设施费;⑤公共配套设施费;⑥开发间接费用等。
第2322题 (2020年)车船税的申报符合税法规定的是( )
A.按月申报,年终汇算清缴
B.按季申报,年终汇算清缴
C.按半年申报,年终汇算清缴。
D.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
参考答案:D
解析:
车船税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
A.2019年林某应缴纳车船税450元
B.2019年林某应缴纳车船税500元
C.2020年林某可申请退还车船税250元
D.2020年林某可申请退还车船税300元
参考答案:BD
解析:
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管理权的当月,以购买车船的发票或其他证明文件所载日期的当月为准;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证明,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抢、报废、灭失月份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2019年林某应缴纳车船税=600×10/12=500(元)。2020年可申请退税=600×6/12=300(元)。
第2324题 根据车船税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免征车船税的有( )。
A.捕捞、养殖渔船
B.军队、武警部队专用的车船
C.经批准临时入境的外国车船
D.节能乘用车
参考答案:AB
解析:
选项C:不征收车船税。选项D:减半征收车船税。
第2325题 下列车船中,可以享受法定减免车船税的有( )。
A.使用新能源的车辆
B.捕捞渔船
C.农民拥有的并主要在农村地区使用的三轮汽车
D.机场内部行驶作业车
参考答案:ABC
解析:
依法不需要在车船登记管理部门登记的机场、港口、铁路站场内部行要或作业的车船,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起5年内免征车船税,该优惠属于特定减免,而非法定减免
第2326题 根据车船税的征收管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应在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所在地缴纳车船税
B.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次月
C.已由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的,纳税人不再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船税
D.车船税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项B,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当月。
第2327题 根据车船税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新购置的车船,购置当年的应纳税额自纳税义务发生的当月起按月计算
B.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证明,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次月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
C.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已缴纳车船税的车船办理转让过户的,不另缴纳车船税,同时也不退税
D.经批准临时入境的外国车船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车船,不征收车船税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项B,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证明,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抢、报废、灭失月份(当月)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已办理退税的被盗抢车船失而复得的,纳税人应当从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的当月起计算缴纳车船税。
第2328题 已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未画销的,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 )的罚款。
A.1倍至5倍
B.50%以上5倍以下
C.1倍至3倍
D.2 000以上10 000元以下
参考答案:B
解析: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或者已粘贴在应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画销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2329题 下列说法符合印花税征收管理规定的是( )。
A.对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补贴印花税票
B.同一种类的应税凭证,需要频繁贴花的,由税务机关决定是否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方式
C.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印花税票,并自行一次贴足税票的,即履行了印花税纳税义务
D.对已经贴花的应税凭证,凡多贴印花税票的,可以申请退税或抵用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B:同一种类的应税凭证,需要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方式;选项C: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印花税票,自行一次贴足税票并加以注销或画销的,印花税纳税义务才算全部履行完毕;选项D:对已经贴花的应税凭证,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
A.565
B.500
C.505
D.1 065
参考答案:C
解析:新增实收资本按照“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新建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专利证按照每件5元贴花,该企业上述凭证2020年应纳印花税=200×10 000×0.5‰×50%+5=505(元)。
第2331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为100万元。该合同甲、乙各持一份,甲、乙双方共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元。(已知技术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3‰)
A.500
B.2 400
C.3 000
D.3 600
参考答案:B
解析:技术开发合同计税依据是合同所载报酬,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甲乙双方共应缴纳的印花税=(5 000 000-1 000 000)×0.3‰×2=2 400(元)。
第2332题 (2020年)货物运输合同中,计征印花税的是( )
A.运输收入
B.运输收入加保险费和所运输货物的金额
C.运输收入加保险费和装卸费
D.运输收入加保险费、装卸费和所运输货物的金额M
参考答案:A
解析:
货物运输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运费收入),不包舌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等。
A.13
B.18
C.5
D.0
参考答案:A
解析:甲公司6月份应补缴印花税=(8 000+10 000)×1‰-5=13(元)。
A.160 000
B.108 405
C.160 005
D.108 400
参考答案:C
解析: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出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证,按件贴花5元。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缴纳印花税=20 000 000×0.05‰+26 000 000×0.5‰+5+292 000 000×0.5‰=160 005(元)。
A.120
B.300
C.420
D.400
参考答案:C
解析:甲公司该加工业务应缴纳印花税=50×0.5‰×10 000+40×0.3‰×10 000+10×0.5‰×10 000=420(元)。
第2336题 某企业2020年11月与甲公司签订委托加工合同,约定由甲公司提供原材料100万元,甲公司另收取加工费10万元。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印花税( )元。
A.50
B.330
C.350
D.550
参考答案:C
解析: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做合同,凡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和原材料金额的,应分别按“加工承揽合同”“购销合同”计税,两项税额相加数,即为合同应贴印花;若合同中未分别记载,则应就全部金额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应缴纳印花税=(100×0.3‰+10×0.5‰)×10 000=350(元)。
A.65
B.305
C.665
D.3 165
参考答案:B
解析: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增加实收资本金额0.5‰贴花;其他账簿和专利证按件贴花5元,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应纳印花税=120×0.5‰×50%×10 000+1×5=305(元)。
第2338题 对国内各种形式的货物联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凡在起运地统一结算全程运费的,应以全程运费为计税依据,由起运地运费结算双方缴纳印花税
B.凡在起运地结算全程运费的,分别由办理运费结算的各方缴纳印花税
C.凡分程结算运费的,应以分程的运费作为计税依据,分别由办理运费结算的各方缴纳印花税
D.凡分程结算运费的,由起运地运费结算双方缴纳印花税
参考答案:AC
解析:
对国内各种形式的货物联运,凡在起运地统一结算全程运费的,应以全程运费为计税依据,由起运地运费结算双方缴纳印花税;凡分程结算运费的,应以分程的运费作为计税依据,分别由办理运费结算的各方缴纳印花税。
第2339题 下列项目中,符合印花税相关规定的有( )。
A.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先以其规定的最高限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时,再另贴印花
B.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的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
C.技术开发合同中,只就合同所载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计入其计税依据
D.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扣除分包、转包后的金额
参考答案:BC
解析:
选项A,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以其规定的最高限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时,不再另贴印花。选项D,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不得扣除分包、转包额
A.500
B.550
C.605
D.540
参考答案:D
解析: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时,应再就双方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甲企业应缴纳印花税=80×0.05‰×10 000+100×0.5‰×10 000=40+500=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