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血糖去路的主要途径是
A.糖酵解
B.有氧氧化
C.转化成脂肪
D.合成糖原
E.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B
解析:
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
第22题
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系统是
A.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D.cAMP和cGMP
E.长反馈和短反馈系统
参考答案:B
解析:
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其所控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血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外,全身几乎所有器官、组织如心、肺、肝、胃肠、肾、脑都分布有内分泌组织和细胞。体内各种激素是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节机制,保持在与机体发育阶段和功能状态相适应的水平。主要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一内分泌腺一激素系统进行的调控,其中任一个环节异常,都将导致激素水平的紊乱,发生相应的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着机体的各项功能。
A.急性感染
B.摄水不足
C.酗酒
D.药物
E.高糖摄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任何能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感染是常见的诱因,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有全身性感染、肺炎、败血症、胃肠道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肾盂肾炎、化脓性皮肤感染等。
第25题
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或丙酮酸的过程叫做
A.糖酵解
B.糖原分解
C.糖原合成
D.糖异生
E.糖氧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是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或丙酮酸的过程。它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
第26题
在评价血糖水平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全血葡萄糖浓度等于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B.全血葡萄糖浓度水平受血细胞比容影响
C.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
D.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
E.标本尽量不要溶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A.葡萄糖-6-磷酸酶
B.葡萄糖氧化酶
C.己糖激酶
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E.乳酸脱氢酶
参考答案:A
解析:
肌肉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当肌糖原分解为6-磷酸葡萄糖后,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到肝脏,以乳酸为原料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补充血糖。
第28题
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
B.经肾由尿排出
C.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
D.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E.在肝、肌肉、肾等组织中合成糖原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此为主要去路。
第30题
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降低合成代谢的激素
B.胰岛素原从胰岛B细胞分泌出来后切下信息肽转变为胰岛素
C.胰岛素原有3%胰岛素活性,与胰岛素有免疫交叉反应
D.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的位点是β亚基
E.胰岛素是由αβ两条肽链通过一个二硫键相连而构成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胰岛素的前身是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有3%胰岛素活性,在免疫效应方面与胰岛素有交叉反应。
A.糖异生增多
B.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C.糖异生减少
D.糖原分解增多
E.糖原合成减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高血糖、高氨基酸、促胰液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经兴奋等都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退,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糖异生增多、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合成减少。
第32题
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C.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E.促进胰岛细胞对糖原的摄取
参考答案:A
解析:
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其功能为: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第33题
不同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血糖
B.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糖化终末产物>血糖
C.糖化终末产物>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D.糖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糖
E.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终末产物>血糖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红细胞的半寿期是6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GHb)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病人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测定也称(糖胺测定):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为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的测定是测定即时血中葡萄糖含量。糖化终末产物(AGE)是由于过多的葡萄糖促进结构蛋白的糖基化,糖化长寿结构蛋白可以进一步反应产生而产生的。血清AGE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和慢性并发症监测的参考指标。由此可确定反映血糖水平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是糖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糖。
第34题
1999年2月WHO接受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关于糖尿病分类的新建议,将糖尿病分为
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B.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
C.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和妊娠期糖尿病
D.临床类型和统计学危险性两大类糖尿病
E.IDDM、NIDDM、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修改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的建议。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第35题
糖尿病多尿的原因是
A.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B.饮水过多
C.水中毒
D.体内产生水过多
E.抗利尿激素减少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中溶质增多,主要是葡萄糖,可有溶质性利尿,排出多量液体而导致严重脱水。
第36题
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较是
A.分子量比胰岛素大的两条多肽链
B.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单链多肽
C.分子量比胰岛素大的单链多肽
D.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两条多肽链
E.16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由上可知,胰岛素原是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经蛋白水解酶分解断链形成。
第37题 某病人最近一次检测空腹血糖为11.6mmol/L,GHb为6.5%,则该病人很可能为
A.新发现的糖尿病病人
B.无糖尿病
C.糖尿病已经控制的病人
D.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
E.糖耐量受损的病人
参考答案:A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GHB)参考值为4%~6%,空腹血糖正常值为<6.1mmol/L(110mg/dl)。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虽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见GHb明显增多;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GHb升高可达10%~20%,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浓度下降后,GHb缓慢下降,常需数周。由上可判定,题中所述患者应为新发现的糖尿病病人。
第38题
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B.起病急
C.多发于青少年
D.起病初期血中胰岛细胞抗体不会有阳性
E.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见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
参考答案:D
解析:
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按病程特点分为急性发病和成年进展缓慢性发病。临床上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此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毁坏,胰岛素绝对不足,血中胰岛细胞抗体呈阳性。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见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
第39题
最新的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几类,除外
A.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1型糖尿病
D.妊娠期糖尿病
E.糖耐量异常
参考答案:E
解析:
ADA(美国糖尿病协会)/WHO主要从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具体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