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检验主管技师-临床检验基础题库(628题)


第181题 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


A.40%~50%

B.10%~30%

C.20%~30%

D.20%~40%

E.10%~20%


参考答案:A


解析: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40%~50%。


第182题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溶血

D.化脓性炎症

E.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某些感染等。


第183题 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B.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

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

D.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

E.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


参考答案:B


解析: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①轻度左移: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②中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③重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第184题 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


A.类白血病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化脓性中耳炎

E.大叶性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淋巴细胞
生理性增多: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成人>4×109/L、儿童>7.2×109/L、4岁以下>9×109/L。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白血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也见于典型细菌感染恢复期。


第185题 嗜酸性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


A.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B.抗凝剂

C.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

D.染料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

E.破坏白细胞、红细胞,并促进嗜酸性颗粒着色


参考答案:E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种类繁多,有伊红-丙酮稀释液、Hinkelman稀释液、乙醇-伊红稀释液、皂素-甘油稀释液、溴甲酚紫稀释液和固绿稀释液等。虽配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如乙醇、丙酮、乙二醇)、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如溴甲酚紫、伊红、固绿等)、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物质(如碳酸钾、草酸铵)、抗凝剂(如柠檬酸钠、EDTA)、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剂(如甘油)。


第186题 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朗格汉斯细胞

D.Th1细胞

E.T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B淋巴细胞寿命较短,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是人体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第187题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


A.预后良好

B.感染严重

C.轻度感染

D.感染已近恢复期

E.造血功能衰退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度左移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第188题 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疟疾

B.心肌梗死

C.过敏性休克

D.副伤寒

E.伤寒


参考答案:B


解析: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第189题 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急性淋巴结炎

D.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荨麻疹


参考答案:C


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①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②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③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190题 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核固缩

B.核棘突

C.核溶解

D.结构模糊

E.胞体肿大


参考答案:B


解析: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第191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

B.可遍布于细胞核上

C.大小不等

D.分布不均匀

E.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


参考答案:B


解析: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第192题 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浆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正常浆细胞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胞质灰蓝色、紫绛色、有泡沫状空泡,无颗粒。


第193题 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卵磷脂小体

B.中毒颗粒

C.Dohle小体

D.棒状小体

E.Russell小体


参考答案:A


解析: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


第194题 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棘形细胞

B.Dohle小体

C.棒状小体

D.Mott细胞

E.Alder-Reilly畸形


参考答案:E


解析:Alder-Reilly畸形的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见于脂肪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Pelger-Huet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也与遗传性疾病有关。


第195题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认为是


A.糖原颗粒变性

B.染色不佳

C.胞质溶解

D.内质网变性

E.细胞脂肪性变


参考答案:E


解析: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可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也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第196题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的是


A.H-J小体

B.核固缩

C.中毒颗粒

D.大小不均

E.空泡变性


参考答案:A


解析: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胞体可出现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Dohle体、退行性变。


第197题 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A.预后良好

B.机体抵抗力好

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D.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E.预后不良


参考答案:E


解析: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第198题 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


A.0.2~0.3

B.0.3~0.4

C.0.5~0.7

D.0.7~0.8

E.0.1~0.3


参考答案:C


解析: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50%~70%。


第199题 下列一般不引起白细胞增高的是


A.化脓性感染

B.病毒性感染

C.急性失血

D.急性溶血

E.粒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B


解析:病毒性感染一般引起白细胞减低。


第200题 外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患者,应首选哪项检查进一步诊断


A.骨髓检查

B.结核菌素试验

C.嗜异性凝集试验

D.血培养

E.白细胞计数


参考答案:C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骨髄象多数骨髓无特异性改变,淋巴细胞可能稍多。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但不如血象改变明显,组织细胞可增多。嗜异性凝集试验:用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试验。即用豚鼠肾脏吸附待测血清,清除其中抗嗜异性抗原的抗体,通过观察羊红细胞凝集程度而测定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滴度。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