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士-临床检验基础题库(614题)


第481题

粪便采集后应于多少时间内检验完毕


A.1h

B.2h

C.3h

D.4h

E.1天


参考答案:A


解析:

粪便采集后应于1h内检验完毕,否则会因PH改变及消化酶作用等,使有形成分分解破坏及病原菌死亡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第482题 某患者粪便常规检查:暗红色稀果酱便,红细胞成堆存在有残碎现象,白细胞较少,可见夏科雷登结晶,最可能是


A.细菌性痢疾

B.阿米巴痢疾

C.直肠癌

D.溃疡性结肠炎

E.乙状结肠癌


参考答案:B


解析:

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显微镜检查可见夏科雷登结晶。


第483题

关于免疫胶体金检测粪便隐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单克隆技术与胶体金技术的结合

B.用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C.高度特异性

D.灵敏度高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E


解析:

将单克隆技术与胶体金技术结合,利用抗人血红蛋白或抗人血红细胞基质的单克隆抗体,与人血红蛋白或人红细胞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检测粪便隐血


第484题

粪便检验脂肪小滴,诊断脂肪排泄增多的标准是


A.镜检脂肪小滴>30个/HPF

B.镜检脂肪小滴>20个/HPF

C.镜检脂肪小滴>60个/HPF

D.镜检脂肪小滴>500个/HPF

E.镜检脂肪小滴>100个/HPF


参考答案:C


解析:

镜检脂肪小滴>60个/HPF为脂肪排泄增多,多见于腹泻、梗阻性黄疸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


第485题

粪便隐血试验方法不包括


A.还原酚酞法

B.愈创木酯法

C.匹拉米洞法

D.邻甲苯胺法

E.GOD-POD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粪便隐血试验方法主要有: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


第486题

粪便检验时,应用涂片观察的稀释物质是


A.水

B.三蒸水

C.双蒸水

D.生理盐水

E.甲醇


参考答案:D


解析:

粪便检验时,将少许粪便以生理盐水稀释并涂成薄膜片,厚度以能透视纸上字迹为宜。


第487题

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哪种疾病


A.消化道恶性肿瘤

B.消化道溃疡

C.肠道寄生虫

D.肝脏疾病

E.消化不良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粪便中可见到的虫卵有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姜片虫卵等。


第488题

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不会出现假阳性的是


A.铁剂

B.铋剂

C.维生素C

D.食动物血

E.食鱼肉


参考答案:C


解析:

服用大量维生素C,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


第489题

用粪便隐血试验鉴别消化道出血与恶性肿瘤所致的出血,有价值的是


A.出现阳性的颜色深浅

B.出现阳性的程度

C.阳性持续的时间

D.何种粪便隐血试验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C


解析: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溃疡的阳性诊断率为40%~70%,呈间断性阳性;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且呈持续性阳性。


第490题

粪便中发现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A.上消化道出血

B.霍乱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肠隐孢子原虫感染

E.直肠癌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第492题 粪便显微镜检查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所见细胞数大多超过10个以上,报告方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粪便中镜检细胞报告方式

 

10个以上高倍镜视野所见情况

 
 

报告方式(/HPF)

 
 

仅看到1个某种细胞

 
 

偶见

 
 

有时不见,最多见到2~3个

 
 

0~3

 
 

最少可见5个,最多10个

 
 

5~10  

 
 

细胞数大多超过10个以上

 
 

多数

 
 

细胞均匀布满视野不能计数

 
 

满视野

 


第493题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颅内压力和碱储存量

B.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C.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

D.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E.以上答案均正确


参考答案:E


解析: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和碱储存量、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494题

某患者患蛛网膜下腔出血,采集的3管脑脊液应呈现下列何种变化


A.第1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淡红色或黄色

B.第1管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无色透明

C.3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淡红色或黄色

D.3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无色透明

E.第3管血性,上清液呈现黄色


参考答案:C


解析:

脑脊液呈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或出血性疾病,穿刺损伤引起的出血第一管为红色血性,第2、3管红色逐渐变淡,颅内或椎管内出血进入蛛网膜下隙,3管均呈红色,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


第495题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是


A.有脑膜刺激征者

B.颅内高压者

C.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者

D.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

E.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496题

关于脑脊液标本的收集,错误的是


A.以腰穿最为常用

B.休克的病人忌行穿刺

C.颅压增高时忌行穿刺

D.采集的脑脊液可室温保存一段时间

E.标本抽出后,分装3支无菌试管


参考答案:D


解析: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防止过久可因细胞破坏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计数降低及分类不准;标本中的葡萄糖的分解使葡萄糖测定结果偏低;标本中细菌自溶或死亡影响细菌检出率。


第497题

收集脑脊液标本做细胞学检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A.试管低速离心收集

B.试管高速离心收集

C.用细胞收集器收集

D.自然沉淀收集

E.直接涂片


参考答案:C


解析:

采用细胞收集器收集脑脊液细胞,收集的细胞数目多,分布均匀,细胞结构清晰,对细胞形态影响小,是目前用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制片较好方法。


第498题 某人脑脊液外观为透明或微浑,无凝固,蛋白质含量增高,葡萄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正常,淋巴细胞升高,无细菌感染,此患者可能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新型阴球菌脑膜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外观透明或微浑,不凝固,蛋白质含量升高,葡萄糖、氯化物含量均正常,淋巴细胞升高,无细菌感染。


第499题

正常人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


A.<10×106/L

B.<15×106/L

C.<20×106/L

D.<25×106/L

E.<30×106/L


参考答案:A


解析:

正常人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极少,一般为(0~8)×106/L。


第500题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


A.形成薄膜

B.透明或微浑

C.氯化物减少

D.葡萄糖减低

E.蛋白质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验结果:外观浑浊,形成薄膜。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减低,氯化物减少,中性,淋巴细胞增高,可检测出结核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